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姜奇平 北京大学、中国邮电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 演讲题目 平台经济的理论突破与规制方向 ——新经济与产权理论的突破 主持人 杨 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主任 时间 9月23日(星期一) 14:00-17:3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商学楼0105教室 参与方式 请有意向参加本讲座的专家、师生提前入场。 本次讲座向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及社会各界开放,诚邀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师生、专家学者等前来课程现场沟通交流。 ////////////////////// 主讲嘉宾介绍 姜奇平 1962年7月北京出生,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同时担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一届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组专家,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等。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作为“网络文化丛书”的作者,姜奇平老师是推动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最早的启蒙者之一,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由此被《硅谷时代》评为“带领我们走向数字时代的20位中国人”之一。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有《21世纪网络生存术》,在这一专著中,他第一次系统认证了直接经济的理论体系与微积分数学模型。此外他还组织力量翻译的美国商务部关于信息技术的经济作用的文献《浮现中的数学经济》,是客观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姜教授参与创办《互联网周刊》,并通过在该刊上“奇平视点”专栏第一次发出了业内有别于政府机关与传统媒体的评论声音。近期,姜奇平老师在其“奇平视点”专栏发表文章——《从平台“革命”到“平台”革命》。该文以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帕克等人所著作品《平台革命》,从市场角度到从商品角度再到从企业角度一系列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平台。此文章展示了姜奇平老师对“平台经济”的真知灼见,得到互联网周刊等多家媒体的转载报道,姜教授也因在平台经济领域的卓越研究获得很多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同时,姜教授担任多部丛书的主编,包括《数学论坛丛书》、《硅谷时代丛书》,著有《新文明论概略》(上下卷)、《分享经济》、《信息化与网络经济》、《3%》、《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体验经济》、《长尾战略》、《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数字财富》、《新商业模型》、《21世纪网络生存术》等。作为电脑网络发烧友,他身体力行数字化生存,坐拥七台电脑在家联为局域网。他具有超过3000小时的上网经验,曾开发软件或著作权证书,著有技术专著《非专业人员的电脑控制术》、《电脑诊室》等。姜教授作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等领域的行业专家与权威人士,期待此次会议他带给我们的真知灼见。 主要研究方向: 信息化、网络经济、电子商务 获奖经历: 2006年获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论文一等奖 2008年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一等奖 2009年获中国电子商务十年发展特殊贡献奖 2009年当选中国互联网10位启蒙人物之一 2011年著作入选中国信息协会中国信息化十大专著 参考资料 杨东教授出席“发展与规范——《电子商务法》颁布一周年行业研讨会”担任会议主持人 2019年8月31日,由由中国信息界发展研究院、电子商务法律网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颁布一周年研讨会顺利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出席研讨会并担任主持人。 会上杨东教授针对于当前网络平台存在的“电商二选一”等问题,基于参与制定《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初心,紧密结合当前相关行政政策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拨乱反正,提出当前“电商二选一”问题的反垄断法与电子商务法层面更新更深入的思考,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图为杨东教授主持大会研讨会议 大会邀请了相关立法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电子商务业界、法律界的一百多位代表,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也荣幸的作为受邀方出席了本次会议。专家代表们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具体实施和争议焦点各抒己见,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法》的完善和落地实践工作纷纷建言献策。 ▲图为王轶院长在会议上发言 电子商务法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首部综合性法律,也是一部鼓励、支持、创新、规范和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促进法,更是一部维护广大消费者、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保障法。此次研讨会,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精彩的演讲,大家都对《电子商务法》的未来发展给予了厚望。 ▲图为大会研讨现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