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一生回答对《黄河大合唱》的挚爱

 阳道明 2019-11-14

2017年夏,著名指挥家严良堃的时间就此停留在94岁。祭奠仪式完毕,当严良堃的遗体被送上灵车的一瞬间,现场突然传出《黄河大合唱》的歌声,那是他的学生们在以歌唱为他送行。

严良堃的二女儿张援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希望 :“不要用眼泪告别,用《欢乐颂》和《黄河大合唱》的歌声送别。”

他那样消瘦,在7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他也正是以这样一副消瘦却充满力量的身躯指挥《黄河大合唱》一曲逾千场。

在将近90高龄时仍可以做到不使用乐谱指挥完整曲目,是这部中华民族代表性合唱声乐套曲的权威指挥和主要诠释者,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大合唱第一指挥,成为这部庞大组曲中一个令人难忘的篇章。

文/李豌

摘自《国家大剧院》2019年11月刊


01

从第一次到上千次


严良堃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音乐会“聆听金色岁月”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摄/高尚

2014年,严良堃以91岁高龄执棒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聆听金色岁月”音乐会,指挥《黄河大合唱》组曲中的《保卫黄河》。一头灰白发的他,张开手臂之时那种瞬间迸发的活力让观众知道,时间并不能全然代表什么。

他的指挥熟练而自由,透着一种经年累月的沉淀。此时距离严良堃第一次指挥《黄河大合唱》并由此开启自己的指挥事业已经过去了74年,那时他才17岁。

1923年,严良堃出生于湖北武昌,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到由音乐家、《黄河大合唱》作曲者冼星海在武汉发起的“救亡歌咏运动”中,并成为救亡歌咏队的一员,在冼星海的亲自指导下学习乐理、指挥与歌唱技巧和知识。1938年,年仅15岁的严良堃和几个孩子一同被调入“孩子剧团”。


据严良堃的三女儿严镝回忆,当得知《黄河大合唱》被带到重庆后,当时是孩子剧团小指挥的严良堃和孩子剧团的成员们就一直盼望着演唱这部作品。

当年,重庆《新音乐》杂志每期刊登《黄河大合唱》其中一首歌曲。仅仅17岁的严良堃就从驻地翻山越岭地到杂志社等待刊印完成,带回驻地,连夜赶着刻蜡板、油印,第二天就给大家教歌,直至全曲刊印完成,他们也将整部作品教唱完毕,演出了整场《黄河大合唱》。

孩子剧团的活动主要是在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宣传之前会演唱一些抗日歌曲,其中《黄河大合唱》的选曲是必唱歌曲。演出时就到村头用木板搭一个台子,或找到一个比较高的土台子,使用的乐器比较简单,有什么就用什么,演出《黄河大合唱》时 的乐器有脚踏风琴、二胡、口琴、笛子和锣鼓家伙。

1940年春夏之交,严良堃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子上,首次指挥孩子剧团在重庆公演该曲,引起轰动。


孩子剧团毕竟都是由孩子们组成,最大17岁,最小的只有九岁,为了排演《黄河大合唱》,他们不得不降调演唱,且经常一个人身兼数职。严镝回忆,严良堃曾在指挥完《黄河船夫曲》后,替病了的团员唱紧接其后的《黄河颂》。由于刚刚完成一段激情指挥就进入颂歌式的演唱,气喘吁吁之时,将《黄河颂》唱高许多。

2005年,《人民音乐》刊载一篇对于严良堃的专访报道,其中提到当时演出完刚下场,负责二胡伴奏的人就给了严良堃一拳 :“你今天是怎么唱的,越唱越高,我二胡的千斤(码子)都向下挪了一寸了!”

“其实,那时无所谓谁是指挥,为了宣传抗日,孩子剧团的成员一起唱歌,一起演戏,只要有关抗战方面的事情大家都抢着去干,只要需要,就随时登台演出。”严良堃曾这样解释。

从那时起,严良堃一生的走向竟就在“无所谓”中如此定下。近 80 年的时间,严良堃指挥《黄河大合唱》上千场,将《黄河大合唱》传遍祖国山河与世界各地 :他曾在广州指挥了有15000人参与演出的、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黄河大合唱》,也曾赴港台地区演出,甚至在美国纽约林肯纪念堂指挥300多名华人一同演唱……而《黄河大合唱》也成为严良堃一生深邃的印记。

严良堃曾提到 :“我指挥、演过戏、跳过舞、刷过标语,还写过报道文章,几乎什么都干过,但后来最爱的还是指挥,最爱指挥的还是《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

“《黄河大合唱》伴随了他一生。”严镝这样回忆父亲。

02

复排与修改

2014年8月7日,91 岁高龄的指挥家严良堃
登台国家大剧院合唱大师班
为合唱爱好者们上了一场生动的音乐课 摄©王小京

《黄河大合唱》有多个版本,1975年由严良堃等人根据冼星海的延安版重新配器而成的版本是“中央乐团版”,这也是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个版本


1975年,时值冼星海去世30周年,冼星海夫人钱韵玲致信毛泽东主席,希望可以重新演出《黄河大合唱》,并得到批复同意解禁《黄河大合唱》—“按原词原曲演唱。”

严良堃为复排首演指挥,并与担任复排首唱的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搭档。1975年10月,在严良堃的指挥下,中国交响乐团前身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院演出了两场。当晚的演出,采取了实况转播,周恩来总理在重病的情况下,在电视机旁聆听了全场音乐会,还让夫人邓颖超代为转达对演员的问候。

两场演出并未使听众满足,于是中央乐团在工人体育馆再演两场。与此同时,上海文艺界也听说中央乐团可以演出《黄河大合唱》,照着中央乐团的规模在剧场演出两场后,又在体育馆演出了两场。

回想起当时观众的反应,严良堃接受采访时提到过 :“这么长时间没有演出《黄河》了,年纪大一些的人都想念它,含着眼泪聆听。年轻人也喜欢听它,但不知道作品的来历,以为是一部新作品。”

但所谓的“原词原曲”并非未经修改。由于此前的延安版、莫斯科版、上海版都较早,条件不足,均存在配器不当、作品冗长的问题。“从维护这部伟大作品的角度出发,使其能更好地流传,1975年的演出决定对谱面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做处理,从根本上改善配器的效果问题。”严良堃说。

严良堃主持成立修改班子,并从已经在配器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音乐学院中青年作曲家中吸收延安革命家后代参加,以通过共通的经历与相似的记忆达成对作品更好的调整,最终组成了一个由田丰、施万春、陈兆勋等人参加的修改班子。

他们修改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使之成为简单、易唱、易奏的专业版本。而这一成熟的版本既受到乐手和演唱者的欢迎,也受到听众的喜爱,全国以致世界各地演出的都是这一版本。

03

“家”的歌声

©国家大剧院
严良堃生前录像

抗战胜利之后,《黄河大合唱》开始走向海外,严良堃也多次组团或受邀赴海外指挥此曲,其间遇到了不少趣事,感受着海外华侨视此曲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自己的根的心情,听曲就仿佛看到了祖国,亲近了家乡。


1994年,严良堃应邀到美国旧金山客座指挥由当地华人组织的《黄河大合唱》。

“美国的华人有各种不同的组织,他们来自中国的不同地区。他们的文化素养、方言、政治观点和信仰各不相同。但他们在唱《黄河》时,找到了共同的词汇和曲谱,他们演出完回到后台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是中国人!’这就是《黄河》给予海外赤子的鼓舞。”

演出后,一位一直很喜欢中国文艺演出的华人甚至告诉严良堃,自己因为《黄河大合唱》激动得睡不着觉。

1995年,中央乐团到马来西亚演唱《黄河大合唱》,由于下雨,演出结束后观众与演员一同被滞留在演出大厅,一位华裔诗人观众对着严良堃即兴作诗 :“《黄河》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严良堃曾表示:“好一个‘我们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当年曾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战斗的《黄河大合唱》,如今成为凝聚全世界华人、鼓舞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和增进民族自信心的伟大诗篇。

在严镝回忆中,严良堃也曾提到 :“《黄河大合唱》在产生之初,像号角一样,鼓舞人们去战斗,去斗争。它起到了鼓舞抗战士气、增强民族正义感、与日本帝国主义抗争到底的决心和毅力的作用。在今日,《黄河大合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可以通过这部作品找到认同感。她的作用是一种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郭淑珍希望能够复排《黄河大合唱》,并邀请老搭档严良堃前来支援。郭淑珍知道,她和严良堃的心愿是一样的 :“在有生之年再多演绎几次这部作品。”

此时严良堃已经92岁,心脏中还安放着五个支架。但他毫不在意,在现场全情投入,全身心带动着这支由150人的合唱团和200人的交响乐团组成的庞大队伍。“我很庆幸自己能够赶上抗战胜利70周年,但我不知道我是否还有机会赶上抗战胜利80周年的伟大时刻。你们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去演绎《黄河大合唱》,可是我的机会不多了。”严良堃对排练现场的学生说。

最美的情愫不是一时的告白而是一生的守候。在严良堃的一生中,他曾指挥过无数乐曲也荣获过无数赞誉,但那指挥棒下最难忘的记忆,却始终只有一个。“是《黄河大合唱》的歌声伴随着我的音乐生涯。70多年来,我是从《黄河大合唱》的乐声中由童颜走至华发。”

他用一生回答了自己对《黄河大合唱》的热爱。

《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

全球部分纪念活动盘点

8月18日
演出地点:新西兰奥克兰市政厅音乐厅
音乐会名称:新中国成立70周年“黄河大合唱”音乐会
演出团体:新西兰华星艺术团
8月19日
演出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政府行政会议中心大会堂
音乐会名称:“黄河魂”—番禺区纪念《黄河大合唱》
                   首演80周年朗诵合唱音乐会
演出团体:广东省朗诵协会、番禺星海合唱团
8月24日
演出地点:延安大剧院
演出名称:现代豫剧《黄河绝唱》
演出团体: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
9月2日
演出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演出名称:大型少年爱国音乐舞台剧《黄河》
演出团体:胤希教育有限公司
9月5日-9日
演出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三河广场
音乐会名称:“中流砥柱”第六届(三门峡)黄河大合唱艺术节
演出团体:优秀合唱队伍组成的千人合唱团
9月15日
演出地点:美国纽约林肯中心
音乐会名称: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美建交 40 周年、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 80周年大型音乐会
演出团体:纽约姚大叔合唱团、美国联合之星合唱团、美国中医养生合唱团、纽约总领馆合唱团
9月18日 
演出地点:深圳大学国际会议中心
音乐会名称: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 80 周年专场音乐会
演出团体:深圳大学釆桑子合唱团、深圳交响乐团
9月21日
演出地点:山东滨州黄河岸边(黄河兰家险工段)
活动名称:“千人黄河大合唱”活动
演出团体:滨州市优秀合唱团体 300 余人以及上千名群众
9月22日
演出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
音乐会名称:南佛华联中秋晚会(60 人上台演唱《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 《河边对口曲》 《保卫黄河》)
演出团体: 南佛侨领侨界与迈阿密华语合唱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