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笔·重复·踏实 李宇涵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分享我的学习方法。 鄙人不才,无鸿鹄之韬略,更无五车之学识,尚算勤恳,略陈浅见,愿与诸君共享。若有所裨益,不胜欣喜。 第一点, 学着认识自己。 德尔菲神庙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吧!做人如此,学习亦如此。有方向,有意识地克服弱处、短处,你的努力才有价值。做法也实在简单,多想,多动笔,足矣。 1.多想。 可以想想自己哪一科比较弱,知识体系中哪个部分是短板,找出问题,重点处理。不管你是炒、爆、熘、炸、烹、煎、烧、焖、焗、扒、烩还是盐焗、泥烤、拔丝、干炒、油爆,统统对着它们来,何愁这些难题不成盘中之餐? 2.多动笔。 老师讲课的内容有哪里没有听懂,用笔随笔记下,做题时遇到不会的问题,随手画个圈,最后想办法弄清楚。别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有多少次一下课就把上课的问题忘光了呢?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才能有方向地、高效地提高自己。 大智若愚。 经常有人问我:你怎么学的呢?那我就尴尬了,不就是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么?总有人觉得学习好的同学就一定有一颗天才的大脑,可事实当真如此么? 我们不妨看些我曾经亲历的例子。上课了,我在记笔记,聪明人说:记这么多,老师又不检查,那么认真干嘛?我背单词,聪明人说,老师说让背你还真背啊,又不听写!我改错题,聪明人说,怎么那么慢啊,答案往上一抄就完了,你还真一道道看懂弄到错题本上啊?我承认是挺傻的,可是我这个傻子还有一件事想不明白,为何那位聪明人没有在诸位之列呢?嗯……it is a question. 所以我想说,同学们,大智若愚。老师要求100%,你就付出100%甚至120%的努力,这种“傻子做法”最后的得益者永远是你自己。而你生命里所遇到的那个聪明人,他不会为你失败的未来买单,不会为你平庸的生活买单,最后的买单者,也只有你自己。 放下那些所谓的聪明吧,不要想别人也没有做到,别人也没有做。你想变成白天鹅却和小鸭子过着一样的生活,付出一样的努力,白日梦也没有这么做的吧? 3.重复,再重复 错了题重复做,记不住的单词重复记,背不下的课文重复背,发不准的音重复练。有人会觉得太笨,有人半路放弃。同学们呐,最简单的往往最有效,就像伟大的理论往往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努力与付出成正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不会亏待有心人。 4.见贤思齐。 孔子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学习方法是讲不完的。时代在变化,新的、好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观察你身边的人吧,看到好的方法就借鉴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看见不好的做法就自我审视,引以为戒。见贤思齐,终成贤者矣。 第二点, 脚踏实地。 这与上述第二小点似乎有些雷同,但却是同学们极容易陷入的误区。同学们呐,如何能学好你们当真不知道么?那些被演讲了无数次的,被老师强调了无数次的,被身边的人践行了无数次的,你们当真不清楚么?请告诉我,是这样么?不,你们都清楚,甚至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演讲你们都写得出来,都说得出来,甚至比我做得要好,可为什么成绩还是毫无起色?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方法都是错的,所有的好学生和老师都联合起来欺骗你们么?我想诸位心中自有定夺。别为失败找借口,自欺欺人的谎言再真也否认不了你的懒惰你的浮躁,你根本没有把这些方法践行,请这样检视自己。 脚踏实地,把你知道的甚至倒背如流的事情做出来,就这么简单。 那么我上述所说的那些方法诸位恐怕也早听腻了。所以大家大可出了门就忘了它们,但请同学们记住我自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要有爱。我的一位挚友在我为数学头痛不已的时候曾这样告诉我,要有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或许你可以死记硬背,刷题还学得不错,但你若有兴趣,必能鱼与熊掌兼得,快乐与成功兼得。 同学们,别把每个学科都看成分数和考试,三年、四年后那张卷子不是我们的人生,更不是我们的全部。 英语不是150分的主科而是一门语言。 语文不是晦涩的文言文而是千年的诗与梦想。 数学不是枯燥的运算,它也可以浪漫如笛卡尔心形函数。 历史不是满书要背的知识点,而是漫长岁月里的光芒。 请爱这些学科吧,方法只能带你渡过高考,热情才会载着你走得更远。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