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独不群——西周圆雕螲蟷玉

 自华居 2019-11-13

西周圆雕螲蟷玉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三门峡虢国博物藏

图转引公众号瑾瑜汇

一九九〇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发掘M2009虢仲墓,这是目前这座春秋墓地所发现形制最大、规格最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君主墓。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然发掘报告至今尚未正式发表,令人惋惜。M2009虢仲墓出土文物3600余件,当中玉器多达724件,其品类之全,工料之精,在周代考古中亦属罕见。

在这其中,有一件西周圆雕螲蟷玉十分特别,多数材料将其定名为“蜘蛛”,比如姜涛《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的认识与研究》一文著录说明:

“玉蜘蛛,M2009所出,和阗玉,圆雕,凸肚上举,双眼位于面上,长吻开口前端,实为难得一见之珍品。长5.1厘米。”

西周圆雕螲蟷玉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三门峡虢国博物藏

西周圆雕螲蟷玉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三门峡虢国博物藏

各角度图,转引公众号瑾瑜汇

观此蛛圆鼓腹,一触肢,四步足,当为“螲蟷”(音die dang),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蜘蛛之一。如《爾雅注疏》卷九云:

“王,蛈蜴,注即螲蟷,似鼅鼄,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蝪……疏,此鼅鼄之一種也,一名螲蟷,穴居,布網穴口,有蓋,河北人呼蛈蝪者是也。”

“鼅鼄”即为蜘蛛,可见这是一种通过编织网盖将自己隐藏在地穴中,捕食平常路过的昆虫的“伏地魔”。

野外穴居螲蟷捕食动图

《尔雅注疏》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

又见唐《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记:

“颠当,成式书斋前,每雨后多颠当,窠俗人所呼深如蚓穴,网丝其中,土盖与地平,大如榆荚。常仰捍其盖,伺蝇蠖过也翻盖捕之,才入复闭,与地一色,并无丝隙可寻也。其形似蜘蛛如墙角乱糸呙中者,《尔雅》谓之王蛈蜴,《鬼谷子》谓之母。秦中儿童对曰:「颠当颠当牢守门,(虫翳)(虫翁)寇汝无处奔」。”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

崇文书局丛书本

形性十分有趣,然而这类穴居蜘蛛直到1887年才由陶雷尔(Thorell)正式命名为螲蟷蛛科(Ctenizidae),全球已知9属118种,据《螲蟷及里氏盘蜘在四川的新发现》一文指出其中有12种分布在中国。

盘腹蛛科 拉土蛛

不过在二〇一八年四月,有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手段,将原来的螲蟷科(9属)区分成Halonoproctidae盘腹蛛科(6属,)与螲蟷科Ctenizinae(3属),包括中国已知的沟穴蛛Bothriocyrtum、锥螲蟷Conothele、盘腹蛛Cyclocosmia和拉土蛛Latouchia,均被划分到盘腹蛛科下。

盘腹蛛科 拉土蜘属 谷歌搜图 引自B站Trapdoor

著名“印章”蛛-金钱活门蛛 盘腹蛛属

这类螲蟷在中国古代亦可入药。如北宋《証類本草》:

有毒。主一切疔腫,附骨疽蝕等瘡,宿肉贅瘤,燒為末,和臘月豬脂敷之。亦可諸藥為膏,主疔腫出根。似蜘蛛,穴土為窠。《爾雅》云: 音迭蜴音蕩。 郭注云: 也。穴上有蓋,複穴口,今呼為顛蟲,河北人呼為蛈蝪,音蛭螗,是處有之。 崔知悌方:云:主疔腫為上。

李时珍《本草纲目》:

“蛈蜴,即《爾雅》土蜘蛛也,土中布網”

不管是否有真实疗效,我们今天如长疮肿自然也不必求助于它,但我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遇见过螲蟷的经历。笔者曾经听山东的朋友管它叫“叮当门”或“叮当螂”,据说用狗尾巴草便能将此物从洞中钓出,如今还有童谣云:“叮当叮当门,出来不关门”,颇有几分《酉阳杂俎》记唐代关中儿童童谣的意境。

最后谈谈这只圆雕螲蟷的断代问题,亦有学者将其视为商代遗玉,如前文所举《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的认识与研究》,笔者在此慎从馆方意见。不过M2009虢仲墓出土的商代玉器确实数量巨大,包括同为国君级别的M2001虢季之墓亦不如他,可见虢仲墓中的商代玉器并非虢国常态,或为虢仲本人生前的刻意收集品,称其为商代玉器收藏家亦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