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滚筒料是怎么来的?你会分辨吗?

 老陈说玉 2019-11-13

籽料越来越珍贵,好籽料现在真是天价。一块儿不起眼的山料经过处理摇身一变就改籽料了,价儿蹭蹭往上窜,很多人都在这儿上了当。山料是怎么变成籽料?

商家先把山料切成大小不一的块儿,然后在砂轮儿上初步打磨,大体上有点儿籽料模样往滚筒机里头一放。

滚筒长什么样儿呢?就这样儿拿个破煤气罐就可以改了,装个电动机就干。滚筒里面跟炒栗子一样石头碰石头,三个月搞完自然界千百年的过程。滚筒里面还会放点儿金刚砂,那些山料表面就会有孔,形成籽料特征,足够以假乱真了

但用滚筒机滚出来的料子,只是形似而已。想要真正冒充籽料,还需要两个要素,那就是毛孔和皮色。现在造假都玩儿出花来了,像3D印毛孔,激光染色应有尽有,那么面对这么多造假方法,又要如何识别呢?

籽料毛孔

首先说说什么是毛孔。真正的籽料表面,会有密密麻麻的小孔,就像人身上的毛孔一样。但滚料的毛孔是和金刚砂以及其它石头碰撞形成的,有的还会往滚筒里加水。

滚完了大多还会在泥浆和玉粉儿中再磨一轮。咱们把滚料放大五十倍观察,会发现毛孔周边材质很松,有撞击出来的小创伤,而且孔内比较模糊,仔细一看感觉没那么自然。

滚筒毛孔

真正的籽料毛孔是什么样儿?它们在河道里经过碰撞摩擦,受力不均匀而且接触面儿不同,毛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且毛孔形状多样化。这不是在滚筒里随机碰撞能形成的。

毛孔的识别,只是小小的一方面。毕竟不是谁都带个显微镜买东西。这时候我们还要看皮色。

籽料的皮色怎么来呢?它们在河水中几千年自然受沁,在裂的地方就会深入肌理,所以这是籽料的重要特征。但在自然界中,谁也不知道一块儿玉能成什么颜色,或者到什么程度,这对一块儿玉来讲都是天数。也正因为这个,所以籽料的皮色过渡很自然,皮和肉感觉是一致的。

说到这儿就很明白了,滚料的上色,可比大自然急躁多了。各位想想,几天上个色怎么比的上几千年?再好的造假也只是一种颜色染的,也许吧,咱能把玉弄的五颜六色,但这个颜色是死的,没什么层次感,不会有红沁黄沁那种次生效果。

所以要正确判断籽料真假,首先要更多认识真正的籽料,从中有所感悟。若没有条件接触更多的和田籽料,可以就近去找些比较圆滑的鹅卵石,很多鹅卵石也有皮色,会对日后籽料的观察大有帮助。

皮色是鉴别滚料的有效方法,此外大家还可以从形状上判断。真正的和田籽料,绝大多数不是滚圆,而且多半儿籽料形状不规则。比如有瓜子儿状和水滴状,以及疙瘩型和扁片儿也不少。自然形成的料子哪儿那么规矩?

各位去市场看看,那些圆滚滚的和田玉几乎都假,因为都是山料磨的。再说了,滚料不一定每个面儿都能磨圆,在挑选的时候可以用灯光斜照,会发现有一些小切面儿存在,这就是磨过的痕迹。这种痕迹经过再多的抛光掩盖,也逃不过光的识破。

最后咱们归纳一下,滚籽和天然籽料相比,形态大多不自然,因为它们是人工的。

天然籽料的汗毛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滚料毛孔会有小伤小裂。天然籽料皮色过渡自然,有层次感有融合,造假的皮子只会浮于表面,而且很僵硬很夸张。还有就是真正的籽料没那么圆,而滚料虽然圆,但很多地方有磨过的小痕迹。

籽料造假一直存在,随着籽料需求的日益增多,高仿籽料也与日俱增,造假水平在逐步提高,当我们习惯了常见到的造假手段,新的造假技术又出现了。下面讲讲最新的毛孔造假手段。

毛孔是怎么形成的

在了解造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汗毛孔,它是一个比较形象的称呼,指分布于和田玉籽料表面细细密密的小砂眼,就像人皮肤上的汗毛孔,故名。

汗毛孔是次生的,由于地质、气候的变化玉石随着山洪从高山玉石矿带几经周折来到山下最后沉积在玉石河床上,在搬运中,不断受到外力(摔、跌、碰撞、冲刷)变的圆滑了,没有了棱角,在漫长的“睡眠”中受到周围物质环境的侵蚀玉石表面质地松软的部位和侵蚀受伤裂痕处慢慢长出了“皮”色和“汗毛孔”。

皮是一些金属元素的侵蚀融入造成的;而“汗毛孔”也是长期冲刷和侵蚀导致的,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刀工神斧所造就的。

毛孔是什么样子的

它的特点是:看上去很自然,大小不等、有高有低、凹凸不平、错落有致、分布不均。

籽料表面都有汗毛孔,无论其质地细腻与否。当然有些汗毛孔肉眼难见,需要借助了放大镜才能观测得到。

近距离看毛孔,是什么样呢?

下面这块料毛孔稍微粗点:

就像一个炸弹,炸了个大坑,过了很久,身处坑内,这个大坑好似已经看不到了。但坐上飞机,远远的在天上时,就能明显发现这个边界和轮廓。看毛孔,就要这样远近变换的来看。

上面这个是鹅卵石。河道有很多石英石什么的,都会有毛孔,新手不妨捡回来自己揣摩,同样的规律。

补充:要注意籽料的冲击坑,以及冲击坑里的自然皮色。红皮金皮最容易形成冲击坑。如下图:

毛孔造假的几种手段

汗毛孔是籽料的特点,所以很多人将这种特征视为是衡量籽料真假的标准,但是随着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汗毛孔能够轻易的就被人们仿制出来,下面联盟就来讲讲仿冒汗毛孔的一些方法及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1喷砂

喷砂料的制作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1、先将大块的山料/俄料磨光,修去明显的棱角,然后放进磨棱机里整形

磨棱机

磨棱机会用底部的磨盘,把大块的山料或俄料表面的风化层,以及棱角修磨掉,形成一个类似鹅卵石的形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仿籽的雏形,只是此时的表面会很粗糙。但形成了一个仿籽的雏形。

2、用手工在机器上用大号的金刚石磨棒细磨。

3、喷砂处理

喷砂机

所谓喷砂,就是用一些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的颗粒,通过喷砂机的工作。使其附着在料子的表面,形成一些类似毛孔的凹凸不平的一个面。

4、喷砂后拿出细看,挑选不像的地方,重复步骤2和步骤3,用磨棒继续磨,然后再喷,再磨,再喷......反复多次,直到毛孔相像为止。

以上几张图为前两年的造假水平,属于比较明显的一类,一眼假。

以上四张做的还可以吧。都是喷砂效果,第四张图照的不清晰,它是那种高仿光白籽,实际上是高白俄料。第三张是青海料滚圆喷砂假皮色。

大家仔细看第一二张,毛孔均匀呆板不自然,整体“气质”和真籽料有差别。

下面几张图为籽料天然的毛孔

仔细观察上图,仔细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规律:

1.喷砂之后形成的所谓“毛孔”,感觉就像附着在玉石原料表面一样,有种凸出在外的感觉,并不能和材料融为一体;

2.喷砂毛孔的表面,像是有一层胶水糊着一样;

3.喷砂形成的毛孔的表面看起来显得过于均匀,不像天然子料的毛孔,分布错落有致。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如果做伪的毛孔留的少就更难辨别。

↑两张喷砂假毛孔,非常均匀,皮色也是假的,太轻浮,第一张还有一道诡异的棱角,第二张是假的“背满皮牌片”。

喷砂的特点:毛孔细密均匀,摸起来有颗粒感!

2滚筒料

滚筒,简明扼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城市施工工地上常见的那种混凝土搅拌机。

没错,就是这样子的:不过,炮制子料的滚筒机往往还有2个特点:

1、滚筒内部桶壁上经常加装许多凸出来的钢钉

2、在添加玉石材料的同时,往往还会加进去一些硬度比较高,或者棱角很锋利的材料(必须比玉石高),例如金刚石、钢材碎渣等。

制作过程就比较简单了:

将要加工的玉石材料扔进滚筒,伴随滚筒不断的转动,不停注水。经过数天乃至数月的滚动碰撞以后,所谓的“子料”出炉了。

原理很简单:滚筒模仿的是子料形成的过程。随着水流的滚动,玉石材料不断和硬质辅料发生碰撞,原材料的表面就会被碰撞出一些凹凸不平的小坑。这就是所谓的“毛孔”

滚筒可以加速玉石材料的滚动,以及加快玉石材料与硬质辅料的碰撞, 等于加速了毛孔的形成。

先上图:

与真正的籽料毛孔对比:

有看出端倪么?

1、一般来说,滚筒滚毛孔都有一个通病:虽然可以通过滚筒把毛孔逼真地做出来,但是子料由于本身的润度好(温润本身就是子料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真正子料的毛孔,相比滚筒料的毛孔,要油润细密许多。

2、子料的毛孔为天然形成,大小差异有别,但错落有致(想想人身上的汗毛孔),但滚筒料往往选择俄料或山料为原材料,毛孔相对要粗大一些。

滚筒最大特点就是表面虽然有细微深浅的毛孔坑洞,但“太愣了”,有被针扎过的感觉,很不自然。下图为假毛孔的细节图↓

这个有深浅的坑洞,但毫无平滑过渡的形态,就是提速滚动+撞击形成的效果,大家看到针眼了没。

3机针制作

还有一种是人为的用机器一个一个的捣出来。这种毛孔一般是用雕刻工具里的金刚石尖针捣出来的,刻意的捣出深浅不一的感觉,然后用比较粗的油石打磨,出来以后会自然一点,但是与真的毛孔比还是有一定区别。

金刚石尖针捣出来的,与真的毛孔比还是有一定区别!

钢针导出来的,一般放大看有方向性,看起来不自然。

4强酸腐蚀

强酸腐蚀有两种,第一种是强酸腐蚀,用浓度比较高的硫酸或者盐酸沁泡玉料,强酸会腐蚀玉质的表面,把玉料的表面结构差的部分腐蚀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来,然后染上色这样也能做出类似天然毛孔的效果。如下图:

还有一种也是强酸腐蚀,然后用滚筒制作毛孔。先把玉料沁在强酸里泡一段时间,玉料的局部玉质就会变的很脆弱,然后把料子放入滚筒里,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撞出的坑.分布的可以很自然,类似经过这样手法制作出来的毛孔仿真度最高,市场上一些高仿籽料多用的这种方法。

强酸泡制毛孔粗大生硬!

今日主角来了!

5最新方法3D打印

籽料毛孔因有巨大的利润差,已经被"天才们"完美破解,最新的技术是参考真毛孔照片,略作修改,然后使用类似3D打印机的机器--打印复制到山料上面,成品只留一点点毛孔皮,再加上成熟的抛柔光技术,无论你是新手还是高手,看毛孔,只能靠猜了。

(刚开始的时候造假毛孔无论是粗糙还是细密一般大小基本一致,比较好辨认)曾经的毛孔对比图:

真皮毛孔

第一代造假喷砂滚磨,有些造假技术低劣的还会直接留下痕迹

而现在基本这种对比已经不好使了!

几种玉石造假特征

俄料

俄罗斯玉石由于玉质比较疏松,所以其打磨面,在抛光后的表面多是为“麻皮坑打磨面”,而这种“麻皮坑打磨面”在外行人眼中就是“汗毛孔”。

这就形成了一种结果,几乎所有的俄罗斯玉石山料,都由于“麻皮坑打磨面”的存在,而被人们误认为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籽料,这点需要注意。

这是俄料,如果毛孔做到这样 你还能认出来吗?

韩料

韩国玉石山料其下脚都是经过打磨外形后,只要将其多块放在同一袋子中,用手抓紧口袋,用力摇上二十分钟,大部分的韩料都会出现所谓的“汗毛孔”,韩国的“和田玉籽料”都是这样制作“汗毛孔”的。

毛孔鉴别秘诀

一、真正的和田玉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很像人皮肤上的“细微毛孔”。籽料的这一特征用10倍左右的放大镜能清楚地看到。

而人工滚磨的籽料尽管与真籽料的形制极其相似,但表面相当光滑、亮丽且有一道道擦痕,更没有“细微毛孔”。用寻找“细微毛孔”法来鉴别真假籽料最有效。

二、侧着光,别太直对了,这样从光线的角度给自己创造一个合适的条件。拿着玉料测光看只要是抛光过的料或是做过假的料。

表面都有一层光洁面,破坏了原始的毛孔层,所以抛光越好的料越不容易看到毛孔。

三、籽料的毛孔就象是人类的皮肤,阡陌纵横,并不是以单独一个坑或者一个点的形式而存在的,真的毛孔甭管粗细,都有很真实的脉络感,就像仔细看自己的皮肤一样。

四、要学会将肉质和皮孔联系在一起看。有的籽料肉质也比较粗,所以毛孔会大些。而肉细的籽料,皮孔也会是很细微的。

五、看毛孔最实用的方法就是,看一个籽料表面,凹下去的部分毛孔则粗大一下,凸起的部分毛孔则细腻,而毛孔从细腻到粗大的过度是非常自然均匀的。明白了这点,则找到了看籽料毛孔的秘诀。

最后补充一下其实老玩家看是否修型都是一眼的,转动籽料表面,修行的地方光泽会出现变化和没修的地方光泽明显不统一(修行的地方易上包浆会突然变得亮一些),所以只要转动籽料表面就能判断是否修型。

如今毛孔已成为籽玉的重要身份证明,同时日益成长的“高科技”手段让玩家们对毛孔也越来越把握不定,但总的说来天然毛孔与人造毛孔还是能区别一二的,毕竟长期积累与短期速成给人的第一感觉总会有些不可言明的差别。

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质地、颜色等都不会像天然籽料那么细腻、鲜活,没那么有灵性和亲和力。

籽料的毛孔是会呼吸的,你能感觉到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