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么个段子,在水边看夕阳时,一个人惊喜地喊:“哇,真好看!太好看了!”而旁边那个常读书的人则在心头涌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和远方,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深刻。 而这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是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很多人知道这句诗,却不知,这句诗,价值连城,是唐诗史上最华丽的镇山之宝。 而写这句诗的诗人,被诸多学者以及唐代的大家夸赞:如果王勃不是27岁不幸溺亡,那唐诗的代表人物非他莫属,估计就没有李白、杜甫什么事了。 超常的才华,超短的生命。他不曾立盖世功业,却留诗作无数,惊艳了千年时光。 王勃出身士族,从小才绝当世,在十几岁的年纪里,满朝誉名,士大夫之路,仿佛为他量身定做。这样的人,一般也没那么深城府,《斗鸡赋》是他交的太过高昂的学费。然而这样才冠初唐的人,被贬这样偏僻的地方,做一个小职业,固然心理不平衡,而且对旁人来讲,太耀眼。 如新旧《唐书》所说,恃才傲物,为同行所妒,这样蹊跷之事,多是被算计,所以他的仕途便葬送了。毕竟,有些鸟儿的羽毛太鲜艳。然后,真正的王勃诞生了,他学会收敛锋芒,学会了到处推荐自己,寻找潜在的伯乐,毕竟心里还有那个古代知识分子崇高的价值观,修齐治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他的文风,除了美,亦美得辛酸。 《滕王阁序》,不仅是骈文之最,更是古文之最,或者说,骈文的格式,让文章更加华丽,工整,读起来淋漓尽致,一泻千里,当然需要更高的创作难度。 不仅叙事写景,更是表达自己想要入仕,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仕途理想。读起来大气磅礴,感染力十足,足以奠定王勃在唐史,在整个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他更是在之后某寺庙中受邀写下的古今最长骈文碑文,至今专家学者没有完成翻译。 然而带着愧意去探望父亲的路上,上天又泼了他一盆水,淹没了这光,淹没了27岁的年华,淹没了“秀口一吐”的另外半个盛唐,只剩唐高宗三叹“可惜,可惜,可惜”。 王子安,一个完美的古代知识分子,只是完美得太仓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