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粒砂讲史52 许广平朱安之间的鲁迅:有血有肉敢爱敢恨

 智能人做超人 2019-11-13

粒砂讲史52 许广平朱安之间的鲁迅:有血有肉敢爱敢恨

朱安:“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说鲁迅,朱安是一个绕不过的人物。

       粒砂说,朱安只是鲁迅名义上的结发夫妻。鲁迅说:“婚姻是母亲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当时,鲁迅是母亲以“病危”书信的方式,被从日本骗回来与朱安成亲的。1906年,鲁迅正在日本读书。

        自1899年周、朱两家订立婚约,婚事一拖再拖。期间,虽说鲁迅也回来过一次,但仍未办婚事。绍兴有“养女不过二十六”风俗,而朱安成亲那年,已经二十八了。期间,在日本读书的鲁迅,曾写信劝朱家,让朱安放脚读书。而朱家没同意,仍觉得三寸金莲小脚好,也没让朱安读书。

       试想,让一个留学生,娶一个没文化、比自己大三岁的小脚女孩儿,该是多么地纠结。

        孝顺的鲁迅,没有违抗母命,1906年农历六月初六,与朱安在浙江老家举办了婚事。他们结婚入洞房,只一晚,就一晚。第二天,鲁迅就搬着铺卷儿睡到书房了。

        新婚的鲁迅在家里只待了四天,便又回到日本读书了。直到1909年6月回国,直到1936年10月去世,婚后30年来,鲁迅朱安形同陌路。这桩婚姻,使鲁迅朱安两人,都感到郁闷、痛苦和绝望。

        有次,在鲁迅母亲鲁瑞的寿宴上,朱安这位可怜的女人,穿戴整齐,当着众亲属的面儿,跪下说:“我来周家许多年,大先生不很理我,但我也不会离开周家,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后半生我就是伺候婆母……”语气里带着哀怒,透着凄怨。

        生前,鲁迅几次迁居,都是带着朱安和母亲。他没有退婚,没有休妻。鲁迅懂得,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对一个女人来说,退婚或休妻,将意味着把朱安推向绝路。

        鲁迅去世后,母亲鲁瑞也去世。朱安生活过得很凄惶,平时靠已附逆的周作人接济,但仍很艰难,周作人给嫂子出主意,让她卖掉一部分鲁迅的藏书。1944年8月25日,媒体披露此事。时在上海的许广平得知后,忧心如焚,立即给许久未联系的朱安写信阻止,并答应接济朱安一部分生活费用,同时委托律师登报声明,鲁迅先生藏书必须得以保护。与此同时,唐弢也赶到北京,劝阻朱安。朱安脸色阴沉,情绪有点激动地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1943年,朱安送走了婆婆。1947年6月29日,朱安送走了自己。这位隐忍而坚韧的女人,在北京家中贫病交加去世。

许广平:“有如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而为一。”

  众所周知,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

        1925年,鲁迅在北大和女师大做兼职教师。有天,他收到一位女大学生的来信,写信人就是许广平。

        当天,鲁迅就以“广平兄”相称,写了回信。

        就这样,两个人你来我往,谈人生谈理想,开启了此后两个人的故事……两个人的书信,后来还编辑成册,出版成书:《两地书》。

        第一次书信交往:许广平称呼鲁迅“鲁迅先生”,落款为“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鲁迅复信称呼许广平:“广平兄”,落款是“鲁迅”;

        第二次书信交往:许广平称呼鲁迅“鲁迅先生吾师左右”,落款为“小学生许广平谨上”;鲁迅复信称呼许广平“广平兄”,落款是“鲁迅”;

        再后来,就是“鲁迅师”、“迅师”、“MY  DEAR TEACHER”,许广平甚至称呼比自己长17岁的鲁迅为“嫩弟”;而鲁迅不仅也用上了英语,有时候还在落款处,像许广平那样候画个小猫小狗什么的……

        在北京的时候,许广平经常领着一帮闺蜜来鲁迅家里……师生间谈笑风生,如沐春风。

        恋爱开始了!

       1927年10月8日,鲁迅许广平来到上海,他们生活在了一起……

        在鲁迅去世后,许寿裳写《鲁迅年谱》,在提到朱安时,专门给许广平写信说明,请求谅解。许广平看了原稿后,亲笔将“与许广平女士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改为“与番禹许广平女士同居”10个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鲁迅许广平相知相惜多年。鲁迅去世十年后,回首来路,许广平在《十周年祭》写道:“呜呼先生,十载恩情,毕生知遇,提携体贴,抚盲督注。有如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而为一。呜呼先生,谁谓茶苦,或甘或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倘若只看文章,鲁迅给我们的印象,仿佛只是冷峻,只有犀利。

    其实,生活里的鲁迅,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谦和可敬的人,有时候还甚至非常可爱。

    许广平曾回忆,先生有时候和她生气的时候,夜里起来会喝很多酒,跑到空地上躺下,还有时候睡到晾台上……

    唐弢在《记郁达夫》里提到鲁迅,在一次文友聚会中,在场的有郁达夫王映霞夫妇、林语堂廖翠凤夫妇、还有黎烈文、阿英,陈子展,那天鲁迅先生兴致很好,开始给大家讲故事——

    某地有位高僧,洁身苦行,德高望重,远近几百里的人都仰慕和敬佩他。临死时,因为他一生未近女色,抱憾没见过女人阴户,辗转反侧,不能死去。徒弟们见他折腾得苦,决定出钱雇个妓女,让他见识见识。等到妓女脱下裤子,高僧看了,恍然大悟道:“喔,原来是和尼姑一样的啊!”说完就断了气。

    鲁迅先生对柔石、萧红等文学青年,提携有加,一些文学青年都喜欢和先生交往……

 先生骂的人多,并且文章都留了下来,但被先生骂的人未必都是坏人;实际上在当时,骂鲁迅先生的人也很多,只是那些文章留下来的少罢了,我们轻易看不到而已。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必讳言,鲁迅先生也非十全十美、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圣人。不可捧杀,也不可棒杀。但他头脑睿智,眼光远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们难以企及。鲁迅先生是思想家、学问家,是风骨文人的精神之父。其精神,其作品,将不朽,谁都难以污损和抹杀。越是污损,越是抹杀,越能显出先生的高大与伟大。

粒砂晨语——倾诉心灵感动,分享人生感悟

粒砂夜话——貌似下流调侃,实则纯情记录

粒砂说事——褒贬红尘琐事,针砭流弊时俗

粒砂讲史——笑谈上下古今,明白权变道理

粒砂读书——坐拥芬芳书城,滋养胸中义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