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走过陕北》有感

 郝景望 2019-11-12

——感谢驰风轩主赠送驰风轩签约艺术家著名艺术家董学颜先生书法

对于陕北的了解,缘于数年前做通信郎的时候,为榆林电信、榆林移动等运营商组建无线网络,粗略地游览了米脂、神木、延安等地,对陕北有了非常浅薄的接触。

当静下来想整理一点东西的时候,生长于关中地区的我,只能从多年前四处漂泊的经历对比下,以关中地区的文化来着手。

在咸阳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时候,翻到《走过陕北》(著名作家厚夫先生著),厚夫先生的《路遥传》早有耳闻,于是果断借回仔细学习。

一番仔细的学习过后,深为渊博学识的学者梁向阳老师的综合造诣所佩服!

陕北详尽的历史;陕北老乡对“姑父”大禹无私治水的尊崇;秦公子扶苏、蒙恬将军,的悲剧命运客观分析;浩荡的大漠上赫连勃勃的大夏王国及其首都统万城,昔日的辉煌;花家木兰姑娘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满门忠烈杨家将;关中与陕北分界的“金锁关”;文武全才的范文正公;民族英雄韩世忠等等的详细考证;更新了我对陕北地理历史、陕北名人历史、陕北厚重的文化历史等的粗浅认识,感谢厚夫先生!

大禹治水,之前的印象那就是一个感人的几近神话故事一般的概念,拜读厚夫先生大作,先生从老祖宗留下拗口的村名“禹居”谈起,再以贴近陕北习俗的地名分析——陕北的村名,十有八九是缘“沟” “渠” “洼” “岔” “坪” “河” “塬”而起。引到我好奇的兴趣相传,家乡原来叫“庄坪”,大禹治水时曾经路过此处,歇脚住了一宿,便匆忙赶往黄河肆虐的壶口治水去了。当地百姓为感念其德,便改村名为“禹居”。

先生在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翻阅过考证光绪本《延川县志》,得出大禹治水确实在此经过!治学严谨的学者,详实的史料《尚书·禹贡》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既载壶口,治梁及岐。”《禹贡本义》注释:“壶口当河水南流之冲,奔溃迅疾,必先杀其势,而后河可治。”《蔡氏传》载:“壶口,山名,禹受命治水所始。”就是大禹曾经在陕北工作的有力的证据;流传至今感天地泣鬼神的周家许配姑娘给大禹的传说,忙于治水的大禹跟周家姑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姑父庙”、“姑姑庙”承载的是我们陕北人淳朴厚道的秉性,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名,文献与民间传说的有机结合验证了,懂得感恩的陕北人的特性!

陕北工作的经历,与陕北老乡亲密的接触,体会到先生的《禹迹陕北》是最有力的总结!

——商务印书馆《走过陕北》

一统六国的千古一帝,创建了伟大的统一集权制帝国,而他的不肖之子“胡亥”与佞臣赵高、李斯合谋“伪诏事变”,忠烈丧命也必将是他们毙命的必然!对于蒙恬命运的分析, 《叩访蒙恬》 篇章 先生非常缜密与科学地论断—— “ 蒙氏兄弟完全可以学学冷眼观世事沧桑的那些高人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灭了吴王夫差之后,他的谋士范蠡偕了西施,远遁江湖,去过垂钓风雨的隐居生活。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也是谢绝了朱元璋的封赏,解甲还乡,逍遥山水;而其他功臣们不久被牵连在朱元璋精心设计的圈套中,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反观中国历史,在真正意义上看清封建社会本质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所以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责备蒙氏兄弟,因为人在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没有炼就火眼金睛,他们也无暇顾及别人的陷害,只是一心一意地效忠朝廷,完全没有想到危机已在他们面前张开了血盆大口。如果秦始皇不死,到了年老昏庸之时,蒙恬也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言多必有失,政多必有误,蒙氏兄弟不可能保证一辈子不让仇人抓住把柄,蒙氏兄弟也不可能保证一辈子都能取悦龙颜。如果秦始皇死后形势是另一种变化,扶苏听了蒙恬的话,不盲目赴死,而是起兵讨伐,诛杀胡亥、赵高、李斯等人后,下一个发难的对象,可能仍然是蒙恬。因为蒙恬在扶苏夺江山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难免骄傲自恃,难免倚功卖老,也难免不激起扶苏的反感……蒙氏兄弟都十分清楚自己的命运,在临终之时,都有一番相当深刻的感喟。不过,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一人专制的政治机制控制每个人的命运。皇帝老儿想宠幸谁就是谁,想剪灭谁就是谁,丝毫不受法律的限制。这慷慨悲壮的生命就这样陨落,正是有正义之心的英雄的必然选择。英雄折腰在这里被赋予了一层貌似严肃的外衣,供后人叹息!然而,历史仍沿着专制的模式从发展、裂变,到裂变、发展,一代英雄流逝了,又有一代英雄遭受同样的厄运…… ”

学者的思维就是这样睿智, 客观地分析了蒙恬的多种境况下,必定是悲剧结局,蒙恬将军的命运,也就是封建帝王专治的必然产物。

令陕北人值得骄傲的赫连勃勃在统万城(白城子),自公元413年至公元427年建立的夏帝国,少数民族征战到长安建立的王国让统万城辉煌一时,但野蛮落后的凶猛不可能长久统一我们的国家,正如先生在《统万城寻踪》评价“赫连勃勃少数民族血统的野蛮性与落后性暴露无遗,历史也不可能把统一天下的大任交给一个狂妄自大、野蛮无度的一世英雄。”历史的肯定,让统万城的记忆为我们回味。

我们的民族对“忠”非常的敬仰,而在古麟州城,在神木县北40里的杨家城遗址,就是有着“满门忠烈”美称的杨家将所驻扎的古城堡所在地,北宋时期杨业、佘赛花夫妇携子、媳、女、孙辈们,誓死捍卫大宋基业,先生《杨家城记》细致的记载、准确的考证,让忠心耿耿杨家将留给后人永远的褒扬,更加凿凿有力!

同样是宋代,我们比较熟悉的文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人人耳熟能详,通过对先生《千古范仲淹》的学习,得知范文正公还是一位非常了得地军事家“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就是先生对历史的重现,经北宋贤臣韩琦举荐后,范文正公由南方调任陕西戍边,杰出的军事才能在陕北这方宝地得以发挥,军事家的天赋让西夏的军兵为之折服,把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的范文正公客观地展现于读者,非常感谢先生的科普!

在陕北为运营商组建网络的时候,浩瀚的陕北高原,许许多多的矿井、采油架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在先生《去看那个景》篇章中,延长县城西门外的石油小学“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在1907年,这座每日可取灯油10多公斤的油井,填补了旧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成为我们中国的自豪,而这座“第一井”就在陕北!

再一次借先生原文——陕北这个地方简直神了,这里既是中国现代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同样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周易》云:“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陕北有的是累累黄土,也有的是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她对中华民族是母亲式的无偿给予。秀丽陕北高原,昔日的丰富人文内涵,尽在厚夫先生的大作中!

拜读《走过陕北》,获取的宝贵知识更加充实了,曾经服务过陕北的美好印象,深层次的了解陕北,厚夫先生的作品大有帮助!感谢厚夫先生的大作,也感谢咸阳市图书馆的藏书,让珍贵的资料被我学习、珍藏。

郑重声明:尊重原创作者成果 转发请联系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