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丝路花雨》作为甘肃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献礼剧目进京演出,一举红遍全国,轰动世界。 四十年来,《丝路花雨》剧组代表国家演出走遍欧洲、美洲、非洲、亚洲、澳洲的一百多个国家,观众不计其数,荣获各种世界级、国际性、许多国家的荣誉奖项,得到世界上普遍的称赞,传播了中国声音,刮起了强大的大漠敦煌风,将美丽、善良、开放、包容、正义的中国精神送到了地球的角角落落。可以说,在中国,没有哪一个舞台剧目能与甘肃省歌舞剧《丝路花雨》相媲美。 《丝路花雨》四十年长盛不衰,青春永驻的秘密,就是展示了一个强大中国开放包容的泱泱大国形象,讴歌了善良、侠义、扶危济困、坚强不屈、追求人间正道的中国精神,赞美了中外各国人民团结友爱、和谐互助、共创美好未来的价值追求。故事的主要情节是神笔张与女儿英娘相依为命,神笔张全副身心描绘敦煌佛像,塑造栩栩如生的佛教故事中的各种人物——佛、菩萨、金刚、众生,用佛教故事教化百姓,英娘美丽漂亮,识文断字、学习女工;波斯商人伊努思来往于波斯与大唐之间,运来珠宝、种子,带去丝绸茶叶、中原文化;伊努思带领波斯商队遇到沙漠飓风、强盗抢劫两次危难,神笔张一次送去救命水、一次冒着生命危险给戍边军队报警,都使伊努思转危为安,而伊努思也是两次帮了神笔张大忙,一次在贪官欲霸占英娘的时候,机智地带英娘远赴波斯,远离灾难,一次是在节度使前状告贪官,为神笔张伸张正义。剧中还描绘了英娘在波斯学习异域文化,与外国人民和睦相处,互相交流的情节。《丝路花雨》将浩瀚大漠、波斯风情、佛教故事、大唐制度等融于一个解救危难、和谐共处、追求正义、惩恶扬善、弘扬法治的故事情节中,运用舞蹈美、音乐美、情节美的艺术形式,呈现出了一台成功、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 四十年风雨沧桑,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丝路花雨》编导换了多少任,演员更替了多少人,但是《丝路花雨》的轻歌曼舞永远使人心醉神迷,《丝路花雨》中的人物形象个性突出,铭刻人心,《丝路花雨》中正义必将胜利、邪恶必将得到惩处永远深入人心。《丝路花雨》情节曲折,场面壮观,景象万千,让观众恋恋不舍,如痴如醉。 一九七九年我还是一个刚上高中的十四岁懵懂少年。四十年风雨岁月,《丝路花雨》一直是心中崇拜的神,向往的梦。作为甘肃人,我为《丝路花雨》自豪,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期盼有更多更多的文艺精品给人们带去真善美的精神导向。 《丝路花雨》永远是青春芳华,因为那是民族与传统、真理与艺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时代需要经典,老百姓需要真正的艺术,社会需要正能量。真善美,是人们永远的追求。《辕门斩子》《铡美案》《五典坡》《周仁回府》《赵氏孤儿》《杨家将》《岳飞》等传统剧目滋养了多少代人的心灵,至今还是舞台上常看常新、百看不厌的保留节目。定西市秦剧团精心打造的《百合花开》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地级市中凤毛麟角,凭的就是扎根人民、弘扬善良、精打细磨、创造精品。 向经典致敬。 网上购得一本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九八零出版的《甘肃小剧选》(1949——1979),里面有《丝路花雨》文学台本,激动心情,难以言表,发几句感言。 己亥猪年乙亥月甲寅日于定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