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年降水量达到3000毫米,那么塔克拉玛干沙漠会变成怎样一副情景?

 昵称QAb6ICvc 2019-11-14

年降水3000毫米已经算是非常多了,做个对比,我国的年降水量大约是730毫米,北京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640毫米,而位于华南的广州年降水量也不过1600—1800毫米之间。

(广州不缺水)

广州是肯定不缺水的,北京其实也不缺水,北京南水北调是由于北京人口实在太多了,超出了当地的承载能力,在历史上北京也算不上一个缺水的地方。

如此看来3000毫米的年降水量已经是非常丰沛了,如果一个地方年降水量达到这个数字,这里的气候应该是非常湿润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年降水量也就是5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当年的蒸发量看来,3000毫米的降水量只不过是刚刚达到了收支平衡。

但是如果真的有3000毫米的降水量,只要各个月份的降水量比较平均,大量的水汽是可以改变现有的气候环境的,形成更加浓厚的云层,减少蒸发量。

总之,如果年降水量真的达到3000毫米,那么必定会改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环境,沙漠也必然会消失。

不过大家要明白的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这里属于内流区,大量的降水很容易形成咸水湖。

首先,先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内流区。

说的简单点,内流区的河水是流不到大海里面的,其中不少内流河都是在路途中蒸发掉,或者是在低洼地点汇集,形成一个大的湖泊,这些湖泊只入不出。但蒸发现象不会停止,因此湖水中的含盐量越来越高。

(我国西北部基本上都是内陆区)

其次,再说一下咸水湖的形成原理。

大家对咸水湖有个误区,认为咸水湖的形成是因为湖盆底部土壤中含盐,所以水流到这里才变成咸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纯净的物质,包括水,再纯的水里面也是含有杂质或矿物质的,例如盐,淡水里面也是含盐的,只不过淡水的含盐量很少,淡水的含盐量小于0.5 g/L,而高于0.5 g/L叫咸水。

如果你将一杯清水静置不动,那么随着杯中清水的蒸发,杯子里面清水的含盐量就会增大。只不过一杯清水中的含盐量实在是太少了,即便是整杯水都蒸发掉,你也看不到杯中剩下盐。

但是只有水量够多,假如是大湖,如果只有河流注入,却没有河流流出,那么随着湖水的蒸发,就会形成一个咸水湖。所以说,咸水湖就是“只进不出”的湖泊,也就说只有河水注入,没有河水流出。

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青海湖,青海湖就是一个咸水湖,它周围有70多条河流为其提供河水补给,其中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是青海湖最大的几条补给河流。

然而青海湖只有河水汇入,却没有河水流出,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水里面的含盐量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一个咸水湖。

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地处于一个内流区,这里的水是流不到大海的,而3000毫米的降水量必定会形成大河,并且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地区是个盆地,水不但流不出去,还会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大湖,那么这个大湖也肯定会变成一个咸水湖。

但即便是咸水湖,对人类而言也要比沙漠有好的多。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南疆的塔里木彭迪,这里四面环山,水根本流不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