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個男人,一個玫瑰。——《玫瑰的故事》。

 沧海一粟1951 2019-11-13


依湄湄

四個男人,一個玫瑰。——《玫瑰的故事》。

香港女作家亦舒的作品我看得很少很少,在《玫瑰的故事》之前只看過一部《喜寶》,有人告訴我說亦舒有「四大名著」,——《喜寶》、《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以及《流金歲月》,我相信這是正確的答案,因為告訴我這話的人是熟讀亦舒的。亦舒,就跟瓊瑤一樣,是言情小說的大師級人物,其作品也俘獲了一批又一批的讀者,只是很遺憾,我讀得實在少。

其實,看《喜寶》,是因為一部很火熱的國內的電視連續劇《我的前半生》,雖說我沒有看那部電視劇,但是卻知道了那部劇是根據亦舒的作品改編的,看見人說得多了,難免就起了興趣,在圖書館看見了亦舒的作品,於是就挑了《喜寶》來看,隱約記得有人說《喜寶》是亦舒的第一部小說,非常好,借回家看了,好像也沒有看出來多少太好來,但是好總歸是好的,也寫了一篇文章,關於《喜寶》,不過是我的一點讀後感。前幾天下雨,也沒有什麼地方好去,就去了圖書館,中文書架上擺著幾本亦舒的作品,書名起的都很好,在《玫瑰的故事》跟《人淡如菊》兩本書之間略微掙扎了一下,抽出來《玫瑰的故事》,本來只打算在圖書館看一下,能看幾頁就看幾頁,只是小說,只要看了就總想著能看個結局,於是就借了回來,也不過兩天,蠻厚的一本小說就看完了,對亦舒講故事的能力有些驚嘆,只是驚嘆之餘又不禁有些疑惑,——果然有那樣的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女人麼?一輩子,似乎只依靠了天生的美貌就妥妥的人生大贏家,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努力?簡直是神話再加上童話的故事,令人掉眼珠子。當然,這小說寫在70、80年代罷?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的發展急速的年代,自然什麼樣的傳奇故事都有可能,玫瑰的故事也未必就沒有真實的原型故事,只是這故事依舊叫人覺得有一些玄幻,不真實,卻又足夠迷惑人。但凡迷惑人的往往都帶有一點子妖性罷?黃玫瑰,《玫瑰的故事》的惟一的女主角,就是一個帶有魅惑眾生的妖性的女人。

妖,假若不是「妖怪」而是「妖精」的話,我想沒有一個人,女人不想做一個「妖」的。記得張愛玲寫過一句話:「正經女人雖然痛恨蕩婦,其實若有機會扮個妖婦的角色的話,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妖,對於女人而言,誘惑力可想而知了。現在的女人更是似乎個個都期盼著能夠做做妖精,哪怕一生中只有一次機會都好。妖精,其實是集女性所有優點於一身的一種物種罷?只是這樣的物種似乎現實當中不常有,可是文學作品裡並不少,亦舒的小說中的女主角更是都是?至少我看的兩本《喜寶》跟《玫瑰的故事》裡的女主角就都是妖性十足的女人。

是的,黃玫瑰,《玫瑰的故事》裡的女主角,可不就是一個妖精似的女人嚜!亦舒將玫瑰寫得過於妖了,以至於我在看小說的時候簡直不覺得作家是創作了一個美麗的女人,而是寫了一個妖精,而且還是一個那麼無害、那麼善良、那麼可愛又那麼冰雪聰明的一個妖精。這樣的一個妖精怎麼能夠不叫人喜愛了她呢?不要說男人,作家小說中寫到的那些女人也一個個被美麗的玫瑰魅惑的不要不要的,叫人在驚訝之餘不免生出來些反感,——縱然是想要創作出來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可人兒,也不必要這麼樣的誇張罷?可是再一轉念不禁又笑起來了,言情小說所以是言情小說,吸引了一眾少女少年靠的不就是這樣極致的美麗、深情與浪漫嚜?當然,還有富貴,沒有錢,再浪漫的愛情都不浪漫了,某個角度看浪漫是需要有金錢做底子的。亦舒寫作的年代,是香港發展最快的年代,人人都是掉進了錢眼子裡頭去的,所以,愛情又怎能能夠獨善其身?沒有金錢做底的愛情自然作家不會寫,因為沒有辦法吸引到讀者。其實,現在也是,一直都是,無論東方西方,但凡是愛情的小說,向來是有金錢的影子的,《簡愛》如何?雖然簡愛是自強自立的女子,但是最後她不是成為了一個富婆又怎能跑回去拯救羅切斯特從而拯救他們的愛情?瓊瑤的小說也一樣,哪一個故事的愛情不是有金錢的存在的?經濟的社會,愛情是奢侈品,很奢侈的奢侈品。而人的社會從來就是經濟的社會,不是嚜?亦舒的小說好像也多是富貴人家的男歡女愛?即便不是大富大貴,也是菁英們的愛情罷?我看過的喜寶是,這一次看的黃玫瑰,亦是。

《玫瑰的故事》分成四個部分,用四個男人的講述來講述一個美女的故事,這倒是有些與眾不同。這四個男人中,惟一一個與玫瑰沒有愛情糾葛的是第一個男人,也是無法有愛情,因為講述人是女主角的親哥哥。以兄長的角度講述美麗的妹妹的故事好像帶著一種客觀冷靜似的,可是卻又帶著一份憐愛。或許,黃玫瑰原本就是一朵魅惑了眾生卻又不知道自己能夠魅惑了眾生的女子罷?誰說的來的?「一個美麗了世界卻又不覺得自己的美麗的女人才是真正美麗的女人。」或許,這個世界上是有這樣的女人罷?但是我總覺得這話是外人臆想出來的,沒有哪一個人對自己的外表會沒有感覺,尤其是樣貌好的人,對人的樣子更是天生就有一種敏感。《玫瑰的故事》裡的黃玫瑰也並非不知道自己的是美麗的,說她美麗而不自知的都是其他人。而玫瑰所以顛倒了眾生是因為她不恃美行兇,她只是做她自己,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她都只做了她自己。當然,那麼隨心所欲的做自己自然是因為有著雄厚的金錢做後盾,假若玫瑰是一個貧家女,或許她的故事就沒有那麼叫人想入非非了罷?畢竟,作家在寫玫瑰的同時也映襯了其他幾個美麗的女孩子,她們沒有玫瑰那麼得天獨厚的家世,所以她們不過是普通的芸芸美女中的一份子,所以,她們的故事自然也逃不開普通蒼白,自然她們也就只能夠做玫瑰的陪襯了。

《玫瑰的故事》除了玫瑰的哥哥,其他三個男人都是愛著玫瑰卻又沒有得到過玫瑰的男人,當然,第三個男人是玫瑰的女婿,以女婿的角度講岳母的故事倒也別緻有趣,因為在這一部分的講述裡,作家用玫瑰的女兒,小玫瑰來把美成了一個夢的妖精似的玫瑰拉回到了人的世界,成為了一個現實中的美人。只是,現實中的美人與成為妖的美人到底是兩種境界,——小玫瑰是煙火紅塵裡的尋常女子,玫瑰卻注定是一個傳奇。但是,小玫瑰並不羨慕母親的精彩與傳奇,她滿足於自己的平凡普通,雖說她其實也可以是成為她母親那樣的一個妖,但是她不想。這是作家的巧心思?傳奇只能夠是傳奇,假若真的想要傳奇不再是傳奇,那麼就一定要複製出來另一個,而複製出來的就不再是傳奇了。——「什麼事,第一個人做,是天才,後邊的,都不是。」亦舒還真的是厲害!用小玫瑰的平凡來成就小玫瑰的傳奇,沒有什麼不好。張愛玲不是說嚜?普通人的傳奇才是真正的傳奇。

當然,一部小說能夠寫多少人?亦舒也不過寫了三四個愛玫瑰的男人而已,雖說每一個男人都有自己愛的方式以及堅守愛的方式,卻也並不叫人多麽的感覺歡喜,甚至反感。可是話又說回來,沒準一個男人果然認真愛起來是比女人更深情的罷?雖說也有這樣的說法:「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玫瑰的故事》裡,黃玫瑰就比所有的男人都完美,不是一點點,而是完美很多,所以,這也是書裡頭那麼多愛上玫瑰的男人,卻彷彿沒有一個能夠真正匹配得上她的,雖然玫瑰結了兩次婚,還跟一個平庸無能的男人生了一個同她一樣美卻沒有同她一樣成為妖的美麗的女兒。當然,要是說一個男人也沒有未免有些會令人失望,第二部分裡的那個哥哥應該是匹配得上玫瑰的,只是,這樣的男人也是人世間少有的男人,所以作家很快就讓他死掉了,留給讀者一絲遺憾,但隱隱的也會有竊竊的欣慰罷?——金童玉女只能是傳說中的,過真柴米油鹽的過起來日子美好就會遭到破壞了,這是令人要頓足捩耳的。所以,那個溥家明只能死,不死反而不對了。

《玫瑰的故事》,亦舒寫的一部令人魅惑不已的故事。女人會嚮往成為玫瑰;男人嚜,則會渴望著遇見這樣的一個美人兒罷?畢竟,美到了自己都不覺得的地步是一種怎麼樣的美麗呢?更何況,她又是那麼的冰雪聰明、純真無邪。亦舒也果然是喜愛《紅樓夢》與張愛玲的呀!字裡行間,不經意的就跳出來《紅樓夢》跟張愛玲了,也叫人在心裡生出來有一種遇見知音的驚喜。真是好!一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