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南,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盖因他晚年常居泉州,在泉州的很多地方都有他留下的印迹,比如开元寺、承天寺、雪峰寺、净峰寺、清源山……他最后的圆寂处是泉州城北的小山丛竹(晚晴室),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悲欣交集”这四个字。 目前,弘一法师所到之处的寺院,有的为他建起纪念馆,有的,还保留着他的居处,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上个月,我去惠安,顺道到净峰镇的净峰寺走了一遭。 这个地方,在我念初中的时候就耳闻过,此后屡次到过净峰,却总是在离它很远的地方,遥遥相望又错过。 山上建起水泥大道,汽车已经可以直接开到寺下,方便倒是方便了,却少了远古那种山中寂寂的味道了。弘一法师喜爱净峰寺,曾写信于友人道:“今岁来净峰,见其峰峦苍古,颇适幽居,将老于是矣。” 而今,立于其旧居前,右侧山崖下,依旧有“峰峦苍古”之意,而寺前水泥大道,虽便捷与山下烟火之地接壤,则整体寺院,却已失当年“幽居”之况味矣。 当年弘一曾在此处栽种菊花,后因故离去时,曾留诗一首:“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这首《将离净峰咏菊志别》,如今以石刻的方式存于寺中。 净峰寺挺小,建筑倒是原汁原味旧模样。红砖与石块糅合的墙壁,是泉州古建特有的“出砖入石”。 净峰寺始建于唐,为千年古刹。现存建筑建于1904年,1980年复修。 净峰寺建成于唐咸通3(公元861 年),净峰寺又名净山、尖山、钱山,海拔97、5米。由观音殿、李仙祠、昌祠、三宝殿等组成系列建筑群体。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延续至今没被废没的千年古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