分享

62岁老人发朋友圈感叹“空巢老人”太难了

 埂溪书楼 2019-11-12




    

   甄先生今年62岁,退休两年,儿子在外地工作,近日,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说说养儿防老”的文字感动了很多朋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关心“空巢老人”,让老人们不再孤单寂寞。同时他也希望老年人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活出老年人的精彩晚年生活。

甄先生

朋友圈里说说“养儿防老”

   前几天在小区遛弯儿遇到一个邻居大姐一个人遛狗,我跟她边走边聊。我认识她很久了,他们老两口人非常好,工作也都很好,工资也很高,两个姑娘都在国外生活、学习,没有退休前他们的生活让人很是羡慕。后来她爱人生病了,她一个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丈夫,生活节奏一下子就变了,真的很难。

  我们两口子也退休了,儿子在外地工作。去年上半年我手术,妻子本来身体就不好,下半年因为脚坏了也做了手术。我60多岁的人要背着她出门上下台阶,那时候就想还是孩子多好啊。唉!我们兄弟姐妹7个,当年父母亲有病的时候,多数都能够指望上,因为毕竟还有在身边的。

  古语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是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孝敬老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老人们要求并不高,为人父母的,都希望子女过得好,也不愿意成为子女的负担,只怕自己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更加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可是人生变幻,世事无常,人总会有生老病死的时候,做父母的总希望将来老了动不了的时候,子女能照顾他们,哪怕端来一碗白米粥、一碗清汤,当父母的也心满意足了,甚至有的老人只求子女能回来看望他们一下。

  其实许多父母都是默默地为子女付出,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子女,尽自己的能力给子女帮忙。只要他们能做到的,他们会义不容辞地去完成。他们并不计较得失,只想以后老了能安度晚年。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孩子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也有为人子女者认为,他们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对老人的责任心也少了。老人们老了也是孩子,他们腿脚不利索的时候,难免会磕磕碰碰的,也像小孩一样,需要人照料。

  有句现在流行的话,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出息,有一番事业?就一个孩子,谁又希望他总在自己的身边?可矛盾的是,你有病了怎么办?人生在世,实属不易,生而为人,也不简单,每个人都会遇到生老病死这些问题,或迟或早的事情。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老了以后有一个安逸的晚年。

67岁的“空巢老人”张先生:

自己不愿做饭就经常泡方便面 晚上睡不着就不停地刷手机

  让甄先生没想到的是,朋友圈里的一段文字,却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

  今年67岁的“空巢老人”张先生也同样深有感触。张先生的儿子也住在长春,但是平时工作忙,周末还要陪孙子上各种课外班,每周只能匆匆见上一面,更多的是电话联系。张先生老伴儿患病7年,张先生一直独自照顾老伴打针、吃药、聊天、做饭,虽然生活简单,却非常充实。两年前老伴去世,张先生担心生活不方便,也一直不肯搬去跟儿子同住。

  聊起独居生活的不方便,张先生说,开始的一段时间自己不愿意做饭,就经常泡方便面。晚上睡不着,就不停地刷手机,有时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有一次周末在家待得无聊,自己突发奇想到莲花山逛逛。等公交车的时候,后面的年轻人劝他别着急,坐下一辆有座位,可他觉得站一会儿也没什么,结果公交车颠簸半路,把他的腰扭了。正好那段时间家里厕所的灯坏了,只要换个灯泡就行,可他想了想,实在没勇气踩着椅子换灯泡,晚上上厕所就用手机照亮。直到几天后,儿子来看他,才算把灯泡换上。今年年初,张先生报名了长春市老年大学,每日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经常参加班级活动,再加上游泳锻炼,逐渐让他走出了独居的阴影。

62岁的“空巢老人”甄先生:

喜爱旅游、写作、摄影 充实的生活可以让人更加健康

  甄先生告诉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他写这段文字,源自跟几位老同学的聊天,其中不乏像他一样的“空巢老人”。甄先生的儿子在延边负责森林消防工作,非常辛苦,曾多次到大兴安岭扑灭森林大火,以前看到儿子发回来的火场上满脸漆黑的照片,他跟老伴儿都禁不住流下眼泪。儿子常对老两口说,“前30年父母照顾我,后30年我来照顾你们。”

  “现在的社会,想要靠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孩子不孝顺,而是一对小年轻的要照顾四个老人,还要抚养子女,他们根本无力承担。养儿防老不如健康到老。我的一个学长曾经对我说过: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长寿,并且能够健康的活着!甄先生说,现在老伴儿参加了老年大学的学习,自己旅游、写作、摄影,充实的生活不但可以排遣寂寞,还能让人生活得更加健康。而且他一直坚持写微博、发公众号,虽然粉丝不多,自己却乐在其中。最近他又喜欢上了摄影,上传的照片点击量最高达到4000多人次。‘

  在60岁生日前一夜,甄先生在微博中写道:“人总是要老的,从少年到老年,可以说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魅力。如果把人生比做一部书,那么少年就是书的开头,青壮年是书的中部,老年自然是书的结尾。而结尾才是最精彩、最感动人、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人生‘压轴戏’。”

  采访中,甄先生希望其他老人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呼吁社会各界能够更多的关注“空巢老人”。

30多岁的李女士反思:

与“空巢”父母失联虚惊一场

感觉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看到甄先生的这段文字,让30多岁的李女士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李女士老家在德惠,自己在长春上班,尽管买了私家车,平时也很少回家看望父母。每隔两三天,她就要跟父母视频一次,聊上半个多小时,问问爸妈吃了什么,家里冷不冷,赶集买了点儿什么,最近村子里有啥八卦。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想陪父母聊聊天,可父母总是一边盯着电视上的相亲节目,一边催她赶紧找个对象结婚,“你都多大了?趁我们还没老,看到你有人照顾就放心了。”

  然而前几天李女士跟家里视频没人接,打电话也一直没人接,心里担心得不得了,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晚上电话终于打通,原来家里Wi-Fi出了故障,父母的手机连不上网,爸妈又不好意思麻烦邻居家的年轻人。“我在电话上指导他们,可对于他们来说跟听天书一样。”李女士说,现在父母变成了孩子,而我们长成了大人。看了甄先生的朋友圈后跟同学聊天,大家都感觉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虽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我们还是应该为父母多花一些时间,多一份陪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