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心理状态,正在悄悄拖垮孩子

 采菊东篱630 2019-11-13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努力了一段时间后也没有明显提高,就放弃了学习;
有些孩子,人缘不是很好,当他们尝试主动与人交往却没有得到积极反馈,就封闭自己的内心,拒绝社交;
包括现在的很多成年人,很丧很懒、拖延症晚期,对学习、工作都没有了热情······

其实,这些看似常见的现象背后,有更深层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他们中绝大多数不是没有能力面对那些困难,而是陷入了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缺乏信心和积极性。

“我努力也没用,还不如尽早放弃”

“我根本不是学习的料,就这样了”

“反正大家都不喜欢我,我再也不要跟任何人交流”

······

“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后来心理学家又对人做了各种观察实验,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习得性无助感最常见的描述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做什么都不能控制事情的结果,于是消极地面对生活,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主动性降低,容易陷入无助、沮丧和绝望中。
这种无助感,会让人放弃所有的行动、自我设限,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除了长大后不断遭受的挫折与失败,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也影响深远。
父母的哪些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不必要的保护、限制
孩子生命的早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他们天生就是积极、喜欢尝试与探索的。
东摸摸西看看、不管拿到什么都放嘴巴里尝尝、用脚踩踩落叶水坑、爬爬冰凉的地面、站在沙发上蹦蹦跳跳、从台阶上往下跳······
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犯错、给家长带来麻烦、给孩子自己带来一些不好的体验,比如吃到沙子、摸到很烫的水杯等,但都是他们成长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可是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或是不想收拾“残局”,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不许、不准、不能”常挂嘴边,要么就是大惊小怪地提醒孩子“危险”、“小心”。
久而久之,孩子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摸,不敢“越雷池半步”,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狭小的“安全”范围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

越是不做,就越是不会,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掌握不了。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都很胆小、不自信,做事畏畏缩缩,只敢“打安全牌”,缺乏挑战和冒险精神。


真正为孩子好,父母应该给他们尝试权,安全范围内,允许他们充分地探索、感受周围的各种事物。

孩子能做的事情,鼓励他自己做,培养各方面的生活技能。
对各种事物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具备独立自理的能力,会给孩子一种控制感和安全感,自信心也得到提升。

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孩子年龄小,自我认知不足,因此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母的评价。
可是很多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语言,动辄对孩子批评讽刺、打击、泼冷水,有意无意间说出的一些话,可能就会让孩子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不行。

-“妈妈,我以后要当一位科学家!”

-“就你这成绩,还科学家,找得到工作就不错了。”

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你数学天分不好”、“你不会跳舞”、“真是胆小”、“你不行的”;

孩子犯错了:

“你有什么用?”、“笨死了”、“猪脑子”······

这些破坏性的语言和负面评价,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就算努力也不能取得好结果,整个人都很消极。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导演周轶君走访了号称世界教育强国的芬兰,在那里,一直提倡积极教育。

不随意贬低人、不给人贴标签,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教育中,都充满了对孩子的接纳与宽容。
那里的孩子,不为竞争而学习,不会被拿来与别人比较,他们都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
当一个班里有孩子数学不好时,老师不会否定孩子,而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融入数学,来帮助他提高数学能力。


这启发我们父母,永远不要轻易地去给孩子负面评价,否定他整个人,多从可调整的因素上找原因,比如努力的程度、方法好不好、态度认不认真。
孩子成绩很差,不要骂孩子笨、智商低,而是鼓励孩子多付出努力,慢慢进步。
给孩子犯错误权,少一点责怪、辱骂,多包容,关键是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正确的方法、收获经验,从而得到成长。
哪怕孩子暂时做得不好,也不要过早下结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要相信孩子经过不断的努力、调整,一定会越来越好。
否则只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你总说孩子没用,后来他真的没用了。

不正确的归因
有些孩子,一遭遇挫折就觉得是自己整个人的问题,并把某一方面的问题延伸到方方面面,而且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结果。

学习差就认为是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智商不够;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认为是自己有问题,容易被人讨厌;
一时遭遇困难,就认为未来也将永远处于这样的困境。
这些不正确的归因方式,让孩子把自己置于一种非常绝望、无法改变的境况之中,于是放弃抵抗,“破罐子破摔”,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形成积极思维,遇到困难学会从可以改变的事情上着手,而不是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怪圈。
比如孩子成绩不好,和他一起找原因:“你不是学不好,只是还没有学好。我们是不是不够努力呢?还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夸奖孩子时,也不要简单地夸孩子“聪明”“招人喜欢”,而是更具体地夸奖孩子的某种品质,比如“够努力”“态度认真”“细心”,“乐于助人”“善解人意”“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

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帮助孩子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通过努力做一些哪怕很小的事情。

在孩子完成任务后,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他逐渐积累起自信、控制感。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体验和训练,让孩子跳出消极、固定的思维,形成积极的成长型思维。
尼采曾经说过: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我想,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孩子一直处于顺境、从不需要经历风雨,这也是做不到的;而是让孩子哪怕在逆境中,也有足够强大的心理和智慧的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获得新生
别让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本文由钱志亮工作室授权转载  ID:qzlgz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