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莱峰 简历

 dugongbu01 2019-11-14

人物简介

  花莱峰(1900—1966年),字蓬赢,贵阳人,贵州大学教授,贵州大学教坛的先导。

经历和贡献

  花莱峰7岁入学,13岁毕业于贵阳私立存诚小学,旋考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就读。

  1918年,花莱峰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正逢贵州省财政厅招考公费矿业留日学生,贵阳许多有志青年蜂涌前往报考,经过激烈竞争,花莱峰被择优录取,次年被派往日本留学。

  到日本后,他先在东京补习日文、英文,后于1920年1月考入福冈民治专门学校电器工程科学习,据1924年初调查,贵州留日学生20人,学电气工程者,只有花莱峰一人。

  1925年花莱峰25岁, 学习期满毕业回国,受聘在江苏戚墅堰发电厂任工程师,负责全厂发电设备维修。不久,中国留日学生会在南京举行年会,他应邀参加会议,遇见贵州同乡窦觉苍。窦在谈话中说到家乡贵州贫困落后,建设人才奇缺,他听后深感自己作为一个贵州人,对建设贵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任职仅数月,就毅然辞去待遇颇丰的戚墅堰发电厂工作,满怀爱乡之情返回贵阳。

  机遇使花莱峰的聪明才智与专业技术大放异彩。1927年9月10日夜(这天正是阴历中秋节),在花莱峰及工人们努力下,终于修复了民国初年王申轮、蔡衡武代表贵州向美商订购的两套美国泰来洋行制造的7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成功,贵阳灯亮了。这是贵阳也是贵州省最早的电灯,一时之间,贵阳全城百姓都在谈论电灯,花莱峰之名被广为传诵。

  1943年夏,国立贵州大学工学院部分专业移设安顺,同时接收安顺职业学校,将其改为贵州大学附属工业职业学校,花莱峰担任校长,同时他被聘为贵州大学机电工系教授。

  在教学上,花莱峰是一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好教师。他勤学好思,博学多才,理论基础扎实,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诲人不倦。教学中能循循善 诱,深入浅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常用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创造性地解答问题,牢固地掌握知识。

  他教过“直流电机”、“电工学”、“矿山电气设备”等多门课程。由于他担任过电厂的工程师、总技师,厂长,对发电机运转富有经验,所以在讲课时能结合实际, 讲解具体、生动。他还将复杂的电气设备,分解绘制成简明的大型挂图,又采用幻灯片演示运转过程,课堂活跃,极受学生欢迎。

人物评价

  花莱峰有高尚的品德,为人正派,他是青年教师尊敬的老前辈。他学校的教师们,凡有请教于他时,他都倾其所有,给予解答,毫不保留,给大家很大的鼓舞和帮助。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以及严谨治的优良作风,深受同学和老师们的爱戴。

  在贵州省,花莱峰让贵阳人民用上了电灯,被老百姓誉为“光明使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