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世家》陈蔡之困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11-15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到蔡地三年,吴国出兵讨伐陈国。楚国出兵救助陈国,在城父驻军,也就是今天安徽亳州地区。楚君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派遣使者去招揽孔子。孔子准备去楚国那边拜见回礼,陈和蔡两国的大夫知道后,就计划说:“孔子是一个贤德的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启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

于是陈蔡两国都派兵将孔子围在田野里。孔子跟他的弟子们没有办法走出去,而且粮食都断绝,随从的人都病了,疲惫不堪,都没办法站起来了。这时候,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

对此,子路很不高兴,去找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只有君子才在穷困的时候才能够不胡作非为,才能够安于贫穷,小人如果贫穷就会不守正道,做一些违规犯法的事。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以贯之”,是道?还是仁?或者是“中庸”?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孔子之道弟子们心里有怨气,所以把威望最高的弟子子路召来问:“诗经里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回答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路出去之后,子贡进来,孔子接着问:“子贡呀,诗经里悠“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是我的道有问题吗?为什么会到如此这种地步呢?”子贡回答说:“是因为老师的道太大了,所以天下没能容得下老师,老师是否能稍微降低一点?”孔子说:“子贡呀,一个好的农民,能够种下粮食,但是不能收获,一个手艺高超的匠人,能够制作精美的东西,但是做不出百姓顺手的工具。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子贡,你的志向太不远了!”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子贡出去之后,颜回进去,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才体现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

孔子听到颜回的话很高兴地说:“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领袖,对于下属的思想工作做的很到位。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接着孔子安排子贡到楚国,楚昭王派兵去迎接孔子,然后孔子跟弟子们蔡得以解脱。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昭王准备把书社周边七百里的土地封给孔子。这时候楚国的令尹(相当于相国的官职)开始阻止。

他告诉楚昭王说:“大王你的使者中有没有比得过子贡的?”楚昭王说:“没有”,接着令尹又问:“大王的相国中有没有比得过颜回的?”楚昭王说:“没有”,接着令尹又问:“楚国的将领中有没有比子路厉害的?”楚昭王说“没有”,后来楚令尹又问:“大王的官员中有没有比宰我厉害的?”楚昭王说:“没有”。

最后楚令尹总结说:“况且,楚国祖上受周王所封,被封为子男(爵位名称),封地五十里。如今孔子宣传的是三皇五帝的法度,为了恢复周公、召公的事业,如果大王重用孔子,那么楚国怎么能世世代代、堂堂正正地拥有方圆几千里的土地?当初周文王在丰地,周武王在镐地,从最早的百里之君,最终称为天下之主。如今孔子得到这些土地,有贤德的弟子辅佐,并非楚国的福分”。

于是楚昭王不再提封地的事。到了秋天,楚昭王在城父去世。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孔子到达楚国的时候,楚国有一个叫做接舆的狂士唱着歌经过孔子车,歌词是:“凤凰呀,凤凰,社会的道德沦丧了呀!以往的事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啊!完了完了,当今从政的权贵们岌岌可危了!”

孔子走下车,打算与他说话。狂人接舆快步离去,孔子没能与他说话。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接着孔子从楚国返回卫国,这一年,到了鲁哀公六年,孔子已经63岁。

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征百牢。太宰嚭(pǐ)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

第二年,吴国与鲁国在繒地会盟,也就是古代的繒国,传说是禹夏的后裔封地,最早在河南境内,后来多次迁移,最后到了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附近,吴国向鲁国征集牲畜猪、牛、羊各一百头。吴国太宰嚭召见季康子。季康子派子贡前往交涉,然后才得以取消。

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是时,卫君辄(zhé)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孔子说“鲁国跟卫国的政治环境比较类似,算是兄弟之国”,这时候卫出公辄的父亲没有机会得到继位,漂泊在外,所以多次被诸侯指责。而且当时孔子的弟子很多都在卫国做官,卫出公也想让孔子主政。

所以子路问孔子说“现在卫君想要你去主政,你准备最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子路说:“有这个必要吗?你真是太迂腐了,何必费心去做什么端正名分的事?”孔子听到后,很生气地说:“你真是粗野呀,子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的话,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君子做事必须符合名分,言语必须可以实行。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语,只求一点都不马虎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