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誉为服装界“教父”,曾为《茶花女》设计戏服,缔造出最美意式电影

 昵称11840436 2019-11-14

如果说电影是造梦的艺术,那么服装就是真实可穿戴的艺术。
提到我国著名的戏服设计师,人们总是很难绕过叶锦添和张叔平二人的名字。
《大明宫词》
提到叶锦添,《大明宫词》《卧虎藏龙》《夜宴》《赤壁》《橘子红了》 ……
随便单独拎出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在摩挲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设计师的人文趣味。
《卧虎藏龙》
《夜宴》
说到张叔平,他为《花样年华》《东邪西毒》《青蛇》《一代宗师》设计的服饰,就足以让他留名影史。
《花样年华》
《东邪西毒》
《青蛇》
而在意大利,也有一位享誉全球的戏服设计师。

他曾为《豹》、《魂断威尼斯》、《午夜守门人》、《路德维希》等多部著名电影设计服装。
共计五次提名奥斯卡,并于2014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戏服设计师。
他,就是意大利国宝级服装设计师皮埃罗·托西(Piero Tosi)
对于皮埃罗这个名字,如今可能还不太为人所熟知。
但在业界,尤其是古装戏服领域,他绝对是公认的巅峰。
他为《豹》设计的服装,一个“帝国贵族”最后的傲慢与倔强,在他的才思与巧手下辉煌落幕。
浮生若梦,华贵如豹,苍凉日落,众生喧嚣。
《魂断威尼斯》中,那一袭绝美白裙,优雅的珍珠项链,若花色沉默的桌布,就像笼着一层面纱的小说。

囧异于其他捉刀人的神秘气质,一如小说家般精细敏感。
《茶花女》中薇奥莉塔带着颓郁美的纱裙,道不尽的的华丽凄美。
那明亮美丽的大眼睛,消瘦细弱的身形看得叫人心痛死。
《午夜守门人》中,露齐娅赤裸上身,头戴一顶纳粹军帽极其诱惑。
骨瘦嶙峋的她,有一种病态的美,柔弱清纯却又有一种原始的性感。

皮埃罗为欧洲电影史贡献出了一个个经典之作。
不仅如此,作为意大利罗马国家电影学院(电影实验中心)的服装系老师…

他的学生更是个个才华横溢,在电影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他最著名的几位学生,有凭借《绝代艳后》与《布达佩斯大饭店》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米兰拉·坎农诺
《绝代艳后》
《布达佩斯大饭店》
有2006年凭借《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加布里埃·佩斯库奇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还有以《海上钢琴师》分别斩获意大利大卫奖、意大利银丝带奖、桑尼奥电影节最佳服装设计的毛里齐奥·米兰诺提
《海上钢琴师》
作为一个导师,皮埃罗绝对是出色的。

他了解每一个学生们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并让他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作为一个电影服装的造梦师,他无疑是成功的。

一座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小金人,沉甸甸的分量就是他在意大利电影史上建树的最有力证明。
如同在用厚重华贵的丝绒长袍上,密密地织满了金色的小星星,折着优雅的褶痕,在服装史的长流中孤傲地闪耀着。
1927年,佛罗伦萨,皮埃罗生于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和大多数人一样,从儿时起,皮埃罗就爱上了电影。
他第一次离开家乡佛罗伦萨,来到了威尼斯的姑姑家。期间在姑姑的陪同下参加了人生中首个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
当年少的皮埃罗从好莱坞歌舞片中看到那些绚丽的服装时,他便决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他想做一名服装设计师。

剧中高雅华美的服饰珠宝令他心醉神迷,让他得以暂时忘却现实硝烟带来的不安,在电影的世界里尽情幻想未来。
皮埃罗是努力的,也是幸运的。
1948年,二十出头的他回到家乡佛罗伦萨寻找机会。
在前期经过大量专业训练、海量阅读的皮埃罗,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不俗的实力。
所以当他一崭露头角就交上了好运——著名贵族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正巧来到佛罗伦萨,准备执导一出剧。
作为皮埃罗“伯乐”的名导佛朗哥·泽菲雷里(Franco Zeffirelli)便引荐他去维斯康蒂的剧组担任助手设计师。
维斯康蒂遇见皮埃罗,犹如王家卫遇上了张叔平。
两人一拍即合,皮埃罗也于此一步迈向了辉煌。
顺便说一下,对皮埃罗大加赞赏的佛朗哥·泽菲雷里,也是意大利电影史上极具分量的编剧导演。
代表作有68版《罗密欧与朱丽叶》、82版《茶花女》、90版《哈姆雷特》、96版《简爱》等。
佛朗哥·泽菲雷里
50年代欧洲盛行的是好莱坞式的浮夸风,虽然大多是以古装与时尚结合的戏服,但也因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少有尊重历史的设计。
而崇尚返璞归真的皮埃罗没有追随大流,更倾向于通过服饰展示真实的历史风貌。这一点与维斯康蒂的想法不谋而合。

皮埃罗服装作品

此后两人合作过不下10次,某种意义上来说,维斯康蒂能在电影中完美呈现出独有的意大利贵族气质,有很大一部分是皮埃罗的功劳。
1963年,维斯康蒂和皮埃罗迎来了他们的巅峰合作《豹》。
片尾最后一小时的舞会戏中,上百件极其考据又精美无比的优雅舞裙翩翩起舞。
其华美壮观程度、高定级别的重工艺令无数人目瞪口呆,成为戏服设计领域完美且永恒的标杆。
至今许多专业人士也依旧想不出,皮埃罗当初是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后两人继续合作,皮埃罗继续在维斯康蒂的作品中造梦,展现着他对服装历史的考究与人物性格的把控力。
1969的《纳粹狂魔》,皮埃罗为初出茅庐的夏洛特·兰普林打造的优雅造型,有着一种触目的朴素,却给她一种超越的气度。
夏洛特也凭此一举成名。
1971年的《魂断威尼斯》,海军风上衣衬托出少年的美,像从油画里走出来般,无关情欲而让人心折。
其母亲的白色套装,显得无与伦比的典雅,朦胧的阴影下,是浑然天成的高贵而忧郁的气质。


保守优雅的白色西装下,蕴藏的是作曲家古斯塔夫对美求而不得的疼痛、狂躁和悲戚。
1972年的《路德维希》,皮埃罗在罗密·施奈德一别“茜茜公主”角色之后,为她编织了孤独唯美的色彩和想象,上演了一出沉默的悲剧。
比起现今许多粗制滥的戏服,皮埃罗的存在深深展现了他对服装追求极致的严谨、对历史的敬畏心,意式匠人之心令人动容。
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我认为,演员的服装必须真实反映出角色的生活。因此,了解电影所设定的年代背景并深入研究当时的传统是极其重要的。
据说在戏服圈还有个知名的“笑话”。
1993年皮埃罗与佛朗哥·泽菲雷里合作的《修女情深》,片子播出之后并没有大火。
却因片中的戏服太过考究,被很多人当成是vintage,甚至很多人以为这些是博物馆藏品。

皮埃罗与帕索里尼合作的《美狄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皮埃罗设计的服装,将远古神话的神秘气质娓娓道来,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那充满激情的表演,更使得皮埃罗的戏服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也是卡拉斯唯一一部电影演出作品。
皮埃罗证明了服饰不仅拥有还原时代的魔力,更有超越时代的美学魅力。
历史的考究,是设计师的枷锁。
如何戴着镣铐跳出最美丽的舞姿,能真正做到这点的,才是神级大师。
然而这位殿堂级的戏服天才却于今年8月10日去世,享年92岁。
虽然皮埃罗已逝去,但他的舞裙像优雅怒放的花瓣,向四周骄傲地张开。
他用那些闪耀在电影历史长河中的华美服饰,以及他励志辉煌的一生告诉世人:“一件好衣服能叩开一切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