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争鸣:从一双筷子看商朝的灭亡

 金色年华554 2019-11-14

从一双筷子看商朝的灭亡 来自闻古知新 06:08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游历回国的韩非子,一心想凭借着自己所学来救韩国于危亡之际。可无奈的是,自己人微言轻,始终无法引起韩国君主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除弊政的奏章还一度引起了君主的反感。

一日,韩非子在街上看见一大队人马举着旗帜,威风八面地走过。宝马香车,华服美人,后面还跟着一排排随从。不用说,这么大的排场,一定是韩王出巡了。

看着那奢侈华丽的队伍,韩非子叹了口气,转身回家,提起笔给韩王写了一份奏章。在奏章里,韩非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商朝末期,商纣王在吃饭的时候用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了非常地担忧。箕子想,既然纣王使用了象牙的筷子,那必然不会在普通的器皿上使用,一定要配上玉石金杯。既然要用玉石金杯,那必然不会装一些普通的食物,就必然不会再穿那些粗布麻衣,在简陋的茅屋中食用。一定要穿上锦衣华服,住在雕梁画栋的宽敞大屋。如此这样发展下去,商朝灭亡不远。果然,不出五年的时间,商纣王便摆设了酒池肉林,穷奢极欲,终致天下大乱,最后命丧黄泉。

这份奏章送到了韩王那里,韩王是越看越生气,心想,这个韩非,每次上书都说我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从来没说过一句我爱听的话。现在竟然拿我跟纣王这样的暴君相比,实在是太可恶了。此事之后,韩王对韩非子便更加的不理不睬了。

韩非子忧国忧民的一腔热诚无处抒发,满腹才能无以施展,只能以笔为刀剑,将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情都写进了书里边。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韩非子先后撰写了《孤愤》、《五蠹(d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法治思想,也抒发了奸臣当道,国将不国的愤懑(mèn)

其中《五蠹》、《孤愤》两篇流传最广,也是最有名的。

与孔子、老子这样温文尔雅的形象不同,此时的韩非子正值壮年,思维敏锐,写起文章来也是气势逼人。他在《五蠹》中愤怒地把当时那些伪学者、依附权贵贵族、黑心的工商业者称为国家的蛀虫。说君主如果不去祛除这些蛀虫,不培养刚直不阿的人,那么国家败坏、领土沦丧就是必然的。

“蠹”这个汉字是古汉字,它的本意是指腐蚀器物的虫子,我们现在常常用社会蛀虫来指代那些贪污腐化、妄图不劳而获、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人。

而另一篇《孤愤》,顾名思义,就是孤独和愤慨的意思。被边缘化的刚正不阿之臣“处势卑微,无党孤特”,岂不孤独?当权的奸臣却是“朋党比周,相与一口”,岂不令人愤慨?

韩非子认为,正是由于法纪不严明、执法不严格,奸臣们才会以权谋私、祸害国家,君主才会受到小人的蒙蔽。对于这些贪权误国的蛀虫,韩非子又怎能不痛恨呢?一言以蔽之,“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真真是误国之仇,不共戴天了。

韩非子在家中埋头著书,不再考虑出仕为官之事。然而历史并没有就此将他遗忘,很快,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那么,接下来又有哪些事情会发生在韩非子的身上呢?我们明天接着说。

——  明天再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