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首《钗头凤》,唱尽人间情殇

 江山携手 2019-11-14

:郭天民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84岁时,陆游写下的最后一首怀念唐琬的诗,此时距他离开人世,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一个84岁的老人,在生命的尽头,竟然对50多年前的那段爱情经历,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这不是回光返照式的灵光浮现,而是一直潜藏在心底的永远的痛。陆游在59岁、68岁、75岁、81岁,都写过怀念唐琬的诗。

哀莫大于心死,哀莫大于心不死。

如果没有沈园重逢,或许他们爱情的火种将随着时间的消逝,慢慢地在各自心中熄灭,他们将沿着新的生活轨迹演绎另一种人生模式。

但是沈园一遇,把他们心中那已经结痂的伤口,重新撕开,两个人的心又开始滴血。

得知陆游也在沈园游玩,征得新夫同意,唐琬略备酒肴,与陆游重叙旧情。

面对唐琬,陆游一定是羞愧的。曾经琴瑟和谐的爱人被自己抛弃,却仍是那么一往情深,善解人意。

陆游也一定是悲愤的,母命难违,像一座大山压在面前,曾经的海誓山盟被彻底撕毁,他却无能为力。

悲羞交加,郁积多年的苦恼,终于浓缩成沈园墙壁上的那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既是陆游对母亲不满的含蓄表达,也是对唐琬眷恋的真情告白。

四年以后,唐琬再游沈园,再次看到墙壁上陆游的题词,勾起往事,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首词,是唐琬用眼泪和着血写成的,不久,她就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爱情是学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有关美好爱情的故事广为流传。

但奇怪的是,只有那些以悲剧结局的爱情才能引起人们的审美兴趣,才具有永恒的魅力。《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还有西方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换句话说,人们的审美情趣,是建立在这些故事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之上的。

人类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和其他动物不同,除了传宗接代的本能需求外,还有异性两厢情悦的精神需求,而且对后者的需求远远胜过前者。

但是在传统的封建社会,这种需求是不被认可的,婚姻只是传宗接代的必要过程,和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当事人根本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婚姻双方碰巧情投意合,该是多么幸运。

陆游和唐琬碰巧就是这么幸运的一对。

但是这种幸运的结合必须为传宗接代和功名利禄让位。因为唐琬不能生育,更担心儿子过分耽溺于爱情影响功名进取,陆游的母亲果断出手,悍然摧毁了这份美好的爱情。

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是不是该感谢陆游的母亲?

正是她的霸气干预,才催生了这两首《钗头凤》,让我们有幸读到学史上最精致动人的爱情悲歌。

几乎所有与爱情悲剧有关的学作品,都是由第三者代为表达当事人的心理感受的,只有这两首《钗头凤》,是当事人自己心声的真实表达,由于都有很高的学素养,因而格外打动人。

此后,只要一提到《钗头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陆游的“红酥手、黄滕酒”,其次是唐琬的“世情薄,人情恶”。然而无论从艺术手法还是从表达方面来说,唐琬的《钗头凤》似乎更胜一筹。“雨送黄昏花易落”,“病魂常似秋千索”,两个形象的比喻,预示了自己生命的早逝,营造了更为浓烈的悲剧色彩。

对现代人来说,社会开放,婚姻自由,交通和通讯发达,所有制约爱情的外部因素,几乎都不存在了。然而现代人对爱情的追求,反倒不像古人不那么纯粹了,加上表达能力的退化,以至于所有的爱情悲剧看起来更像是无病呻吟。

这两首《钗头凤》,在中华词坛上双星并炽,成为情殇主题不可逾越的两座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