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滩戏曲舞台的变迁

 街心舞苑 2019-11-14

上海最早的旧式戏院被称作“茶园”,营业性茶园的兴盛是上海戏曲活动走向商业化的一大标志。上海开埠之初,戏曲活动仍以昆曲为主,名班荟萃,但尚无专门演戏的公共场所,演出主要还在私家花园中进行,如豫园、西园等。今天,我们就从上海滩的第一爿旧式戏院“三雅园”说起,聊聊戏曲舞台在上海的变迁。

上海滩第一爿戏院

据《南市区志》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上海县署附近开了上海的第一爿戏院“三雅园”。由于开戏院要接纳各式观众,故在当时必须是具有特殊势力者,以保治安无虞,方能经营戏院。当初经营戏院的都是几个吃衙门饭的“卯捕头”。他们一边在衙门里当公事,一边又开戏院做副业。为能就近照料,于是这上海第一家戏院——“三雅园”便开在城东的衙前街上。

三雅园海报(又名“山雅戏院”)

“三雅园”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命运多舛,生意也不红火。据《南市区志》所载,“三雅园”设在上海巨族顾姓的房屋中,由住宅改建而成。房屋是沿街“八开间”的高平房,进门入室后有一小型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假山纵横。戏台设在大厅当中,台前放置红木桌椅,观众围坐方台边喝茶边看戏,这便是上海第一家公开对外的戏院。当时还没有海报,戏目写在悬挂于台前的白漆木牌上,但不写伶人的名字。戏院上午卖茶,下午和晚上兼作戏园,是昆剧早期的演出场所。因为上座清淡,所以被人戏称为“五台山”——五张台子,只卖出三个座位。当时城北租界没有戏园,故有“梨园新演《春灯谜》,城外人向城内跑”之说。

1853年,小刀会起义军在上海与清军发生激战。但翌年,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占领县城,“三雅园”虽邻近县署,并无影响,小刀会看护下,戏院照常开锣。清咸丰四年正月初一(1854年2月17日),上海道台吴健章借租界上的洋兵攻打城内起义的小刀会,起义军撤退时“三雅园”毁于战火。

小刀会起义

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上海老城厢内市面衰落,而城外租界市面乃日见繁荣。小东门外的直街,呈现市廛栉比、万商辐辏的繁华景象,尤其在陆家石桥西堍,更为热闹。钱业公所便在小东门外吊桥下迄西数十步的城河西岸外沼浜一号楼栈内,重新开设了一家戏院,名字仍叫“三雅园”,演的也还是昆曲,上海人俗称之为“文班戏”。这一段路上,因为有了这家“三雅园”,上海人便索性称之为“戏馆街”。

由于小东门外商业的兴盛发达,“三雅园”营业蒸蒸日上,此时进戏院的观众除一班士绅贵族外,人数众多的商人、手工业者也是戏院的常客,这些大众化的观众,不谙昆曲典雅的词曲,都嫌“文班戏”太雅,于是在“三雅园”的右隅,有人开设了一家名叫“同桂轩”的新戏院,专演皮簧戏。“同桂轩”戏院中诸设备,在当时可称为上乘,但所邀演员较次,故“同桂轩”演皮簧不满一年,便因营业不振而改为“红桂茶园”了。

在“同桂轩”开设之前,还有人在英租界洋泾浜北岸及八仙桥浜北等荒地上,以竹篱为墙,布篷为帐,办起过3 个戏场,但这不能算作戏院。

沪上梨园甲天下

清末的凤桂茶园

此后十多年间,租界逐渐繁荣,为商业利益所驱使,茶园迅速从上海老城内走向租界,由简陋变得齐备,不论在戏园构造、舞台置景、赠物取彩、邀请名角、服务质量、装潢设施等方面都竞争激烈,又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清同治六年(1867),英籍华人罗逸卿(史上又说有一个在四马路巡捕房里任职的姓赵的)在五马路口(也称宝善街,今广东路靖远街)创办的“满庭芳”戏院开张,则是英租界中的第一家戏院,该戏院延请徽班演出,上座极盛。

癸丑年(1913)10月19日丹桂第一台海报

3个月后,福建路“丹桂茶园”开业引进京戏,邀请夏奎章、熊金桂等著名京剧演员登台,盈利颇丰轰动沪上。后沪上茶园剧增,当时的京戏茶园多集中于宝善街、四马路(今福州路)一带。其中,“丹桂、金桂、天仙、大观”被誉为清末沪上四大京班戏园。光绪五年(1879),以“小叫天”为艺名的谭鑫培首次来沪便于“金桂轩”献艺。名角孙菊仙、杨月楼也曾演出于此。其次还有“和春”、“三庆”、“庆乐”等戏园陆续开设,均以“茶园”命名。

到辛亥革命前夕,根据有关记载,宝善街、四马路一带先后开设的京班戏园不下50个。而其中因业主改换,招牌易名,其数更多达100余座。

“大观茶园”上演新编武戏,非常吸引观众。后大观茶园易主,又先后易名为“泳霓茶园”和“泳仙茶园”,上演过“三上吊”之类的空中飞人武戏,也曾有过观众夜夜客满的兴旺时日。

当时最有影响的剧场是开设在福州路上的“新丹桂”,号称“丹桂第一台”,算是早年的正规戏台。上海那时的戏院,每至冬季,阴雨连绵,风雪时节,生意便一落千丈,上海人在这样的天气里,没有胃口上戏院去看戏。当时丹桂的老板田际云,为此竭尽心思,动足脑筋。于是他在冬季开排“斗牛宫灯徕戏”,戏中首创出“大罗天”、“罗山寺”、“铁牛城”等各种彩绘布景,又编排入踏高跷、赶旱船、背搁等一类新年的民间民俗游艺项目上台,使整台戏新颖夺目,乡土味浓,喜庆色彩十足,一时上海观众群趋若鹜。一时间日夜开演,仍烦演之函如雪纷至。

上海京剧海派特点之一,首创戏剧布景,乃以此为始,确定了福州路在全国京剧界的地位。有钱人都喜欢到那里去捧角,京角如若想红遍上海滩,就必要先在丹桂第一台站稳脚跟。京剧名伶来沪,使上海人欣赏水平大大提高,并刺激了徽、昆、沪、越剧的迅速发展,福州路上丝竹之声缭绕不绝。最高水平的京剧艺术虽然仍在北京宫廷,但福州路的平民娱乐最为生动多样,堪称中国的戏剧中心,当时人们公认“沪上梨园甲天下”。

最早的近代剧场“新舞台”

清同光年间,西洋歌舞、马戏、魔术、电影、话剧等等先后输入上海,这对本土传统娱乐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1874年,英国侨民率先在上海建造了兰心剧场,这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有近代化设备和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用于戏曲演出的同类剧场在上海的出现。其间,花园中开办的戏园也对旧式茶园形成了冲击。游园看戏,价格低廉,颇有观众缘,演出前还有西式茶点供应游客。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茶园班底转移,旧式茶园的结构开始变革,新式剧场呼之欲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京剧演员夏月珊、夏月润兄弟和京剧名伶潘月樵等在信成银行协理沈缦云等人支持下,在南市小东门十六铺造了一座“新舞台”,这也是上海滩最早的近代剧场。

位于十六铺的新舞台

此外,新舞台吸收日、欧建筑风格,彻底改变了旧式茶园带柱方台的建筑结构,借鉴日本东京戏院式样,其剧场观众厅座位平面为绕戏台作半圆形,厅内四面无立柱、有坡度,客座自前至后地势渐高,使后座观众的视线不被挡住,能一览无余。舞台放宽由方形改为圆形转台,台上设旋转舞台并便于装多层布景和幕布,宽大的新式舞台可容纳几十个演员同台演出,尤其是武戏开打时能大显身手,且运用新式灯光设置光学机关布景,顶部上空建一木质天桥,遇演雪景等戏,剪纸作雪片,从桥上撒下。台下挖有地窖,用以盛水,可演水景戏。台框为镜框式,两边搭有硬片与戏房(化妆室)隔开。因而一开幕即轰动上海滩,时称“舞台鼻祖”。

“新舞台”废除了旧戏园中的案目制,实行卖票制,因而更能了解广大中下层观众的欣赏口味,赢得选择上演剧目、编演新戏的主动权;革除了泡茶、递毛巾、送点心、要小账、招妓陪客等茶园风习积弊。为提高艺人社会地位,一律用真名而不用艺名,改称“伶人”为“艺员”,取消了应唱堂会等旧习。

这座戏院不仅在名称上首先将“茶园”改称为“舞台”,内部装置也已与当今的戏院相似,更可贵的是它坚持编演以京剧连台新戏为主,主要演文明京戏,如夏氏兄弟和名伶潘月樵等主演《明末遗痕》以及时装新戏《黑籍冤魂》、《波兰亡国恨》、《新茶花》等等。在后人眼中,这不单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走向高潮的标志,即摆脱了运动伊始以舆论宣传和案头剧为主的局面,还标志着改良运动转入有着广泛艺人参加的大规模舞台实践活动,故“新舞台”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说,它都标志着上海海派京剧崛起与戏曲走向近代化的标志。

旧上海露香园路九亩地处的新舞台场景

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曾多次到“新舞台”看戏、开会并发表演说。后因十六铺地区事故较多,加之华界傍晚铁门早锁,新舞台迁至露香园路九亩地。民国十六年(1927)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新舞台召开市民代表会议,成立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同年,新舞台系砖木结构房屋,因演《走麦城》失火焚毁。

“新舞台”的出现是上海戏剧演出场所沿革的转折点,真正起到了改变戏剧观演观念的作用。辛亥革命前后,在新舞台的带动下,上海的戏园纷纷改造,陆续出现了一批新式剧场,闻风仿效者,遂皆以“舞台”命名。如1909年“文明大舞台”(九江路663号)、“谋得利小剧场”(南京东路外滩谋得利琴行楼上,后改名春柳剧场),1910年“歌舞台”、“凤舞台”、“共舞台”、“群舞台”,1912年“新新舞台”(九江路湖北路老天蟾舞台),1913年“醒舞台”、“竞舞台”,1915年“小舞台”(广西南路71号,先后改名越郡笑舞台、新乐府),1917年“亦舞台”(湖北路汉口路口,前身春桂茶园,原称中华大戏院)等。这些以“舞台”命名的新式剧场与“新舞台”一样,在建筑样式、舞台设计、表演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不遗余力。

宣统元年(1909)4月25日新舞台海报

新舞台演出《华伦夫人之职业》剧照

随着新式舞台的建立和发展,旧式茶园剧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指责并且迅速被人们抛弃。从1908年上海第一家西式剧场“新舞台”建立,到1917年上海最后一家旧式茶园“贵仙茶园”歇业,前后才花了约十年的时间。到1919年,上海先后有70 余家新式剧场,数量之多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

上海滩四大舞台凸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京剧演出市场的不断扩大,京剧场子越来越多,其中有四家新式京剧剧场最有名气。第一家是由“迎仙凤舞台”改建而成的男女合演的新式戏院,因而名为“共舞台”。

共舞台

第二家后起之秀、执沪上国剧之牛耳者,也就后来是鼎鼎大名的、建在二马路,后又搬到四马路云南路口的“天蟾舞台”(今“逸夫舞台”),这幢楼1925年竣工,当时叫“大新舞台”,欲与老“天蟾舞台”竞争,其门正对着会乐里,守着四马路的要冲,后因为位于“七重天”的老“天蟾舞台”,翻建永安新厦,所以并掉了大新舞台,成了沪上名气最大的京戏剧院,老天蟾的开班大戏,便请来了麒麟童,果然不同凡响。

第三家便是清宣统元年(1909)开设在汉口路的文明大舞台,“大舞台”后将大门从三马路(今汉口路)调至二马路(今九江路)来(现已拆除改建商厦,仅留一个几百人的小剧场),当时观众座位有2800余只。

第四家是“中国大戏院”(在南京路北面的牛庄路上),由“三星舞台”(后称“更新舞台”)改为新式剧场。与此同时,新兴的游乐场如大世界、新世界、四大公司的屋顶花园游乐场也都附设了许多京剧演出场子。

“共舞台”、“天蟾舞台”、“大舞台”、“中国大戏院”等这四家新式剧院一直到解放后,都是基本专演京戏,以及海派连台本戏的戏院,号称上海滩“四大舞台”。  

天蟾逸夫舞台

文字丨整合黄浦区档案馆、联合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