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崂山人物】沈鸿烈小道

 海涛书屋 2019-11-14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是一个人只要做了一件好事,特别是为普通老百姓做一件好事,大家都会记住他。

特别是为官者,为官其实就是一个平台,一个可以有所作为,可以流芳百世的平台。为官者要想有所作为,一己私利是最大的障碍;只要有私利在胸,边无鸿图之念。无此之念,何谈为民执政。如此则庸碌一生,可惜了这个平台。所以为官者有平台可以为社会做好事是一件荣幸的事,应该好好珍惜。

沈鸿烈是我感觉的青岛历史上最好的市长之一。

认识沈鸿烈是在爬崂山之后的事。他的主要功劳,青岛人记住他的主要功德就是对青岛的路特别是崂山路的整修。 关于沈鸿烈所修崂山路,印象最深的有三次,一次自响水北上华楼山,沿路全是被谁冲毁的石阶条,也有石阶保存的很好;第二次自长涧上崂顶,走的也是类似的路;第三次是梯子石千年古道的整修,这些路都是沈鸿烈主政青岛市时修的。

目前经滑溜口到达华严寺。每至重要路口,都有石刻标识甚至里程,如明道观路口石标上镌:南至棋盘石500米。那长长的石阶天梯和蜿蜒于大山腹地、那四通八达的幽深小径,均是民国时期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之所为。

沈鸿烈为整修崂山之路,曾亲自环游崂山七天并著有《七天环游记》。自行考察崂山路网布局。在文中,沈市长说修崂山之路,目的是鼓励登山,而鼓励登山的目的是因为“习于攀岩涉水冒雨凌风,则体格日臻健康而胆气自壮;习于云光离合景物雄奇,则思想日臻美化而心境自超;登山须赖自力,故足以养成独立自尊之心;登山并须结伴,故足以养成爱群合作之习。”

如此,与目前崂山景区层层设卡,山山收费甚至用铁丝网将崂山整个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下去,古老的梯子石、百年的明清古道、千百年形成的樵牧之径都将慢慢湮没在岁月的磨蚀中......

登山安全为重,开辟山道尤须先行。由此,沈鸿烈组织当时的工务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自明霞洞上巨峰,崎岖坎坷游人望而却步。此道便“迭经斧凿;障者去之使通;高者夷之使平;滑不留足者,锉之使滞差可容足。”凡辟山道,工务局沿途皆“立标石,指出来踪去路,以及路口或号数。” 

目前的崂山每年多有迷路之人,这些人大多数情况是迷失在靠近主路几十米甚至路上,而前人所设立的标石早已漫漶不清,其实将这些标识重新整固标示,方便路人寻路,可大大减少这种情况,将节约大量的救援资源。


 施工中,沈市长亲往勘验,如云“自北九水经双石屋、蔚竹庵以达巨峰及棋盘石,今后并拟再行展宽”,又曰“赴滑溜口及赴白云洞之道,均经工务局新近修过,但余意仍需展宽耳。”

其中有名的“梯子石”原为古代的樵牧之径,“上之无可登,下则怪石齿齿,倒垂大海中,一侧足即随波叵去” 。工务局将“旧道展宽为二公尺六,山坡概以条石作成阶段,总计二千数百级;昔之蛇行蚁附者,今得阔步其间矣。”  新修的“梯子石”长达十公里,自此进出崂山有了南道。

现在几乎所有的不收门票的地方都安装了铁丝网,行人沿着重重叠叠的铁丝网行进,如行走在囚笼中,不知道是在看山还是在钻山。再也没有了“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的情怀。

筑路大军,为崂山山民;他们自带工具和干粮,农闲则干,农忙则停,工程材料则由市府提供。由此,长长的石阶天梯连接起华楼宫之上下,幽深的小径四通八达蜿蜒于大山的腹地。 工程结束,山民先得实惠,父老感念,命此山道曰:“沈鸿烈小道”。山民感谢市长,或许除此则无以言表? 


  自从有了“沈鸿烈小道”,山民进出大山,如履坦途。时至今日,山中游客一旦迷失无需惊慌,只要踏上沈鸿烈小道,遵此而行,无论那个方向,都能走出困境。自从有了“沈鸿烈小道”,游客渐至,崂山名声日隆,遂有“海上名山”之美誉。

沈鸿烈为青岛做了一件好事,今天崂山的山民,登崂山的驴友都会记得他,那蜿蜒于大山腹地、那四通八达的幽深小径和越来越多登山的人群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为官者如果有了一个平台,应该想想自己走后,百姓将做如何评价,如果不存此想,则基本上是过眼云烟,空留一地鸡毛而已。当然这就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