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世之珍~韩干的《神骏图》

 吴奇郭粤吴宏伟 2019-11-14


2018-12-20 21:02
朱文杰
X

《神骏图》,史传为唐代韩干所画。国家一级文物。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干神骏图”五字题签。经学者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临摹唐人韩干之作,还有专家认为画风似更接近北宋。
诗人杜甫称其画马“毫端有神”,苏东坡称其“韩生画马真是马”。《唐代名画录》中称韩干画马“皆擅一时,足为稀世之珍。”
韩干画马,线条飘逸,赋色华美,形神一致,已达到出神入化,让后人仰视的高度。唐代张彦远在画论《历代能画人名》中就评价韩干画马为神品,“古今独步”。
《神骏图》曾经明汪砢玉《珊瑚网》、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明代曾为郭衢阶、顾正谊收藏,入清为梁清标收藏,后入清内府。很得乾隆皇帝的喜爱。
韩干传世之作极少,这幅《神骏图》是末代皇帝傅仪偷出宫中流落民间,解放后为辽宁博物馆收藏,国宝级珍品。为绢本,工笔设色,横卷款,长122厘米。画中描绘东晋尚清谈的代表人物,高僧支遁爱马的故事,《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支遁是晋朝名僧,一生喜欢交往名士。他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凡。史载支 遁隐居,好养鹰而不放,好养马而不乘,有人讥笑他,支遁说:“贫僧爱其神骏。”由此推测《神骏图》得名,与高僧支遁这句话有关。
这幅画中,韩干匠心独运,骏马占全幅画一半的位置,重点异乎寻常的突出。画中马为白色,踏水而来,可能受了《蜀书》先主传中“马跃檀溪”故事的启发。马跃檀溪,描绘的是白马一跃三丈,救了刘备,神骏异常,当时是民间话本说唱,脍炙人口,影响广泛的故事。
唐代崇尚大宛马,韩干所画之马即为大宛马,所以他特别突出了马的膘悍、硕壮和英姿勃勃的神采,和汉代马踏飞燕腾跃的造型,唐代的三彩马,以及昭陵六骏的风格,一脉相承。
此画特别令人欣赏的是,飘逸而细劲的线条,华美而艳丽的赋色,人物传神,骏马昂扬。以及由此反映出蓬勃强劲的生命力,都昭示着大唐盛世绘画艺术的辉煌与繁荣。
画面中,环境古茂静寂,山石平坦广阔,一匹刚在山涧洗漱一净的白马,踏水而来,白马昂首,张口扩鼻,动势犹存,气喘未定,神态中自然流露出见到主人的欢快情态;马上童子一手持缰,一手执策,神彩飞扬;主人支遁一手柱榻,撑住前倾的身板,一手置马杆于屈起的膝上,全神贯注,已顾不上袈裟零落,热切地注视着飞驰而来的爱马,其情其景,创造出一种无染无杂,返璞归真,超然空寂的通明境界。而与支遁对坐一高冠人士潇洒侧身,与恭谨直立持鹰仆从,三个人一前倾、一侧身、一直立,形成一种律动之美,视线全部集中于奔来的白马这一点,画面呼应,动静对比,奇情异趣,跃然纸上。
作者以精湛的笔墨技艺,生动描绘,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波浪花尤见功夫。”以形与神,处处精工入微,简洁的空间结构,整体上给你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总而言之,此画技法基本出自唐人,纤巧精微处露五代画师之风格。
画中的故事,发生在江南苏州的支硎古刹。支硎古刹为支遁创建。支硎山又名观音山,因山多平石,平石为硎,故名支硎山。可惜古刹1966年“文革”中被毁,片瓦无存。现在遗址在苏州高新区枫桥镇支英村。支英村的英字与硎字同音,1958年改支硎为支英的。
韩干(约706-783年),京兆人,今西安蓝田人,唐中期杰出的宫庭画家,以画马著称于世。
传奇的是,韩干的成长和诗人王维有关,王维还成了他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位贵人。原来,韩干少年时只是一名酒肆的雇工,后幸遇隐居蓝田辋川的诗人王维,而王维也是一位杰出的大画家,被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曾这样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韩干得到王维慧眼赏识,并经王维资助学画,初师曹霸,后自独善。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官至太府寺丞。明僧宗衍《题韩干画马图》有:若问“唐朝画马谁第一”? 唯有“韩干妙出曹将军”!以此看来韩干青出于蓝,不亚于其老师曹霸。
有点意思的是,韩干重视写生,坚持以真马为师,遍绘宫中及诸王府之名马。他经常到马厩里去,细心观察马的习性,对比找出马的性格特征,找出马的动作规律,并把各种各样的马记录在案。甚至搬到马厩里和饲养人一起住。一次玄宗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韩干并不听命,回答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韩干的这些人生际遇,皆传为画坛佳话。 
韩干最主要的传世之作还有《照夜白图》,藏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韩干于唐天宝年间所画的唐玄宗最喜欢的一匹名马。此马是西域大宛的宁远国王特别向玄宗敬献了两匹“汗血宝马”。唐玄宗还为其中一匹取名“照夜白”另一匹取名“玉花骢”。
图中被系一木桩上的照夜白仰首嘶鸣,四蹄腾骧,不甘被缚,似欲挣脱缰索,神情昂然,充满生命的动感。马的体态肥壮矫健,唐韵十足。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图后上有南唐后主李煜所题“韩干夜照白”五字,又有唐代著名美术史家张彦远所题“彦远”二字。卷前卷后还有多人题跋,左下有宋米芾题名,并盖有“天生真赏”朱文印。是流传有序的名迹。
再有《牧马图》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所绘之骏马体态肥硕,气势雄健,英姿勃发。图中黑白二马,一奚官虬髻戴头巾,手执缰缓行。此图线条纤细遒劲,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马的神韵,画境沉稳,神采飞动,纯是从写实中来。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更增其神彩。《牧马图》原为《名绘集珍》册中之一帧,左有宋徽宗赵佶的“韩干真迹,丁亥御笔”题字。
200612月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邮票,把《神骏图》搬上了有国家名之誉的邮票。
国宝级的稀世珍品《神骏图》被搬上邮票,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作为韩干乡党的西安人的骄傲。《神骏图》展示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辉煌和成就。真乃是:“韩生画马”非凡马,“毫瑞有神”名古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