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从兴起发展到衰落

 沧海一粟1951 2019-11-13

元曲从兴起发展到衰落


唐诗、宋词与元曲共同构架起了传统文化的三座高峰,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识。说过了唐诗与宋词,再说说元曲。

什么是元曲?元曲包括两类文体:一是由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组成的散曲。小令是散曲的基本单位,单片只曲,短调字少是其基本特征,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之用;套曲又称散套、大令,由同一宫调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韵,且末尾都用“煞调”或“尾声”结束;带过曲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是由两三支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所组成的一种小型组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用元代白话文写成)和科范(用于表达人物动作、表情以及舞台效果的提示),专为舞台上演出的元杂剧。元曲的体制形式,涉及宫调、曲牌、押韵、平仄、对仗与衬字等许多专业名词,不再详细展开。

元杂剧又称北杂曲、北曲,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戏剧形式,“一人主唱”、剧本专注舞台性、角色分工专业化、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内在情绪等均为其显著的特色。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在民间传唱已久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民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说起元代的文学艺术,古往今来的人们无不公认,杂剧的艺术成就最高。在元代就已出现把“大元乐府”与唐诗、宋词“共称”的说法当时的著名文人虞集(1272-1348)更把“国朝之今乐府”称为“一代之绝艺”。他们所说的“乐府”虽然兼指散曲和杂剧,但却是以杂剧为主的。明清以后,人们更一直津津乐道“唐诗”、“宋词”、“元曲”,所谓“元曲”也是侧重于杂剧。可以说,元代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黄金时代,杂剧作为元代文学艺术的翘楚,堪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古代文坛艺苑上吐蕊怒放,馨香四溢。

元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元朝立国到灭南宋,这是元曲的萌芽兴起时期。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起源于于民歌俚谣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金词中的许多词牌实际上已经是亦词亦曲,很多词在文学风格上已经接近代的曲。元灭南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中最黑暗的年代,元代统治者重武轻文,按民族将人分成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社会职业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农、七医、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又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人仕途无望,有的困于吏役,有的归隐田园,有的游谒贵族,有的流落民间,大多被抛弃在政治统治集团之外。一些饱学之士不愿弃儒为吏、弃儒从商,与一些进步的艺人相结合,激于义愤,纷纷通过杂剧的创作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与斗争,使杂剧在统治者的高压下开出了绚烂的花朵。而元灭宋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蒙古等少数民族文人及士大夫阶层,对宋词这种典型的中原文化难以全盘接受,尤其对过于严格的格律及文言文语法望而生畏。于是他们与中原的文人秀士们一起对传统的格律诗词进行了改造,逐步形成了元曲这种自成一体的文学样式。与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相比,元曲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元曲的市井气息比较浓厚,更注重通俗性,不仅化用了汉人的历史典故与诗词文句,而且大量使用方言口语,甚至还掺入了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词汇,如“也么哥”、“阵马儿”等。元曲的作者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汉人,也有女真人、西域人和蒙古人;其次,元散曲突破了唐诗宋词以委婉含蓄为主的风格,将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或豪放、或泼辣、或尖锐、或调侃、或直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与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再次,元散曲有一定的韵律、字数要求,但它的灵活性也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元散曲可以加衬字。这是元散曲与宋词最大的区别;最后,元曲中很少有宫廷诗、御制诗,更难见到皇帝、贵族豪门之家参与其间。

这一时期元曲的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等人的成就最高

马致远(约1250--1321以后)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大家也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定读过他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因为这首小令,他被尊称为:“秋思之祖”

关汉(约1230--约1300),他以元杂剧创作而成名。他的杂剧写态摹世,曲尽其妙,风格多变,小令活泼深切,晶莹婉丽,套数豪辣灏烂,痛快淋漓。他的剧作今知有67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等13种。散曲现存套数14套,小令52首。关汉卿向往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官囚”、“利牢”的名利是非,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他的剧作深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塑造了一批元代平民阶层普通妇女的形象。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感天动地窦娥冤》(简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全剧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窦娥冤》对后世文学、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地方戏曲如徽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桂剧、滇剧编演的《六月雪》,汉剧的《羊肚汤》、《斩窦娥》,川剧高腔的《金锁记》,也都是取材《感天动地窦娥冤》的改编作品。此外,各种说唱艺术,如鼓词、宝卷、子弟书等等,也都有以窦娥故事为题材者。

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是元曲发展的兴盛阶段。元代疆域辽阔,市经济繁荣,拥有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络绎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出现文人化、专业化等特征,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代表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

光祖生于1264年,青年时期从事杂剧活动,主要活动在南方,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后人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18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丑齐后无盐破连环》、《立成汤伊尹耕莘》、《老君堂》、《三战吕布》等8种。还有小令6首、套数二套流传。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间到元末,是元曲的衰落时期。此时的散曲作家讲究格律辞藻,刻意求工,崇尚婉约细腻、典雅秀丽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徐再思等。

养浩1270--1329),济南人。他是元代名臣之一。在他与元明善等人的积极推动下,元仁宗皇庆二年(1315年),元政府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这是元朝开国以来举办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养浩又是元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散曲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他的散曲结集为《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共收录他的散曲作品150多首。《全元散曲》录其小令161首,套数二套。如他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引用,金庸借用元散曲,通过小说人物当作宋曲来唱,让我们记住了好几首元代的散曲。还有一首元好问(1190--1257)所作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也被金庸借用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因用得恰到好处,也为读者熟悉和喜欢。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元杂剧兴起很快,衰亡也很快。随着元末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全国各地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失,使元曲的传播受到极大的限制。元朝灭亡后,新兴的明王朝实行人口迁徙政策,使元曲由于语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迅速衰落下去,最终为新的文学形式明清小说所取代。
  在今天看来,唐诗宋词至今朗朗上口,只要识一点字的,有几个不能背上几首呢?散文、长短篇小说及影视文学更是今天的主流文学形式,而元曲似乎有些衰落的意味,连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的作品,熟悉的人也不太多。而元杂剧更早已在舞台上消失,我们已经见不到了。那么元杂剧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曾有一番激烈的争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是,元杂剧的兴盛靠的是内容的广泛和题材的多样,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更为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正因为元曲更多地反映了民众的心声,成为世俗化文人的文学表达形式,所以才能广泛地受民众的欢迎。然而,元杂剧发展到了后期,其内容和题材却发生了逆转。严重脱离生活、逃避现实斗争的,以隐士、妓女生活为题材的神仙道化剧、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供奉庆贺剧充斥着舞台,成了元杂剧反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杂剧必然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舞台观众,缺乏继续发展的生命力,很自然地会衰亡下去。这早已为中外文艺发展史所证实。

其二、元代末期社会经济的衰退最终导致了元杂剧的衰落,这就像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是元杂剧兴盛的基础一样。戏曲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学艺术活动,必须具备相对繁荣的社会经济基础,元杂剧是都市畸形发展的产物。元杂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适应新兴的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是当时都市经济发展下必然的产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赋敛和民族压迫是极为苛求和残酷的,到了元朝末期,因饥馑与灾荒,阶级矛盾更白热化,最终以民族斗争的形式爆发了。这无疑给元朝的都市经济,对商业和手工业经济带来了致命打击,而社会经济极度的衰败,必然会造成元杂剧的衰亡。

其三、元杂剧的衰落主要和它的演唱体制、音乐体制与剧本结构的种种弊端有关,这也是不少研究者的一个观点。一般说,元杂剧每本四折,表演一个故事。碰到比较复杂的人物故事,有些加一个短小的“楔子”,或者分成多本多折演唱。唱词和对白,或者用来描摹场景、抒发剧中人的感情,或是用来交代事件、展示剧情,同今天的戏曲表演方式差不多。但是元杂剧的宫调体制是在唐宋宫廷雅乐基础上形成的。就其本质说,受到宫廷雅乐的影响和制约,存在着严重形式主义倾向,限制了作品内容的表达。首先是无论描写什么题材、表达什么内容,反映什么感情,所用的宫调都有一定的标准,不能自由选调。而且四折戏规定用不同的宫调,每折戏的唱词都是一韵到底,而且整本戏由一人主唱,只能由主角一个人担任,很不合理,既造成主角负担沉重,也使得演出的形式单调,远不及南戏各种角色都可以唱活泼。这种一人主唱的演唱体制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需要。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杂剧当然地在舞台上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