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王凤岐教授:顺应自然才是养生

 图书 馆员 2019-11-13

四季养生,各有各的补品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找上门来说:“王大夫,我没病,来您这儿就是想让您帮我参谋参谋,除了吃这些补品之外,我还需要补点啥?”望着她手中的冬虫夏草、人参之类的补品,我一阵无语,赶紧给她解释,这些补品并不是什么时候吃都能“补身体”的,很可能会把疾病“招来”。

如今,不少人也跟这位女士一样,觉得人参、冬虫夏草等就是补品,一年四季都可以来点补补。其实,这是一种养生误区,养生不应借助外力,而应依靠人体自身的能量。《黄帝内经·灵枢》(以下简称《灵枢》)中就曾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素问》(以下简称《素问》)中也说:“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都是在说人要依赖着自然条件而生存。人的生命规律与四时的变化息息相通,所谓“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顺天时,依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节奏,才是真正的养生大道。

那么,一年四季究竟该怎么养生呢?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是顺应自然。就像种庄稼一样,如果地里干旱,那么我们就应当给庄稼浇水;假如此时一味地给它施肥,非但解决不了干旱,反而会致其干枯而死。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身体的需要而乱吃补品的话,就只能与养生要义背道而驰,其后果不言而喻了。

春天,一款神仙粥让您远离感冒的袭击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四季的开端,也是“生”的开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的那样:“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早春二月,虽然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但和煦的阳光、泛绿的草地无不向我们昭示着春天的来临。为什么树叶草木都在此时发芽,就是因为这时的阳气是向外发散的,草木获得了能量,自然就会抽枝发芽。

但是,春天也是易于发病的季节。这时蛰伏了一冬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们也蠢蠢欲动起来了,开始在人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向人体伸出了“魔爪”,因此民间也有“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的说法。像慢性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感冒这些“老朋友”随时都会来拜访。春天养生,关键就在于防范这些疾病。

就拿感冒来说,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让人感冒。这个时候,来点预防感冒的食疗小方子比服用任何补品都好。中医认为,春天的感冒大多与风邪入体有关。您想啊,好不容易把冬天过完了,大家都换上了单薄的春装,天气突然一冷,自然很容易让风邪侵入体内引起感冒。感冒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药。其实,有些食物的疗效并不比药物差,比如说神仙粥。为什么叫神仙粥呢?就是因为它解除风寒感冒的效果非常好,因此才得了这个美誉。说“神”,其实也不神,这粥里面的三味食材,即糯米、葱白和生姜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为什么这三味食材一组合就成“神仙粥”了呢?我们知道,糯米、葱白以及生姜均性温,能温暖被风寒侵袭的身体;此外,葱白和生姜还有发散的功效,能把“淘气”的风寒驱逐出人体。这也就是神仙粥对春天的风寒感冒有奇效的原因所在了。要知道,这款神仙粥早在明代就已经家喻户晓了,如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就有关于神仙粥的记载。

具体怎么做呢?先把一勺糯米(约50克)熬成粥,然后再加入7根葱白和7片生姜熬煮5分钟,起锅前加入50毫升的米醋搅拌均匀就可以趁热吃了。吃完后便上床盖上被子闷汗,连续3次左右,感冒就可以痊愈了。

夏天要消暑,西瓜才是最好的食品

人们常常把夏天叫做三伏天,为什么叫“伏天”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这个时候阳气外浮,而阴气为阳气所迫藏“伏”下来,故称之为“伏天”。这个时候天气最大的特点就是热,像有些人经常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头晕、恶心,甚至烦躁不安,其实这是暑热惹的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暑”了。

中暑了就得解暑,因此,夏天来点清凉的解暑食物可比吃什么药好多了。什么解暑效果好呢?西瓜。这个时候西瓜大量上市,中医认为西瓜性寒,有消暑、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是防暑的上上之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美誉。像有些人在夏天的时候常常感觉心烦口渴、头胀胸闷,甚至咽喉疼痛,那么不妨喝一杯新榨的西瓜汁。除了西瓜汁之外,西瓜皮也有很好的效果,像我们在长口疮的时候服用的西瓜霜,就是西瓜皮与芒硝在阴凉通风条件下产生的白色结晶。所以,炎炎夏日不妨吃点西瓜,既能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又能起到避暑的效果。

当然,凡事都不能过,消暑也不例外,因为过于凉快,反而会惹病上身。《孙真人卫生歌注释》中说过:“盛暑之时,伏阴在内,腐化稍迟,瓜果园蔬,多将生痰,冰水桂浆,生冷相值,克化尤难。”意思是说,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阳气都跑到外面“晒太阳”来了,那么阴气自然也就会“镇守”在体内,这个时候如果过食生冷的瓜果蔬菜,就会很容易使寒湿滞留在体内,从而导致脾胃功能受限。所以,西瓜要吃,但得少吃。此外,我们更不能整天把冰镇啤酒、冰镇西瓜当成主食,那样很可能会在体内“滞留”不少的湿气,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了。

秋天,养生以润燥为贵

迈过夏天,就到秋天了。在我国北方,秋天有“贴秋膘”的说法。因为夏天人们的胃口比较差,很容易瘦下去。以前,在民间流行数伏这天称称孩子有多重,再将这个时候的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相比较来检验孩子是否瘦了,如果体重轻了,那么就叫“苦夏”。瘦了自然是要“补”回来的。古时候的穷苦人平常舍不得吃肉,只有在立秋这天才会一家人围着吃炖肉,就是想“以肉贴膘”,把身体补一补,好有力气去忙秋收。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立秋当天“贴秋膘”并不是真正的补。因为秋天燥气比较重,所以对秋天而言润燥才是养生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在平常的饮食中多吃点润肺的食物,像梨或者百合之类,比吃肉要好得多。

再说夏天的时候一直在吃素,到立秋了,一下子吃那么多肉,身体根本受不了,很可能血脂、血糖一下子就飙升了上去。当然了,也不是说不让您吃肉,但得循序渐进,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说吃一些凉拌的菜,或者水果,同时逐渐多吃一些肉类食物,让身体慢慢适应肉类的食物,这样到了冬天,再“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才不会有什么问题。

冬天养生,御寒是重点

冬天的主气就是寒,寒为阴邪,很容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虚弱,人自然也就很容易生病了。所以这个时候御寒便成了养生的头等大事。

那么该怎么御寒呢?老祖宗告诉我们,要“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也就是在寒冷的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因为这个时候人体阳气比较旺盛。当然,对于上班族来说,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再起床有点不切实际,那么不妨早点儿睡,少熬夜,多积攒点儿阳气,总是有益的。

此外,冬天的时候穿得暖和一点也是冬天养生的关键,尤其是背部的保暖更是重中之重。中医认为,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而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如同长城一样抵御外邪的侵袭。如果后背受寒,那么就很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像不少老人在冬天晒太阳的时候常常晒后背,这恰是在加固膀胱经这条“长城”。其实,防止背部受寒的方法很简单,平时多穿一件羽绒服或者棉的小坎肩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用后背撞墙撞树干,这也可以振奋体内阳气。

候鸟式养生,别让阳气在奔波中损耗,养生当顺应自然规律

冬天快到了,大雁开始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温暖的南方过冬,等天气暖和了,再飞回故乡。这是候鸟的生理习性,本无可厚非,但现在不少老人也开始去过候鸟式的生活了。冬天一冷,便到温暖的南方过冬,等春天来了,再回到自己的故乡。虽然这样可以让自己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春天的环境中,看上去是在享福,殊不知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却是“误入了歧途”。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应该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我们生命的气血也是处在一个生、长、收、藏的阶段。所以冬天的时候,天地之气都闭藏起来了,人也应该闭藏起来,以储备能量,为第二年春天的阳气生发做好准备。老百姓常说的“猫冬”就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如果一冷,就赶快去海南这些温暖的地方,那么从中医上来说,身体只有生发没有闭藏,气血本来是该藏的却生发了,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您家的仓库里要有一些存粮,才能保证您每天都有吃的。但如果您把仓库里的粮食都吃光了又不知道储藏,那么总有一天会挨饿。阳气也是这样的。经过春、夏、秋三季,阳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冬天就是“储存”阳气,给它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您为了图温和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那么阳气就收藏不起来,身体就会“挨饿”,这样的人就爱生病。夏天也是一样的道理,夏天本来就热,热就会发汗,这个过程就是把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如果这时候到气温比较低的北方,该发的东西发不出来,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到秋天的“收”和冬天的“藏”,对老人的身体尤其不好。所以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细菌容易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尤其是南方,天气暖和,也不怎么下雪,很容易给细菌营造舒适的“窝”,等北方天气暖和了,从南方“飞”回来了,更多的细菌会以您为“家”,整天处在有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里头,自然也就容易生病了。所以,咱们还是该热的时候就热,该冷了就冷,可别因为想让自己不冷不热而把健康给搭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候鸟能随气温迁徙而人却不能呢?那是因为候鸟既不能穿衣服,又没有抗寒能力,自身不能解决寒冷问题。可是人却不一样,我们完全可以用服装,或者室内的温度来调节。况且我们人体也已经适应了四季变化的这种环境,如果您人为地去改变它,于健康自然是无益的。

其实不仅是候鸟式的生活对健康无益,就连坐飞机远行至气候差异大的地方照样不符合养生的规律。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说是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三亚,刚上飞机的时候,气温比较低,可是下飞机时气温比较高,阳气外浮而来不及“回收”,从而就会损伤阳气。所以,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老年人出门不妨以火车为主。像毛主席就很少坐飞机,他经常都是坐火车。为什么呢?如果从北京到海南,坐飞机用不了几个小时,身体还没有适应呢,就已经到了,可火车不一样,它是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能给身体一个缓冲期。同样的道理,去西藏旅游,建议您也最好坐火车。

水土不服,候鸟式养生的另一陷阱

候鸟式养生不仅容易让老人生病,还很容易使人水土不服。关于水土不服,在《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东吴就是借着这一点,打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中医认为,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当地的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等不适应,有的人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口干舌燥等种种症状,这时人就会生病。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就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当今社会万事万物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由于工作、旅游等种种原因总会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如果真出现了水土不服怎么办呢?我教您一个好办法,就是在睡前喝点蜂蜜水。中医讲,水土不服与脾胃的强弱有着紧密的联系。初到一个地方,饮食上的不适应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而蜂蜜不仅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且还可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所以对于水土不服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以,在这里奉劝那些追求候鸟式养生的朋友们,对于去异地过冬,我们还是根据自己的状况三思而后行比较好。

羊肉串加冰啤酒,冰火交融有隐患

夏天到了,不少人喜欢呼朋引伴,烤上几串羊肉串,喝上一瓶冰啤酒,侃侃大山,与朋友沟通沟通感情。从情感上来说,这本无可厚非,可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炎炎夏日吃羊肉串外加冰啤酒是最伤身体的。

夏天本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也就是说,在夏天这三个月内,阳气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充分交合。这个时候,清气充实,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最华美的季节。而人作为万物之灵,这个时候也是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刻。如果这个时候去吃热性的羊肉,很可能会给本来已经“很热”的身体再添一把火,尤其是烤羊肉串,在烟火的熏烤之下,再放点辣椒,无异于在体内点起了“熊熊大火”,假如在这个时候再有冰啤酒入肚,热与湿在此“相遇”,便成了湿热。

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屋里的东西总爱长霉。其实这是湿与热双重夹击的结果。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如果体内的湿热过重,就会“堆积”在脾胃中,这就是中医上说的湿热困脾。湿热困脾的结果会怎么样呢?身体就会有很沉重的感觉;胃部经常感到胀闷;每次解大便都感觉解不干净,且大便也不易成形等。

您可不要觉得湿热很容易化掉,中医认为,湿热相加“如油入面”。这句话怎么来理解呢?如果你把油揉到面里头,再想把油拿出来还行吗?当然不行!同样的道理,如果湿邪进入人体,想祛除也是不那么容易的。想要一两副药就能够解决问题,纯粹是天方夜谭。

既然祛不好去,那么我们就应从它的源头上“防”入手。如何防呢?除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之外,也可以在平时用一些芳香之品来化湿。比如说喝水的时候放上几片干净的橘子皮,便能有效地化湿。可别小看橘子皮。中医说,橘子具有化湿、醒脾的作用,像我们不想吃东西,感觉肠胃饱胀的时候,吃两瓣橘子或者闻闻橘子皮,可以适当缓解不适。用橘皮泡水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如果是老年人,最好选用陈皮。陈皮就是晒干之后的橘子皮,橘子皮晒过之后,药性相对于温和,更适用于老人。

不仅是夏天吃羊肉,现在不少人在严冬时节吃着大棚里长的黄瓜、西瓜等也是不科学的。古人有言“不时不食”,“时”就是时令的意思,也就是吃东西要按照时令、季节,到了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是中国饮食的基本理念。隋朝萧吉在《五行大义》中更是明确地指出人们宜:“春食麦与羊,夏食菽与鸡,秋食麻与犬,冬食黍与彘。”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吃时令菜才是顺应自然规律的。

老北京人有过这样的讲究:元旦吃驴肉,谓之“嚼鬼”;立春吃萝卜,称之“咬春”;三月要到天坛城根儿采龙须菜吃,图的就是沾沾仙气儿;四月吃京西的大樱桃,可以说是“尝一岁百果之先”;五月不仅要吃粽子,也要尝尝新鲜的玉米,叫做“珍珠笋”;中秋吃月饼;春节吃饺子。其实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几千年来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精华。

因此,夏三月您不妨离羊肉串加冰啤酒远点,不给湿邪以可乘之机,为自己的健康加分!

王凤岐: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原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世界骨伤联合会总监。

来自:古道岐黄>《名医论坛》

补阳气,中国人做得太荒唐!我含泪写下此文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藏象生理学》、《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你讲讲补阳气这件事儿。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源于我今天上午遇到的一件事儿、一个患者。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让我不得不写,甚至是含泪而写。

患者,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妇人。带她来看病的,是她的一儿一女。

交谈中,我得知,老太太从前是一名大学教授,两年前丈夫去世。一儿一女都在国外生活。大约在半年前,老太太在和女儿通电话的时候,透露自己身体不太好,晚上睡不好觉,身体也乏累得不行,没干什么活,也不爱动弹。这对儿女也是孝顺,利用假期回来看母亲。大约就在一周前吧,他们回到了母亲身边。

老母亲高兴。女儿和儿子带来好多名贵补品。其中有一样,叫做什么什么粉(具体名字我就不说了)。说明书上写,可以调理睡眠、乏力、精神不振等阳虚症状。老人家高兴,就服用了。可谁知道,就在孩子们一周之后准备起身回美国的时候,老太太突然在晚上把他们叫起来,惊慌失措地说:“你们快起来,我身上着火了”!

孩子吓坏了,赶紧起床,但是发现母亲身上没着火。仔细问,原来,老人当时觉得身上热得不行,嘴里面干得像吃了沙粒子,脸上也热,从里到外的热,根本无法忍受。于是,第二天,来找我了。

我看了下老太太的情况,又看了看她服用过的东西,心情是沉重的。

我问:“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给母亲吃的是什么”?

两人答曰:“补阳气的啊!我们挑的是最贵的”。

我又问:“你们出国后,多长时间回来一趟”?

答曰,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来。

我问:“你们以前知道她的身体状况吗”?

他们说,不知道,但是印象中一直很好。

我沉重地说:“你们这样做儿女,应该判刑”。

两个人哑然,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

我这么说,当然有道理。实际上,我认为,老人之前所产生的不适症状,当为肝肾阴虚之症。肝肾阴虚,则神疲失眠,腰膝酸软无力。这除了和年纪有关外,也和老人家的生活遭遇有关系。老伴儿去世后,对丈夫的日思夜想,儿女在国外,她又感受不到亲情。孤苦无奈,加上思怀故人,这些都可以耗伤老人家的阴血。我敢说,老人家的症状一定是早就出现了,只是没告诉孩子而已。可是当孩子听说以后,立刻想到了应该补阳气,于是给母亲服用的大辛大热之品。老人家本来就阴虚,再碰上辛热之品,她岂能受得了,这就怪不得她半夜觉得“身上着火”了。

这样乱用补品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人,我见得很多。我敢说,今后老人主要面临失眠、手脚心热、盗汗潮热、心烦意乱、口干咽干、大便结秘等问题,可谓“炼狱之苦”。

之所以这样,和两个孩子有关系。不是说他们买错了补品,而是说从前对母亲的身体状况失察,不了解,或者说并没有真正的关心。否则,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这就是当代的中国人,面对养生滋补的态度:要么不管不问,毫不关心,要么乱补瞎补,补坏了再傻眼。

好了。我现在说说,到底啥样人,应该补阳气。我建议你记住三个字:稀、懒、寒。

所谓稀,指的是大便稀,小便清稀,女子带下稀薄而量大。这些是阳气不足,固摄失常、运化无力所致。所谓懒,说的是人神疲乏力,不爱动弹,不想思考,腰膝软弱。这是阳气亏虚,无法鼓动人体正常机能所致。所谓寒,很简单,就是四肢寒,或者身体畏寒怕冷,小腹寒凉。当然,还有一些男子遗泄之疾,不孕不育等,也和阳虚有关系。这类人的特点,舌象舌淡苔白,脉象沉而迟。

这样的人怎么补阳气啊?买名贵补品吗?花钱越多越好吗?告诉你,不是的。

我还是那句话——你看看油灯就知道了。要让油灯亮一些,首先得保证有灯油!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了。所以,要想补阳,先去补阴。阴精、阴血充足了,再用热药。这方面,我以明代张景岳的右归丸举例。此方配伍为熟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6克,当归9克,制附子6克。告诉你,这里面只有制附子、肉桂、鹿角胶三味药是专用于温阳的。其余,无不是滋养阴精、阴血之品。

朋友们,你想一想,我们的老祖宗在创造词汇的时候,为什么说“阴阳”,而不是“阳阴”呢?为什么是阴在前,而阳在后呢?古人就是用这种方法暗示我们——要想有阳,必先有阴啊!中国人如果把这个给忘了,那就是太荒唐了,是愧对祖先的做法了。

回到上文提到的那个老太太吧。我真心替她心疼。其实,儿女应该做的,是老太太丧偶之后,及时回到他身边,给予心灵的温暖和关怀,让他不要焦虑,不要悲伤,要先把觉睡好。如果肝阴不足,肝气不调,可以用一贯煎之类的来加减,促进睡眠。睡觉,是补阴的最好方法啊。我们要从滋补肝肾之阴的角度来调整她的身体局面。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呢?不能赖他们,要乖,就怪真正的医学科普,做得不够,让太多人在误区里面打转转,把一些商业的宣传,当成了金科玉律。

可悲可叹。

虚不受补

5.中医药调理治未病    定期应用中医药进行调理,可以说是一个上乘的养生防病抗衰的方法。尤其是在紧张、劳累、抑郁、失眠等身体明显失调的情况下,感觉难以应付繁忙的工作和学习,难以控制烦躁的情绪去友好地与人交往,此时体内的各种代谢废物也最容易产生。由于自身暂时或已经没有能力纠正机体的紊乱状态,及时借助中医药调理可以获得很好的帮助,能够改善身体和情绪的不良状态,使得气血阴阳趋于协调,避免垃圾产生,及时消除瘀血痰浊,使机体总是处在平衡自稳状态。这样的机体就有条件识别和排除各种不利因素,达到防病健身的最佳境界。    应用中药调理必须因人而异。每个人体质均不相同,禀赋各有阴阳,脏气各有强弱。随之,性情习惯不同,饮食喜好不同,劳逸耐受不同,勇怯刚柔不同……有的脏热喜凉,有的脏寒喜热;有素挟风邪者,必因多燥,多燥由于血也;有善病湿邪者,必因多寒,多寒由于气也……中医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使安。    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服药反应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用药以及疗程剂量也有很大不同。医生要根据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男子的特点是:阳气为本,表现是精力充沛,果断刚劲,容易患过亢、过升、暴病;女子的特点是阴气为本,柔弱欠壮,数失阴血,体质易亏,容易患缠绵不断的疾病;小儿的特点是生机勃勃,容易患热症;老人的特点是正气衰退,容易患衰弱、脏腑功能减退的疾病。    但凡应用各种疗法,都要考虑到人体有强弱,年龄有大小,时令有冬夏,气候有寒温,地域有燥湿,病邪有盛衰。才能实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应变的治疗。    进补也应根据患者体质、病症辨证进补,量体裁衣。若补不对证,阴虚者补阳,犹如火上浇油,使热者更热;阳虚者补阴,好比雪上加霜,使寒者更寒。此外,进补要适可而止,即使是虚象十分明显的人也不宜滥施蛮补,如补药过量将会产生副作用。临床曾遇见有患者过度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导致腹胀等症状;过量服用红参、鹿茸、附子等补阳药,出现大便秘结、烦躁、口干、血压升高等反应;过分使用阿胶、熟地、龟板、鳖甲、首乌等滋腻药物,使胃纳下降、恶心、腹泻、舌苔腻浊。    中医治病常常不是针对外来的病原体(对病因则极为重视),而着眼于解决病人身体的内在矛盾,也就是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只要辨证应用得当,就可以收到满意疗效。改善亚健康势必离不开祖国传统医学。可以预见,21世纪中医中药将成为捍卫人类健康的重要生力军。

一清二补    “一清二补”其含义是指清理是首要的,举足轻重的;“补益”是次要的,是放在清理之后才可以实施的。没有一,就不能有二,没有“清”就不能有“补”,这是对绝大多数人都适用的一个原则,违反了这个原则,就会适得其反,给机体造成伤害,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古代医学家早就告诉我们“邪气不去而补之,是关门逐贼;瘀血未除而补之,是助贼为殃”。    1.体内埋藏着毒素    造成人体生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是指禀赋所造成的体质因素以及生长发育衰老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只占很小的比例;后天是指人为影响及气候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因素,其中气候环境因素也只占很小的比例。需要我们重点注意的是后天人为因素,它占有60%以上的比例,而且,都是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比如不注意饮食、睡眠、运动等可导致产生痰浊、湿气、瘀血、积聚、毒热等病理产物,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发生。从中医角度来讲,几乎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与这些病理产物有关,因此,治疗与保健首先是要清除这些病理产物,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清理毒素。    有些人盲目地服用一些补药,不仅不利于病理垃圾的清除,反而会加重或加实这些不良因素的堆积,使之更加难于清理,以致产生严重后果。拿饮食来说,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疾病比比皆是,如小儿,食多消化不良日久可以造成发育滞缓,神情呆滞,腹大体瘦,不思饮食,中医称之为“疳积”。轻者可以引起腹痛、腹泻、易感冒发热、睡眠不安等,重者则影响身体及大脑的发育。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确实有它的道理。    癌症的越来越高发使很多人感到紧张甚至恐怖。提到预防癌症首先要明确引起癌症的原因和导致癌症发生的机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预防它。中医认为,癌症是由于气滞血瘀、痰浊积聚、毒热内阻等原因所造成的。尤其重要的是“郁积”二字,体内的代谢产物及毒素等不良因子的堆积,是由于日久天长逐渐累积壅滞而成,或在此基础上,遇到某种不良刺激致使疾病发生。    有人会说我们每天不都在排出代谢产物吗?实际上体内任何废物及代谢垃圾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排干净。一方面在不断地接受和产生(空气污染、饮食污染、不良生活习惯……),一方面又在不断地伤害着机体,使得机体各种功能不断下降。二者互为作用,久而久之,毒素越积越多,到了一定程度,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而聚积成结块,并逐渐由小变大,终致肿瘤侵害。很多年轻人发病常常由于遗传因素,或某些化学(如药物、毒物)物理(如射线)因素等,这些也往往与自身体质存在薄弱环节有关。因此经常清理和调理身体,就可以杜绝很多病患的发生。

2.清理是必须的    医学实践证明,人的衰老离不开两大原因:一是体内垃圾的堆积增多,二是身体素质的下降。垃圾指的是代谢废物以及所造成的毒素逐年蓄积增多,渐渐地潜移默化地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和健康;身体素质的下降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组织器官都在逐渐地走向老化,随着脏腑功能的衰退,机体不再能够有效地识别及清理体内积存的垃圾和毒素,垃圾毒素也随之越来越多。    正如古籍所说:“年四十,阴气自半。”即是说四十岁左右正气就已开始减半,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也下降很多,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能够抵御各种毒素及不良因子,而使得肿瘤等各种老年病更有机会发生。机体的这些变化是逐渐产生的,年龄越大疾病越多,体质越差。    按照以往的观念,人老了应以进“补”为第一要义,甚至很多年轻人也在急急忙忙地开始进补了。殊不知妄投补药,如同在使用毒药,危害之大,远远超过身体本身的疾患,就好比是一种催化剂,推动了体内毒素的滋生和繁殖。故此只有抓住“清理”这一有力措施,才会尽可能减少对于身体的损害,使机体走向康复。正如古籍医典《黄帝内经》所云:“疏涤五脏,故精自生”。指明清涤疏理就是补益,就可以达到精气生长,防病抗衰的目的。故清理门户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3.清就是补    清理与补益应该如何摆放才对呢?如果把人体比作房屋,“清理”就好比是打扫房间,补益好比是添放家具。如果不把房间打扫干净,家具放上后就会尘土越积越多,无法再打扫干净了。如果把人体比作庄稼,“清理”好比是拔除杂草,补益是给庄稼施肥。如果不把杂草拔除干净,施肥后杂草会随同庄稼一起茁壮生长,庄稼越壮也越不容易发现杂草。一旦发现杂草已根深蒂固,拔不动了,非得使用工具并把附近的庄稼也损伤了才可除掉,实际上杂草本身已经侵害了周围的庄稼。    注重“清理”是因为我们已经不知不觉间补得太多了。诸如食用高热量、高营养的各种食品,添加多种维生素及食用一些药膳,如用黄芪当归等补品炖鸡炖肉等。更有些人不断地在服用一些保健品及补剂,而不清楚身体内还有那么多的垃圾没有清理,后果是造成了病理产物的形成、繁衍和扩散,疾病就不知不觉地被培养起来了。不要觉得用了补药后浑身有劲了,却不知那些垃圾也饱满成熟了,有劲是短暂的,当前的;而生长起来的垃圾产品却是逐渐的,日后才会表现出来的。因此,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疾病专跟我过不去呢?却不知竟是自己逐渐培植了这些疾病。    可见清理是太重要了,自古以来,就有医家已看到盲目补益的危害性,提出很多警示:“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命无功!”说的是热衷用补药的人,不该用人参而用人参,出现了严重毒副作用仍不能觉悟自省,而对正确使用大黄可以治病救人的道理却不予认可。临床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一位67岁的老人,心脏介入手术后发热一周不退,并发肺炎、心衰、肾衰、消化道出血等。用了很多药物,仍无好转,呈昏睡状。经中医诊视后,考虑为痰浊积滞胃肠,积而生热,导致湿热交蒸而发热不退。故投予豁痰消导的方药二剂,服后泻下稀便2—3次,发热消退,全身情况明显改善。随之又开中药数剂调理,患者很快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服中药数月,多年的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状如常人,每次就诊一再表示感激之情。此例可以看出,尽管是老年人,且术后衰弱,伴有多脏器衰竭,但是仍然可能“病邪”是主要矛盾。只要将病邪清理干净(此为邪从肠道排出),全身及各脏器功能自然会得到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就是补。所以很多认为虚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虚,而是病邪对机体的伤害所致。经常清理,就会神清气爽,气血畅行,脏腑强健,阴阳平衡,百病不生。

4.补法不当即是毒    补药的应用在于对症,确实纯虚无邪者方可进补。而这种纯虚无邪的人现在并不多见,一般人都或多或少夹杂着实邪于体内。因此,这种情况下进补实在是弊大于利。如:人参被列为名贵补品,具有延年益寿之力,但临床上已有服人参酊剂500毫升而致死的报道,人参可以导致或加重高血压等疾病;黄芪对血压升高的影响更加显著,服用过度可加速癌症恶化的进程和转移;补肾不当可致少年早熟,个子矮小,中年早衰……    明代巨著《本草纲目》的创编者李时珍极力倡导补虚抗衰与去邪并施,认为:“气所虚处,邪必凑之”,有一分之虚,必有一定程度之邪。即气虚必有滞,血虚必有瘀,有虚必有实,故补虚抗衰之中,应当注意去邪与疏通气血并施。李时珍补虚抗衰,常补泻共施,即于补的同时或去邪、或理气、或活血,避免了单纯服用补剂容易造成的危害。    金代名医张从正认为:“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庸工之治病,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举世皆曰平稳,误人而不见其迹。……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而邪已交驰横鹜而不可制矣。唯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补;其余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文中指出,好的医生治病先去实邪,而后再治体虚;而庸医治病,只知道用补药,不敢去攻实邪,感觉好像非常平稳,实际上是误人不露痕迹。如果妄用补药,非但补不成虚,反致邪气更加猖獗难以制伏了。唯有脉象极弱,下焦虚寒,体内确实没有病邪和积滞(积滞包括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的人,才可谈论补的问题,否则就像古时的鲧湮治水越治洪水越泛滥无制。    汉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中,补剂之方甚少。再观上古治病之法,病去则调养以谷味,未曾病后而施以峻补者。到明代以后,补方才渐盛行。清代医书《一得集》说:“若外邪正盛,或病初愈而邪未尽,误投补剂,必至邪与正为互,如油入面,莫能去之,致成终身之疾。”因此,稳妥的做法是,宁使五谷调养,不得乱投补药,这样,既可以节省经费,又不会导致遗憾不已的弊端。

5.误补致害教训多    一位很有造诣的中医师,曾谈到早年行医时的一个病例:一位男性癌症患者,正当壮年,属于癌症早期,已作过手术等治疗,可是,在服用她开出的中药后时间不长,患者病情迅速发展,很快转移至晚期,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她分析原因,考虑是由于在中药中用了较大量的黄芪。患者身体较壮,没必要应用过多的黄芪,而应该以去邪为主,黄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很可能加速了癌细胞的增长与扩散,使得患者很快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教训告诫我们,千万要慎用补品,尤其要区分邪和正哪个是主要矛盾。对于恶性病患者,一定要搞清楚患者体质、患病阶段、饮食习惯等相关因素。即使需要补,也千万要掌握好分寸,究竟应该几分清,几分补。    有一位晚期癌症患者,郁热症状很重,经予中药调理后,全身情况已明显改善。可是,没过多久,再来时却病情恶化,患者极为痛苦。问及缘由,患者近期因老人照顾,给予大量的补品服食,如西洋参、桂圆、阿胶等,饮食也多为鸡鸭鱼肉,很多都是发物。患者原本年轻,毒热较重,再加上补品的壅滞产热、过度营养的脾胃损伤以及饮食发物对邪毒的催化,导致病情发展,迅速加重。    如何进补,古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相关论述。提出欲补先泻,夹泻于补的治疗原则。著名古代养生学家孙思邈说:“凡欲补益者,先服利汤,以荡涤肠胃痰涎蓄水也。……凡人服人参、白术、黄芪、地黄而中满者,皆中有邪气也。盖服此药之人,总因虚弱。虚弱之人,中气不运,肠胃必积有湿热痰水,格拒正气,使不流通。补药性缓守中,入腹适与邪气相值,不能辟易邪气,以与正气相接也,故反助邪为患矣。故凡服补益者,必先重服利汤,以攘辟其邪,以开补药滋养之路也。”其中内涵与“先清后补”的原则如出一辙。其强调凡服补剂者,必须先清利胃肠,消除湿热痰浊壅滞,而后方可进补,否则将助邪为患。比如服用人参、白术、黄芪、地黄等补品而出现脾胃胀满者,是由于脾胃内有积滞邪气。服这些补药的人,都是由于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之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因此其中必有湿热痰浊积滞,而堵塞正常气机运行。补药均为和缓滞塞之剂,进入胃肠正与在此堆积的浊邪相碰,非但不能抵御及排除邪气,反而会加重邪浊的阻滞和壅堵。故服补剂者,必须事先很好地清理体内,以去除邪气,才能打开补药的门路。

    虚不受补    虚弱和强壮是一对矛盾,虚弱的人都想追求强壮,于是想方设法地服用各种补品。尽管中药中的补品十分丰富,可是仍然不能解决虚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虚不受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的学问。    1.虚是什么    虚不受补,通常是指患有虚证的人,用了补剂以后,不能耐受,出现上火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等,不仅达不到补虚的作用,反而感觉更不舒服。《黄帝内经》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故从理论上看,只要是虚,就可以补。但是,有太多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虚不受补,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虚”是什么,“实”是什么。    虚实是互相对立的,也是相对的,最简单明了的解释即《黄帝内经》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邪气亢盛的则称之为实证,正气亏缺的则称之为虚证。邪气指的是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病因,可导致发热、头痛、周身疼痛等病证,故称之为外感六淫邪气。而痰饮、食滞、瘀血、水湿等内生病理产物也可引起痰涎壅盛、食积堵塞、瘀血内阻、水湿泛滥等病证,故可称之为内伤致病邪气。如果邪气强盛,机体亦很健壮,就会出现剧烈的正邪交争表现。如外感病初期所见高热、烦躁、头痛、面赤等,就是典型的实证表现。反之,虚是指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功能虚弱,抗病能力低,正邪斗争不剧烈,临床上难以表现出强烈的反应,而出现一系列不足、衰弱的表现。如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等症状,此种情况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疾病中。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很多人说我从来不生病,是不是身体很壮呢?其实不然,有部分不易生病的人是由于体质弱,对很多事物反应不上来。如感冒发热,体质壮的人通常对病邪的斗争也很剧烈,表现高热明显,症状也重;而体质弱的人往往不爱发热,或者发热也不会很高,对病邪反应很轻,或者根本没有反应。再比如,一些瘦弱女子,成天乏力不舒,却能活到**十岁;而一些壮汉,力大无比,却寿命未必长久。这说明体质弱的人未必不长寿;而体质壮的人,却更容易得暴病、重病。因为,体质虽弱,如果养护得好,气血阴阳得以平衡,虽然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也可以不生病,甚至由于低耗,反而容易长寿;而体质壮的人,常常不太在意身体,更不会去刻意养护,机体损耗多,遇到邪气或不良因子机体反应强,不易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因此,常常爱患一些较重的疾病。    总之,实证即邪气实,正气也足,症状表现也较剧烈;虚证即正气亏,感受邪气常常也轻,症状表现多不甚剧烈。“**”期间也是这样,往往能活下来的老人、小儿较多;而青壮年往往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

2.虚如何补    明白了什么是实证,什么是虚证,当然也就容易判断究竟是不是虚不受补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会感到困惑,明明像是虚证,为什么还是不能补呢?这就是因为其中还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虚中夹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问题;除此,也还要明确虚是什么虚,气虚还是血虚,心气虚还是肺气虚,肾虚还是脾虚,肾阴虚还是肾阳虚等很多细节问题。只有都搞清楚了,才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补。比如,虚中夹实者可以补虚为主,兼以去实(指去实邪);实中夹虚者可以去实邪为主,兼以补虚;气虚的以补气为主,配合疏调气血;血虚的以补血为主,配合疏调气血;肾阴虚的补肾阴为主,配合阴阳气血的疏调;肾阳虚的补肾阳为主,配合阴阳气血的疏调。根据不同的虚证采用不同的补法,也就不存在什么虚不受补的问题了。    为什么在各种补法中,都要提到疏调气血的问题,仍然是为了防止虚不受补。因为,毕竟补剂是壅滞的,稍多就会影响气血的疏通。如果补的同时配合疏调气血,既可以防止补品的壅滞,又可以更好地发挥补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应用补品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千万不要一味地纯补,一定要注意用调补的方法。人们也许还会说这些掌握起来可并不容易,就连有些医生都判断不准及用药不准,更何况我们患者呢?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获得一些简单的知识,保证我们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如果我们多懂一点,就可能在打理自己的生活、饮食、起居中获得很多益处,长此以往,对我们的生命乃至寿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何为虚不受补    这么多人都说是虚不受补,难道真是虚不受补吗?实际上并不是虚不受补,而是有着种种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早有提示,清代名医吴瑭就说过:“俗传虚不受补,便束手无策,以为可告无愧。盖曰非我之不会补,彼不受也。不知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而然。湿热者,宣其湿而即受补;肝木横者,宣肝络,使不克土即受补;误伤胃气者,先和胃气。和胃有阴阳之别、寒热之分:胃阳受伤,和以桔、半(指中药橘红、半夏)之类;胃阴受伤,和以鲜果汁、甘凉之类。”此段话指出虚不受补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因为有湿热阻塞,经宣化湿热后就可以接受补药了;二是因为肝郁克脾,经疏通肝络后,使脾胃功能不被肝气克制,也就可以进补了;三是因为应用呆滞腻胃的药物使得胃气不通,经和胃消滞之后,就容易进补了。当然,临床上所遇到的可引起虚不受补的情况还很多,下面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阴虚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人的体质有着很大的不同,所采用的防病治病的手段就应具不同的针对性。中医首先把人分成了不同的体质类型,其中有一种偏于阴虚体质的人最容易虚不受补。因为,阴虚的人是由于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讲阳气就显得偏多,阳属热。因此,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上火,稍微用点补药,就会上火,所以称之为虚不受补。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概念搞错了,通常人们所说的补是指的用温补的方法,所用的药也常常是温性的补药。正确的补应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分别不同情况的不同补法,用药也有凉补、温补等不同。同时即使是补阴,或者即使是补阳,仍然有个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问题。所以,《黄帝内经》曰:“不别阴阳,开口动手便错。”    比如,临床上遇到一些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服些中药就容易上火,被认为是虚不受补,症状迟迟未能改善。其以往所服方剂用药常常偏于温补,而此类患者脉证中都有一些阴虚的信号,比如体型偏瘦,脉搏较细,口干,眼干,睡眠差等。经仔细辨证后采用和阴兼疏通的中药汤剂,病情就会较快好转。    但是,另有一种治法,非常可取,即卢崇汉先生倡行的扶阳理路,按照阳主阴从的关系,阴虚证实际上也存在本质上的阳不足,采用扶阳的方法治疗,只要配伍得当,用法合理,不仅疗效高,还可以引火归元,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这种治法,疾病去除得会更快。    体弱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体质虚弱之人,往往也易虚不受补。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整体代谢能力也是低水平状态,补药稍多即不耐受。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容易偏多偏热,体弱之人非常脆弱,也非常敏感,用药稍过则不能耐受,出现胸闷、胃堵、头晕、心悸等现象。古人云:王道之药无近功,便是针对此种情况。王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柔和的药(霸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猛烈的药),娇弱之人用药也务必柔和体贴,虽然眼下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坚持服用必有很好的功效。    另外,体弱之人,多是指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加重要,因为先天不足之人,后天可以补充,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大打折扣了。况且,如果存在脾胃虚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呆滞,进食、进补均会出现中焦堵塞现象,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均会受阻,故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了。因此,脾胃虚弱之人,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有时对于医师所开的又有效又容易上火的中药汤剂,不妨试试一剂药分二三日或多日服下;如果有条件可以配成丸剂或者膏滋剂等剂型,使得药物缓慢发挥作用,这样就容易达到目的了。    肝郁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肝郁之人虚不受补的情况最为多见。肝郁通俗讲就是情绪不畅。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出现肝郁气滞,表现为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同时由于心主神志,情绪也常与心有关,故心火与肝火常常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以致出现心肝火旺等表现。这些人由于体内蕴藏着郁火,所以,稍用补品,就会使得郁火燃烧,而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往往身体不好的人,容易有心烦及不良情绪的存在。所以,如果只注意到体弱的一面,而未注意到情绪郁滞的一面,只是一味地应用补品,就一定不会起到好的效果。通常是刚服药时感觉不错有精神了,再服下去就会不舒服,出现胸闷、腹胀、不愿进食以及一些上火症状。因此中医用补剂时非常强调要兼用疏通的药物,才会使得补而不滞,补而不腻,达到应有的效果。    痰湿阻滞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同样的道理,只要体内有郁滞的人都容易虚不受补。痰湿之人,体内痰浊胶着,阻气伤阳,也很容易出现虚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不先清理痰浊郁滞,单纯地应用补品,就会加重痰浊的郁滞,不会起到好的效果,也会出现越补越不舒服。常看到有的患者用了很大量的党参黄芪,却感觉更加乏力。一看舌象只见舌苔厚腻无比,这样再补下去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原有病变加重等,这样的例子常能见到。故一定要先将体内痰浊充分清理干净,之后才好谈补;况且,很多人将体内痰浊湿气清理干净之后,会感觉身体轻快,体力增强,也就达到补的目的了。故一定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分清状况,予以针对性治疗。一味盲目进补,只能加深病患,使得今后的治疗恢复都更加困难。    瘀血阻滞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瘀血阻滞之人也易虚不受补。瘀血日久,血中郁热日深,如果进补,有的就会有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在小血管,如牙齿、皮肤尚无大碍;但是当大的血管,如肾脏、脑血管,出现尿血、脑出血等问题就严重了。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血管功能薄弱,尤易出现问题。必须平日注意应用疏通血管、改善血管机能的药物,包括中药或西药,使得血液浓黏凝聚状态获得改善。如果需要用中药补剂一定要同时加用疏通气血的药物,方可达到好的效果。    临床上,如果不是什么重症,又没有其他原因,在服用中药的同时,没有其他原因身体仍然不断出现状况,比如一再出现心脏症状发作或者脑血管意外发生,就有可能与应用补药过多有关。应该重新仔细调整方剂,防止问题恶化,因为补药很容易加重壅堵现象。补和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则,自古以来,就有医者爱用补药,以为稳妥;有的是投病人所好,没有认真体察患者的脉证,结果导致弊端甚多。因此,用通用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以通为主还是以补为主,几分通几分补一定权衡清楚,方能做到不误病情,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4.病后初愈不可以虚概之    《一得集》曰:“若外邪正盛,或病初愈而邪未尽,误投补剂,必致邪与正为互,如油入面,莫能去之,致成终身之疾。鉴于此,宁使五谷调养,即可省费,亦无弊窦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及了大病瘥(指病愈)后余热、遗寒、水气及正虚气逆等证治,均不宜用补。认为大病之后不可以虚概之,若在病势初退之时,不问虚实,不察寒热,一味予以温补,则难免出现疾病反复和加重。例如:一位老人反复发热,连续住院多次。原因是回家后子女念其病后体虚,每以甲鱼、鸡汤等大量补品及各类营养物品让老人进服。在质量、数量上均超过了其所承受的能力,则由饮食积滞逐渐化生毒热,到了一定程度,于是发生热病。中医所讲“食复”——饮食不节致疾病反复,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非常强调病后慎养之法,以防疾病复发。其中“食复”现象尤其要注意。张仲景说:“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损谷则愈。”意思是疾病初愈,脾胃功能薄弱,如强使进食,则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反而会因饮食不当出现疾病反复,这时给予消食导滞药物就能好转。故病后应该节食,可吃容易消化的稀粥等进行调养,待脾胃功能渐渐恢复,方可逐渐增加饮食,这样,身体康复就会比较顺利了。既然进食都加以限制,进补就更不合适了。因为前面已经提到,病后仍会有余邪未尽,比如余热、余寒、水湿邪气等未能完全清除,如若盲目进补,反而会贻误病情,或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只有等病邪慢慢清除干净后,才可逐渐缓慢施补。  
5.怎样矫正虚不受补    如上所说,虚不受补原因很多,那么,就要去除这些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补,才会比较稳妥。比如阴虚之人,在补的时候,就一定要应用补阴的药物或食物,如百合、山药、莲藕、银耳、黑木耳等,避免应用相反的药物或食物,如鹿茸、海马、海龙、雪莲花、狗肉、牛羊肉等温燥之品。有的阴虚日久也会造成气虚,所以,有时候要用一些补气阴的药物和食物,如西洋参、北沙参、玉竹、山药等。但一定注意配伍理气通阳的药物,以使阳中求阴、阳生阴长。    脾虚之人,脾胃功能薄弱,不论吃什么,都要注意限量,不可吃得过多,以免进一步损伤脾胃。同样的道理,服用补品更要量少,因为补品多为壅滞之品,脾胃以疏通为“补”,以疏通为“用”,故一定要避免服用过多补品,以免起到相反作用。可以服用一些醒脾、健胃、和胃的药物及食品。脾虚实际就是消化吸收能力薄弱,服用助消化药也可以认为是针对消化能力弱的补品。一些健胃消食类的中成药或保健品也可以适当服用,其他还有云苓、白术、陈皮、鸡内金等可以健脾消食;帮助消化的还有山楂、槟榔、荷叶、白萝卜等。另外炖肉时常用的佐料如桂皮、八角、小茴香等都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但还是那句话,不要过多应用,由于脾胃功能薄弱,量一多就更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作用,如因佐料偏热而出现上火症状等。    肝郁之人,是虚不受补中最多见的,尤其是在春天。肝气应于春季,春天肝气生发旺盛。肝郁、肝热之人,如同时具备体虚现象,需要进食补品,就要格外小心了,稍有不慎就会上火。因此,春季上火的人格外多,春季也是容易患瘟病(流行性传染病)的季节,有些常识的人,春天往往都要备一些牛黄剂,出现上火症状就赶紧服用,以免出现发热等较严重的病况。所以,肝气郁结者,包括常爱两胁(两侧胁肋)不舒之人,应适当用一些疏肝、凉肝的物品,如玫瑰花、菊花、野菊花、桑叶等,总以轻清疏解为好,千万不要应用厚浊重滞之品,以加重肝郁肝火使出现上火症状。饮食上,注意春天少食鸡肉、狗肉、牛羊肉、虾及某些海鲜等。否则,也会引发或加重肝热肝火现象,以致出现性情急躁、心烦易怒等表现。    痰湿及瘀血阻滞之人,多见于肥胖体质及老年人,也常会有高血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如果要服补药应注意用一些同时具有清化痰浊、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或同时用一些具有降脂、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的药物。因为中药中很多活血通络药物如虫类药,常常同时具有消痰去脂的作用,而且化瘀与去痰浊、湿浊往往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的。这样的一些药物同时配合补品服用,才比较安全,才会起到好的效果。

6.简单补法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一个原则。但是对于那些所谓虚不受补的人,能有什么办法吗?办法肯定是有的,还是看你怎么去补。简单说,可以根据你的感觉,如果你的感觉是心烦燥热,你就用偏凉偏静的药物,如麦冬、知母;如果你的感觉是畏寒肢冷,你就用偏温并能疏通肢体的药物,如当归、桂枝;如果你的感觉是乏力倦怠,你就用增长气力的药物,如灵芝、红景天;如果你是失眠头晕,你就用潜镇安神的药物,如珍珠母、牡蛎;如果你是食少便溏,你就用健脾和胃的药物,如陈皮、山药。如果你什么症状都有一点,什么药都想用,那么,你就一定要从很少的量用起,体会你用后的感觉是不是好转,如果有好转,可以逐渐地增加用量,或者使用较长时间;如果用药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好,那么,可能是药不对路,也可能是用量过多,就要调整或减量后再用。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请中医来给你鉴定一下,因为补不对路会补出毛病来。    常常体虚之人,虚在先后天,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亏虚之人,进补尤为谨慎。脾虚容易壅滞,进补困难;肾虚用补肾之药,大多妨碍脾胃,仍然难能补得上。此种人最虚不受补,但是,仍然有可补之法,即是先调脾胃,可食补重于药补;待脾胃元气恢复,脾肾同补,缓缓图之,或补补停停,不可操之过急。正应那句话,三分治七分养,久而久之,必见成效。

7.什么叫大实有羸状    羸状是指的瘦弱之象,大实之证是指壮实之人得的实邪病证。大实有羸状是说大实之证外表看上去却是虚弱之象。如果只看表面现象,那一定就是用补了,结果造成不良后果。比如:火极似水,火指的是热证,水指的是寒证。明代有一患者叫诸仲文,盛夏畏寒,穿着很厚的衣物,饮食也必须是非常热才行,稍不够热便呕吐。有医生嘱咐以胡椒煮母鸡,每日三次服,病情更加剧。后来,请到当时名医戴思恭看后认为:脉数而大且不弱,为“火极似水”,而胡椒发三阴之火,鸡能助痰,只会加重病情。故以大承气汤攻下,昼夜腹泻20余次,患者顿时减掉一半衣物。又以黄连导痰汤加竹沥饮之,而获痊愈。    这个患者是由于痰火内甚,阳气被郁而不能宣达于外。因而盛夏畏寒,穿厚衣,进热食,仍觉不暖,看似极寒之证。但戴思恭留意其服食辛热甘肥食物则病更加剧的情况,并根据数大不弱脉象,终于探得了病本,故用寒凉药物攻下涤除痰热,使阳气得以伸展,而恶寒自解。可见,寒热既然如此难辨,虚实也是同样难分得清,盲目选用食疗药疗都容易出错,只有靠医生认真仔细的分析才可能把握准确。    古书早有记载,有的实热之证,脉反细涩,且神昏乏力,甚至畏寒战栗,身着厚衣,酷似虚寒之证。但仔细观察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闭、尿赤等实热征象,与真正虚寒者大不相同,假若不仔细辨别,误投补剂,就大错了。    因此,虽然有的人看上去很衰弱,可确确实实不是虚,而是相反——实。因为外在表现往往可以是假象,尤其小儿多见瘦瘦的,像豆芽菜一样,只见一个大大的肚子,无精打采的,看起来确实不像实证,可是却完全是由于积食导致的实证。如果认为是虚证,采用补的办法,就会越补越糟糕,越补越瘦越衰弱。而采用消的办法,消食去积,只有把胃肠中的积食清理干净,才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恢复,而后能够正常地消化饮食,逐渐地长出肌肉,使身体健壮起来。因此,格外消瘦衰弱,不一定就是虚证,不认真区分往往就会犯错误。    清初名医喻嘉言曾治一患者,新秋时得病,恶寒发热,渐生咳嗽,服解表药不愈,逐渐消瘦,延至初冬,服人参白术等补剂,而致气息奄奄,不能进食,咳声微弱,泄泻不止,危在旦夕。又有医者开出人参、附子方剂,家人不敢给服,请喻嘉言诊治。喻氏认为病由误补所致。秋燥伤肺,医者误用发汗,使肺气一伤再伤,致干咳无痰。此时应凉肺润燥,反用参术补剂,壅塞肺气,出现咳声不扬,胸腹饱胀,不思饮食;肺中之热无从宣泄,所以又直迫大肠而为泻利不止。经施以润肺之药,兼润其肠,则源流俱清,寒热咳嗽泄泻,一齐俱止。患者初服一剂,泄泻即好转,服四剂后,寒热俱除。再服数剂,咳嗽等均获痊愈。    以上均说明了误补的害处,如若不是误补,还有机会,结果误补之后,有的险伤性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