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中医辨证,条条大路通病机,揭秘《黄帝内经》温热6大病症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11-13
中医治病,常常把病机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病机”,在深入了解病机的时候才明白,病机其实才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正所谓,中医辨证千万条,病机属性第一条。只有真正搞明白疾病的病机之后,才能真正厘清思路。对于中医病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很明确的提出了“病机十九条”,这可以说是中医辨证的基础。
在讲到《黄帝内经》病机19条时,有些病机的描述人们会觉得很奇怪,但也有的一看就一目了然。比如“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这个比较好理解。热病多属于火,太直接了。而“瞀”有三层意思,一是视物模糊、眼花;二是神志昏迷;三是烦闷。无论是这三种的哪一种,都与火或多或少有点关系。而“瘛”,就是抽搐、痉挛的意思,这个不是明火,而是暗火,是木郁化火,是郁火,无论是暗火还是郁火,都与火有关。
对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临床常见的多为温热病和暑热病,今天我们重点说说温热病。对于这种病机出现在温热病中,主要在气分、营分和血分三个层次,而且病情也都不清。在气分,主要见于阳明热深、热扰胸膈;在营分,主要见于热陷心包、营热动风;在血分,主要见于血热动风、血热阴竭。
1.阳明热深
热在阳明,内有燥屎,神志就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阳明热深,邪热逐渐蔓延并且侵袭了肝木,肝热动风就会影响心神、筋脉、眼睛,于是就出现了神志不清、筋脉抽搐、眼睛直视等病症。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急下存阴。说到这种治法,很多人立马想到了张仲景的大承气汤。药用大黄12克、厚朴24克、 枳实12克、 芒硝9克。
2.热扰胸膈
火热之邪侵扰胸膈,就会导致人体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不舒,胸中闷窒,这就是火热之邪不从外解,直入心胸,郁而不解,气机不畅,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治呢?应当用清宣火郁的方法,可以选用张仲景的栀子豉汤。药用栀子9克、香豉6克。
3.热陷心包
热陷心包是一种很危险的病症,热邪裹挟体内的痰涎蒙蔽心包,就会出现神识昏迷、筋脉拘急,这种情况应该清心凉营、豁痰开窍,常用方药为安宫牛黄丸。药用牛黄、犀角(水牛角代)、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中药。
4.营热动风
邪热侵入营分,就会引发肝热,于是就会出现两目上视、颈项僵直、角弓反张等病症,这种情况也比较危险,一般可采用清营透热、凉肝息风的方药,可以采用清营汤作为代表方剂,药用犀角3g(水牛角代需用至30克),生地黄15g,玄参9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银花9g,连翘6g。
5.血热动风
血热动风常见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动、瘛瘲、狂乱、惊厥,这种情况一般也是比较严重的,常以清热凉血、平肝熄风为治疗原则,多以羚羊钩藤汤为代表方剂,药用羚羊角1~5克(先煎)、钩藤9克(后下)、霜桑叶6克、川贝母9克、鲜竹茹10克、生地黄15克、菊花9克、白芍12克、茯神木10克、生甘草3克。
6.血热阴竭
温热邪气侵入血分,会消耗人体的真阴,从而使得肝肾亏损,形成极其危险的证候。常常出现目陷睛迷、神昏嗜睡、手足蠕动、瘛瘲、脉细促或细而欲绝,这种情况应该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常以加减复脉汤和大定风珠为代表方剂。加减复脉汤常用药为:炙甘草18g、干地黄18g、生白芍18g、麦冬15g、阿胶9g、麻仁9g。大定风珠常用药为: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版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连心)18克,炙甘草12克,鸡子黄2枚,鳖甲(生)12克。
综上所述,“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的确有它的独到之处,而且对于临床也是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当然,温热病只是其中之一,暑热病也与这种病机关系密切。但是火的特性往往具有毁灭性,所以对于火热为病,千万不要大意,以免贻误病机,最后酿成难以挽回的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