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唠嗑(六十五)悟道(6)

 自主是道 2019-11-13

天瓶云水 闲人碎语 2018-03-03

第六部分 下学而上达(实修方法)


我:好,回到我们的主题。你知道了立志和诚意是静坐去私欲的前提,这样我们就可以来谈谈静坐去私欲的具体方法了。下面是我在“快乐哲学群”里分享的内容,你参考一下。


先把手头上急需办理生活杂事处理完,然后找个地方静静地地坐下来,不要念咒数息,也无需折磨身体搞什么单盘双盘。在静坐中,不要刻意想什么,只是静静地观察自己川流不息的念头,任由念头一个接一个出现,念头来时,要能看见,这就是念起即觉,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糊涂了。


静坐中只是用心灵这个镜子去照,一旦发现某个念头有问题,立即把它单独拎出来,正视它,然后一路追下去,直到让躲在后面的私欲原形毕露。这个阶段的练习深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对内心的起心动念越来越清明,每个念头背后的动机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比如,在外面看到某个亲戚、邻居或同事发财了,心里被刺激了很不舒服。回家静坐时,你自然就会冒出与那个人攀比的念头,甚至潜意识里还会想,他倒霉才好呢。显然,可恶的私欲老鼠在横行,此刻,要立刻抓住它,不让它逃掉,并找出隐藏在攀比心后面的私欲。那是些什么呢?就是贪婪、自卑、虚荣、羡慕、嫉妒、恨等等。认识到这一点就看到自己那个丑陋、可怜而邪恶的嘴脸了,这时你良知启动,痛恨自己之心油然而生,自然就会像王阳明和曾国藩一样,骂自己禽兽不如了。

注意,静坐的过程中不要思考,思考的时候一定不在观察念头,而观察念头时一定不在思考。也就是说,要成为思想的观看者,而不要成为思想者。要让自己跳出来,在高处,平静地看着另一个妄想纷飞的自己,独坐溪边看水流,水流人不流。正是:“过罢千帆皆不是,人在白蘋洲”,帆动人不动。要像猫一样守在老鼠洞旁边,静静地观察,老鼠一出洞,观察才停止。


比如,单位出现了职务上的空缺,而自己是有机会升职的人,一旦静坐下来,脑子里就会出现升职后的加薪、换车买房、家人的赞美,朋友们的羡慕,手下人的溜须拍马等等场景,接下来心里一沉,立刻想到,如果同事升上去了,自己变成了他的部下。哎呀,这怎么得了?家人嫌弃,同事嘲笑,这日子怎么过啊!烦恼痛苦恐惧立刻涌上心头。再接下来就是考虑对策,是不是应该给领导送礼?是不是应该在工作中表现得更积极,让领导有个好印象?谁是自己升职的竞争对手,怎样破坏他的形象,打压他?等等。就在这一刻,你要立即从观察中觉醒,当即捉住这个猖狂的老鼠,在静坐中细细思考体悟,解剖这个私欲老鼠,你会发现,噢,原来是贪婪心、面子心、虚荣心、攀比心、自卑心、恐惧心、好胜心、害人心在作怪。当下要立刻追问自己:


面子是个什么东西,虚荣又是什么东西?那些虚假的羡慕和恭维有什么价值?能当饭吃吗?难道我是为别人眼光活着的?名利为什么能让我如此惊慌失措心神不宁呢?


颜回身处陋巷,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乐呵呵的,他为什么不担忧?为什么无视别人的眼光?我现在衣食无忧还不知足,为什么如此贪得无厌呢?


为什么要心慌意乱?“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升官发财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读了那么多圣贤的经典,我为什么还不能做到信命认命恭敬奉承天命呢?


人生有起就有落,上马扯高气扬就有下马灰头土脸之时,辉煌后面一定是暗淡,升上去又怎样?为什么忘了得失平衡的道理呢?


别人升上去说明他一定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自己不学习还心生嫉妒恨,多邪恶啊?


为什么要卑躬屈膝地送礼?为什么要鬼头鬼脑地假装积极,我还是个堂堂正正的人吗?


领导也是人,我究竟怕他什么,有求于他什么?为什么不能不卑不亢地做人呢?


为什么在潜意识里希望竞争对手出事倒霉,何等歹毒?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咬牙切齿算什么玩意儿?简直是猪狗不如啊!如此贪婪邪恶,有何面目苟活于世?简直可耻可恶可怜可笑可恨!

骂自己的过程就是在一点点去除私欲的过程,与此同时也在一点点释放烦恼纠结和痛苦,当你恨够了,骂够了,心灵就平静舒畅了。平静下来后,立刻要警告自己,以后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让这些私欲和邪念卷土重来。


静坐中出现的所有私欲都可以采取上述的方法治理。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心灵这面镜子上的遮蔽物就会越来越少,镜子就变得越来越明亮清晰,私欲这个老鼠就再也逃不过你的法眼了。


如果愿意再往下追,你就会发现,这些私欲都是肉身无止境的欲望带来的,人心若是迷失了就会把肉身误当作自己,那么,肉身的欲望就变成了自己的欲望,烦恼痛苦都是由此而来。为了让自己的心不被肉身拖下水就必须彻底摆脱对“肉身是我”的执着,找到真正的自己——心,才能彻底根除私欲。

去私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去除私欲那就必须痛恨私欲才行,一个不恨自己私欲的人是不可能去除私欲的,也是不可能致良知的。要像阳明先生说的那样:“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惧不睹,恐惧不闻,惟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汝今正是认贼作子,缘何却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私欲一露头,你心中就要感到如刀割针刺,痛苦万分,如果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认贼作子”,你既然爱着私欲,怎么可能去除得掉它呢?


2、以上的追问和灭鼠的过程只有在静坐中才能实现。有的人出于躲懒,无事时不愿意用功,动不动说什么在工作中修行,美其名曰“事上磨”,这是很可笑的自欺欺人,你静坐中尚不能念念分明,心猿意马,老鼠乱跑,动乱的工作生活中怎么可能把握呢?这不是十分荒唐吗?只有到了功夫精纯和观照清明境界才无所谓动与静的分别,才能在走路、工作、吃饭的时候,随时观察,随时去除私欲和妄念。所以,在刚开始几年不要想入非非,一定要有一段静坐去私欲的修习时间。


3、做学问修心都是为了自己,与别人无关,要记住孔子的教诲“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自己不动声色地修心就行了,不要与中人以下谈这些东西,谈的结果往往是自取其辱,因为愚痴之人会认为你走火入魔而“大笑之”。


4、修心必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以命相搏去私欲。做学问最忌讳两点:一是浅尝辄止,急于求成。阳明先生提醒大家说:“你只要去实实在在用功,就是有些想法也不要紧,日子长了自然会妥当的。用了一点功就说效果,怎能靠得住?”还没耕耘就想有收获会导致自己信心丧失,心灰意懒,一日曝十日寒,三心二意没有恒心,来回反复,终将一事无成。要意识到,功夫的炼成是需要时间和恒心的,不要东张西望好高骛远,更不要寻觅捷径搞旁门左道,试图偷工减料。


二是忌讳稍有进步就得意忘形。这种人看到自己有一点进步就傲病丛生,随之便不再用功,变成口头禅。他们感觉自己与众不同,看别人都是俗人,其实,一个人只要有了这个傲病就开始变成“茫茫荡荡度日”的俗人了,结果像“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的痛痒”,此时,再谈什么进入快乐无忧的境界和成就大丈夫事业,岂不是痴人说梦?


曾国藩提醒:“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修行无止境,智慧无止境,快乐无止境,只有永不自满,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心灵才会一天比一天纯净、智慧和快乐,这就是人生唯一的追求和意义。要经常问问自己:我想做禽兽还是想做人?


友:您的这番话直击我心灵深处,这个方法好,很好操作,人人都可以这样去做。我今天晚上就试一下您说的这个方法,有什么问题再向您请教。


我:好。

友:这两天我按照您说的方法静坐去私欲,静坐时总是感觉过一会就腰酸腿疼,不知道是坐姿不对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我:腰酸腿痛说明你在讲究坐姿,不要这样刻意,找一个自己舒服的地方和姿势自然而然地坐着就行了,这是修心,不是修腰腿。


友:谢谢老师,说实话,腰酸腿痛还不是主要的,我感到困惑的是,静坐中怎么也发现不了私欲,也就是没有发现什么老鼠,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这说明你缺乏诚意。你只是大脑在想,老师让我静坐去私欲,看来这是一个悟道的好方法,但你的心根本没有认可。从根子上说,是你的傲病太重了。


友:傲病?我不傲慢啊,真的,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很差的,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呢?


我:小心了,你的这段话不是来自于心灵,而是私欲通过你的嘴巴发出来的声音,它恰恰正是傲慢!


友:我还是没有领悟您说的意思。


我: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是有傲病的,你却回答你没有,这不就是傲吗?可见你对自己的傲慢毫无觉察,心里居然还认为自己是个谦虚之人。这就像一个无知之人感觉不到自己无知一样,他怎么可能憎恶自己无知而去努力学习呢?一个无知之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才会痛恨自己的无知,这个痛恨来自于心灵,痛恨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了你自然就会落实到行动,这时,你就会像曾国藩一样,立刻给自己定日课,然后强迫自己去执行。

傲的含义就是我是正确而完美的,既然你认为自己已经完美无缺,哪里还有什么私欲呢?你的傲慢老鼠已经成为了你的主宰,自己人不打自己人,你用老鼠去抓老鼠怎么可能抓得到呢?由此可见,你静坐中找不到老鼠的根源在于你的心被傲慢这个私欲彻底遮蔽了,像一块石头,或像“一快死肉”,智慧无法启动,良知从此泯灭了。


你说你一无是处,这是你心里的真实想法吗?我看不是。好,就算你一无是处,水平很低,但你要知道,傲与水平高低没关系,没有水平的人往往更容易傲,因为他无知者无畏。


友:您的话震到我了,我居然是一个傲人,我以前一直感觉很自卑,现在居然变成自傲了,怎么会这样?


我:这不奇怪,正是因为自卑带来了自傲,自卑的人特别好面子,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就会下意识地在各方面表现得很强势,他会刻意做出一种聪明能干,自信、不穷、不丑、不矮、不无知的样子,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似乎自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无所谓,什么人都不在自己眼下。渐渐地,他自己也习惯了,甚至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充满自信和完美无缺的人,从此就傲病缠身了,即使他心底里还是自卑的。这和富人哭穷穷人显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圣人谦和小人狂妄等等是一个道理,都是反过来做的。

人一旦由自卑转向自傲,他们就再也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了,他们长着一双眼睛专门给别人挑刺,在他们眼里,别人浑身都是毛病,基本上都是笨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感觉,表演给自己看,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膨胀。他们为了强化这种感觉,还会好为人师地说教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从中获得心安和快感。这样,傲心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一个人一旦被傲这个老鼠控制了就会变得固执己见和执迷不悟,他对于来自外界的提醒和批评就会本能地排斥。当他听到批评,第一秒,心灵会感觉到自己错了,但第二秒,傲的老鼠就粉墨登场了,它立刻为你找理由辩解,一本正经地给你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地鼓励自己排斥别人的批评,甚至嗔毒横生,找对方的错,攻击辱骂别人。事后他也许会感觉自己的行为太过分了,但老鼠又会立即告诉他,没事,你骂对方是为了对方进步,这样,你就再次被老鼠的说教拿下了,从此你更加心安理得地做老鼠的奴隶了。


看到了傲病如此害人,所以王阳明和曾国藩都认为,人生大病就是一个“傲”字。阳明先生说“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


曾国藩关于“傲病”的论述更多,他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由骄字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欲禁子侄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你看,骄傲是多么可怕的病啊,怎能放过这个大老鼠!

从目前来看,傲这个私欲已经封闭了你的心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样怎么可能找到老鼠呢?所谓的恨老鼠就更无从谈起了,因为你已经失去是非判断能力了。


友:我刚才在心里反思检讨了一下,的确如此。看来我语言上的谦虚是虚伪的,只是对您的问题作出了“适宜”的回答,这是私欲老鼠的回答,根本不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回答。想想真是惭愧,我的确是自我感觉太好的,特别自信,始终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这个毛病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而且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很武断。现在静下来还是能够体会到自己那颗看似强大的心其实是外强中干的,您说得对,我自傲的后面的确是自卑。


我:好,你看,你不是捉住傲这个老鼠了吗!有这个认知就好了,躲藏在傲心后面的私欲就会一个个被找出来了。由此可见,傲心是石头,是私欲的守门员。而谦虚的心是海绵,它渴望并时刻准备吸纳善知识和智慧,有了这样的心境才能进入修行的状态。


你要去除了傲病才会感受到每天一点点的精进,这样才能做人越来越谦和,做事越来越智慧,心情越来越舒畅,坦坦荡荡,从从容容的洒脱生活。一旦心灵纯净,功夫成片,自然就成了人们常说的“高人”“智者”了。当然,高人和智者恰恰看上去是俗人,孔子除了在朝堂舌战群儒和教学生时的训斥诱导,平时就是一个“高个子哑巴”。因为他返璞归真,和其光同其尘,身处红尘如同凡夫,而那颗自由之心却在遥远的天际翱翔。


不要把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这样容易自傲,也不要把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容易自卑。


友:老师说得对,我就是爱攀比,然后在心里生闷气,一面嫌弃自己,一面鄙视别人,自卑加自傲,外表还装作什么都无所谓,满口的大话,目空一切,其实就是一个自怨自艾的可怜虫。


我:要看到,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有什么可得意和埋怨的呢?要有一颗平常心才行啊。万物一体,分别心和比较心是邪恶的,天地父母创造了你,你却在嫌弃这个,憎恨那个,你的良知哪里去了?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不感恩,还怨这怨那,残疾人该怎么办?

你看看这个物欲社会的人是多么的贪婪啊,一天到晚想钱,有了钱就想出名,名利有了就想色,名利色有了就想长寿不死,人们就是这样被私欲一步步拖进了烦恼、焦虑、恐惧的深渊,私欲不除,还谈什么觉悟快乐?肉身本来只是我居住的房屋,而我却为它比较,为它执着,为它埋怨,为它忙碌,你说这是不是既贪又蠢啊?


友:嗯,明白了。不比较,我就是我,我的肉身和他人的肉身没有高下之分,我的灵魂和他人的灵魂是平等的。目前身体健全,无灾无病,衣食无忧,我的确应该感恩天地父母,感恩现在的生活,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是的。天地“不自生”,人也是这样,既然一切都是固有的、最好的、平衡的安排,一切都是因果,做人一方面要珍惜自己,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一方面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因为世界上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一切保持中庸就智慧了。

友:嗯,我好像有点开窍了。您说的功夫成片是什么意思呢?


我:就是心如明镜。静坐去私欲的开始阶段是针对一个个私欲的,这些私欲就是遮蔽心灵智慧的斑斑点点,去除的越多,镜子就越明亮。当我们针对一个个私欲下功夫后,镜子就成片的明亮起来,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旦我们对任何一种私欲都能时时觉察去除,功夫就成片了。


阳明先生说:“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滞,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私欲难除是因为我执,去除名利心已经难上加难,而了生死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它“从生身命根上带来”。如果能够做到“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就是功夫成片,如果“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滞,”就是心灵还有遮蔽。所以“去一分私欲,得一分天理”,天理就是天道。达到二程说的“虽热不烦,虽寒不栗,无所怒,无所喜,无所取,去就犹是,死生犹是,夫是之谓不动心”,不动心就是真功夫,这是致良知的终极目的,也是儒释道的终极追求。


友:明白了。这就像小学生学认字一样,开始必须一个个下功夫地去学和认,一旦有了两三千字就可以读书看报了,这就是功夫成片。


我: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