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旗满清皇帝亲统,正黄旗下辖九十二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兵马约两万八千,人口十五万人左右;镶黄旗下辖八十四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兵马约两万八千人左右,人口十三万;正白旗下辖八十六个整佐领,兵马两万六千左右,人口十三万。” 一、努尔哈赤草创旗制 如今的清宫剧比较多,里面经常说起“八旗子弟”,但到底什么是“八旗”,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泛泛地随口说说,觉得“八旗子弟”是一个显赫的称呼。 溯源八旗,是来源于金代女真人(女真人是满族人的先祖)的“猛安谋克”制度,是一种集社会组织与军事体制于一体的狩猎组织,“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简单点说也就是便于统一领导,共同生活,从事生产与参加战斗。 明王朝中期,生活在东北的女真人共分为三大版块也就是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 可以说努尔哈赤家族在女真人中并不是十分显赫,其父祖也是游走在大明王朝与建州女真首领之间,充当着双重间谍的身份。 努尔哈赤借父祖被杀,以所谓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可以说是得到他的原配夫人佟氏(佟佳氏)家族的鼎力支持,刚一开始,努尔哈赤的势力比较薄弱,仅有“一旗”之部众,也就是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时,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军队以黑旗为帜,称之为“黑旗军”,这也是他起家的班底。 随着与周边女真各部征战,羽毛丰满了起来,人丁增加,势力扩大,就又扩充实力,增加了红旗军,将原来的黑旗军交给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统领,自己统帅刚组建的红旗军,拥有了“两旗”部众,具备了一定实力,在女真各部中是比较强大的。 到了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601年)前后,部众进一步扩大,两旗已经不够领导。 女真人打仗以族帜为号令,发现这黑旗在夜间不便于区分,就重新整合,设立了蓝(原来的黑旗)、黄、白、红四旗,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各级首领。 二、努尔哈赤组建八旗 转眼间,努尔哈赤经过征战,把自己的主要对手海西女真,也就是扈伦四部的哈达女真、叶赫女真、辉发女真、乌拉女真征服,皆归麾下,便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又增设了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四旗,加上原有的正黄、正白、正蓝、正红,满洲八旗制度正式诞生了,并以八旗制度为根本,原则上每旗定制辖二十五个牛录,但实际情况却有所不同。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依托八旗制度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这旗是以牛录为基础单位,也就是女真人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