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麻疹实用单方

 循天园 2019-11-13

【西医理论】

麻疹是由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流涕,目赤胞肿,眼泪汪汪,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周身布发红色斑丘疹为主要特征。本病因疹点状若麻粒,故称“麻疹”,俗称“麻子”“痧子”“疹子”等。

【中医理论】

中医学认为,麻疹时邪由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两经。肺主皮毛,脾主肌肉。邪毒由内向外,由里达表,发于肌肤之间,故见疹点隐隐于皮肤之下。发病之初,邪在肺卫,故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类似感冒症状;若麻疹合并肺炎,则肺气闭塞,而见气急、鼻扇等症状;若气分热盛,伤及脾胃,则可见壮热、口渴喜饮、烦躁不安、便秘或泄泻等症;肺胃热毒上壅口舌咽喉,可致口疮及喉炎;热毒壅盛,窜入营血,可见壮热烦躁、唇红舌绛、疹色紫黯、稠密成片;邪毒内陷心包,则见神昏抽搐,甚则可见内闭外脱之险症。

本病为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预后多属良好,患病后治疗调护得当,出疹顺利,常很快恢复健康。反之,邪毒炽盛,年幼体弱,调治失宜,正不胜邪,邪毒内陷,可引起逆证、险证,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特点】

1.麻疹多在冬春季节发病。麻疹患者是其惟一的传染源,其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传染性强,儿童易感,6个月至5岁小儿多见。自普遍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发病率明显下降,有效地控制了周期性流行。近年来,临床上非典型麻疹增多,症状轻,病程短,逆证少见,平均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成人中未做过预防接种及未患过本病者发病,临床时有所见。

2.典型麻疹临床分3期①前驱期。3~4日,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类似伤风感冒症状。有目赤胞肿,畏光流泪眼部症状。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是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②出疹期:3~4日,发热加重,按顺序透疹,先由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颈、额、面,自上而下至躯干、四肢,最后达于手掌和足底,疹色红润,逐渐加深,转为暗红。疹点高出皮面,状若麻粒。麻疹黏膜斑常于皮疹出现后1~2日内消失;③恢复期:3~4日,发热和全身症状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的先后消退,疹退后有糠麸细小脱屑和色素沉着。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疾病早期取鼻、咽、眼分泌物涂片,可查见多核巨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

【辨证论治】

小儿麻疹的辨证论治见图16-4。

图16-4 小儿麻疹的辨证论治

1.顺证

(1)邪犯肺卫

证候: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目赤,畏光多泪,倦怠嗜睡,食欲缺乏,发热2~3日后,口腔两颊黏膜红赤有麻疹黏膜斑,舌苔薄白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透疹。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

(2)肺胃热炽

证候:发热起伏,疹随汗出,烦躁,口渴喜饮,目赤疹点先见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继到躯干、四肢、手掌,疹点初起稀疏逐渐稠密,色红后变黯红,突出皮面,触之碍手,压之褪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疹。

方药:清解透表汤加减。

(3)肺胃阴伤

证候:热退,咳嗽减轻,疹点按出诊顺序逐渐回收,皮肤出现糠麸样脱屑,并有色素沉着,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解除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味。

2.逆证

(1)麻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咳嗽气促,喉中痰鸣,鼻翼扇动,甚则摇肩擷肚、面唇青紫、烦躁不安,疹出不畅,舌红苔黄,脉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2)麻毒攻喉

证候: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咳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吸气困难、胸高邪陷,烦躁不安、面唇青紫,疹点稠密紫黯,舌红苔黄,脉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牛蒡甘桔汤加减。

(3)毒陷心肝

证候: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抽搐,喉间痰鸣,疹点密集紫黯,舌红绛苔黄,脉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凉营,息风开窍。

方药:清营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单方单药】

1.辛凉透疹

★紫草水

[用量] 紫草根5g,白糖适量。

[制剂] 用清水2碗放入紫草根浸泡2小时,然后用沙锅煎至1碗。

[用法] 取饮时加白糖调味。

[功效] 清热凉血,透疹解毒。

[主治] 用治麻疹、水痘及痱子过多。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在冬春麻疹流行季节,小儿常饮有预防的功效。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其味苦,性寒。功效为清热降温,凉血透疹。主治小儿温热斑疹、痘疹、麻疹、黄疸、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病症。《本草图经》记载紫草能:“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2.清热解毒

★牛蒡子汤

[用量] 牛蒡子15g,白糖20g。

[制剂] 将牛蒡子捣烂,与白糖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30分钟即可。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饮用。

[功效] 清热解毒,散风宣肺。

[主治] 麻疹出疹期。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其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症。

★牛膝甘草汤

[用量] 土牛膝20g,甘草10g。

[制剂] 上药加水150ml,煎至60ml。

[用法] 每日1剂,每次服4~6ml,20~40分钟服1次。

[功效] 清热解毒,导热下行。

[主治] 麻疹合并喉炎。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牛膝为觅科植物牛膝的根。其性平,味苦、酸,入肝、肾二经。能祛风,利湿,通经,活血。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痉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癥瘕等症。

★老丝瓜

[用量] 老丝瓜1个。

[制剂] 烧存性,研为末。

[用法] 每次10g,日服2~3次,连服3日。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麻疹后身肿。

[出处] 《单方验方大全》。

[说明] 丝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其味甘,性凉,入肝、胃经。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等症。

★儿茶硼砂

[用量] 儿茶、硼砂各5g。

[制剂] 共研细末。

[用法] 每日分3次冷开水调服,连服3日。

[功效] 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主治] 麻疹后喑哑失声。

[出处] 《新编单方验方大全》。

[说明] 儿茶为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煎膏。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膏,浓缩,干燥。打碎生用。其味苦、涩,性凉。归心、肺经。能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南瓜蔓汤

[用量] 南瓜蔓(即瓜藤)、蔗糖适量。

[制剂] 将南瓜蔓切成长段,洗净,加水煎煮,过滤去渣,再煎至浓汁,加少许蔗糖,配成药液。

[用法] 6个月的幼儿,每日服5ml;周岁以上者,每日服10ml。均日服3次,连服4~5日。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预防小儿麻疹。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南瓜蔓为南瓜细而卷的花蔓。

3.养阴清热

★谷精草

[用量] 谷精草25g,柿饼7个。

[制剂] 用水煎2沸,凉后再煎,共6次。

[用法] 连汤和柿饼吃下,每日1剂,连服7日。

[功效]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主治] 麻疹后眼生云翳。

[出处] 《新编单方验方大全》。

[说明] 谷精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带花蕾的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秋季采收,将花序连同花蕾拔出,晒干,切段。生用。其味辛、甘,性平。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

★白萝卜子

[用量] 白萝卜子60g。

[制剂] 研细末。

[用法] 每服6g,米汤送服,每日3次,年幼者用量逐减。

[功效] 消食去胀,祛痰降气。

[主治] 麻疹咳嗽。

[出处] 《新编单方验方大全》。

[说明] 白萝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果实。夏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其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能消食去胀,祛痰降气。用于胸腹胀满,气滞作痛,下痢后重,痰喘咳嗽,疮疹等症。《本草纲目》记载其白萝卜子能够:“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荸荠汁

[用量] 荸荠、绣球花叶。

[制剂] 两味药共绞汁或水煎服。

[用法] 7个月至1岁,每次荸荠3~5粒,绣球花叶3~5片;1—2岁,用7粒,7片;2—4岁,用9粒,9片;4岁以上用11粒,11片。每日服2~3次。

[功效] 清肺热,泻毒火。

[主治] 预防麻疹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荸荠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其味甘,性寒,入肺、胃经。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主治温病口渴、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目赤、消渴、痢疾、黄疸、热淋、食积等症。

★荸荠酒

[用量] 荸荠5个,酒酿100g。

[制剂] 荸荠洗净,捣烂绞汁,和入酒酿。

[用法] 隔水炖温服用,不宜太热。

[功效] 清热透疹。

[主治] 小儿麻疹、水痘初起时有透发作用。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同上。(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