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万物一起,生于这个并不完美的世间,并与之发生种种复杂而微妙的联系,便是活着。 然而,这些联系的发生,十之八九不能完全顺遂我们的心意——疾病时常侵袭我们的身体,渴望财富却总与之失之交臂,赤诚待人却总被无端地误解,珍视与某人的关系却总在不经意间失去……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便可称为遭遇了困境。 破困境浪 彼岸不远 面对困境,我们不是遮住了眼睛,堵住了耳朵就可以逃避;安住于豁达和快乐中的人们,总是选择秉持着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万物的纯良之心,从容地取舍,丢掉食之不足果腹的芝麻,捡起香甜令众人欢喜的西瓜,这便可算是一种修行了。 说到修行,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僧侣、道人等方外之士,我记得曾经就有人对加措活佛说过,修行是逃避现实,只有这样才看不见人世间的喧嚣、嘈杂和人生中诸多不好的东西。活佛立即指出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修行必须融入生活,直视生活,而不是逃避。一个修行人如果用逃避的态度去修行,便算不上真正的修行。 没错,加措活佛是在告诉我们,以真正的修行对治困境,需要勇气,因为身处困境中的人难免会心生惧意,但若因为恐惧而后退,往往只会退到更加令人沮丧的更大的困境中,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所以面对困境,我们更应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破困境浪 彼岸不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我们饱含着勇气与困境抗争,也不可能总是像电影中那样收获美好的结局,如此,我们便需要学会以智慧的风御动勇气的帆,才有可能穿越困境的洋流,向着心中的彼岸破浪前行。这驾驭勇气的智慧,包含了看淡不公的平常心,它可以帮我们澡雪精神,不怨天尤人;这驾驭勇气的智慧,少不了待人处事的包容心,它可以提醒我们常思己过,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驾驭勇气的智慧,归根结底是赞叹万物的感恩心,它可以让我们满怀欣悦,平安喜乐。 娑婆处处是道场,生活时时是修行,一万个人眼里可能有一万种修行的具体方法,然而无论选择哪一途,只要秉持着这样的智慧,渐渐的,我们便拥有了拿得起、放得下的境界,乐观豁达、明朗向上的人生态度,方能更好地玩味得失的韵律,以流过血的手指,弹奏出世间绝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