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青春期的孩子合作,家长不要再以爱之名:没有操控,就没有叛逆

 闲云野鹤qpab3u 2019-11-15
   父母口口声声说:我这是爱你,但孩子却往往一直尝试着从这种爱中逃离。

引子

最近,朋友家的孩子小宇(化名)正值青春期,却被查出换上了轻度的抑郁症,这让我的朋友非常地崩溃。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能力范围内能给予孩子的一切,都已经毫无保留,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患上这种“病”。

说实话,朋友家境还算不错,夫妻二人都在大企业上班,小宇的爸爸是中层管理干部,妈妈也有望提为部门经理。刚开始,我对于小宇的情况也非常的困惑,但是在和朋友一次闲谈之中,从他把对孩子“爱”的一幕幕都讲出来以后,我终于知道了背后可怕的原因

在与小宇的相处中,他的父母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的姿态,而且从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情况。比如小宇爸爸经常会说:“要一支笔,我给你预备五十个最好的,你只管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有时候小宇希望能够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我从早忙到晚,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全都是为了给你最好的条件,你不想着好好学习还要出去旅游,外面的世界多危险,你知道吗?对得起我吗?这样的对话不胜枚举,基本充斥着小宇的整个生活与学习。

什么是青春发育期?

青春发育期主要是指发生在年龄在13至23岁之间的青少年之间,身体和心灵同时发生较大变化,主要的表现是身心迅速发展却又非常不平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复杂的时期。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叛逆”?

作为继婴儿期以后人生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青春期被绝大多数人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时期,正是因为这些迅速的变化,让不少青少年产生了许多困扰、自卑甚至不安。尤其是如今青少年的青春期相对以前普遍提前了,更加早一步进入青春期,也让这些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发展愈加不平衡,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叛逆”

其实,青春期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和他们不能尽快适应这个特殊的“过渡期”有关,对于他们来说青春期更是一个负重时期。从进入青春期开始,就需要尽快转变观念,承担起一部分成年人应该承担的事情,努力去迎合社会对他们的期待,甚至还要学会和异性相处、交往,而这些往往使他们难以在短时期内适应。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发生早恋、逃学、形成网瘾甚至自闭产生自杀倾向,表面看起来是他们开始变得不听话,甚至有意和家长对着干,但是发生这些事情背后的根本原因,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父母以爱之名的的操控,成了压倒青春期孩子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什么会产生以爱之名的“操控”?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家长也都一个共同的烦恼——“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听话了”,以至于孩子临近青春期的时候,家长们就如临大敌,认为他们一定会早恋、打架、叛逆,甚至和父母争吵,准确来说,这些父母眼中的青春期孩子就是“洪水猛兽”,必须尽早扼杀,以爱之名的操控就成了家长们的常态。

最典型的要数前不久热播的《小欢喜》,三个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与正处于中年的家长们矛盾不断,闹出了不少笑话,也发生了许多人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闹剧。许多家长看了电视剧以后都感慨,简直就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完美展现了家长与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的“恩恩怨怨”。

父母以爱之名的操控有哪些表现形式?

为了确保孩子不走入歧途,一些家长和孩子在生活中,彼此之间经常会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堑壕战。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管教”已经成了“操控”,这才会导致孩子的强烈反弹,自己才是青春期矛盾并发的导火索

一般来说,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父母以爱之名的操控有以下几种表现,家长们可以对号入座:

(1)社交隔离

翻看孩子的手机、日记、聊天记录,甚至直接用孩子登录聊天软件,试探和孩子经常聊天的可疑异性对象,这些早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由于现在智能手机发达,各种聊天软件层出不穷,家长们认为如果不采取一些手段介入监督,青春期的孩子肯定会背着自己学坏,用手机打游戏、谈恋爱等等,所以,有些父母认为必须要让青春期孩子的一举一动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这样才能够在与孩子的交流之中站在制高点,帮助孩子避免陷入到青春期常见的问题之中。因此,他们认为孩子对父母不应该有隐私,有一个初中生就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无论她洗澡还是上厕所,她妈妈经常出入卫生间,这让她很苦恼,认为妈妈不尊重自己的隐私,而他妈妈却回了这样一句话:“你都是我生的,这算什么隐私”。那些不懂得与青春期孩子保持一定距离的家长,最终也会自食其果,被孩子有意疏远,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2)单方面遵守约定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非常在意自己的权威,认为自己是不可侵犯的,至今拥有这种观念的家长依然不在少数。这些家长往往是作为一个审判者或裁决者,从来不愿意去做一个参与者,这样的举动很容易引起青春期孩子的抵触,让亲子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尤其在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中,他们会反复强调——我们需要彼此尊重,但你还是未成年,所以要单方面无条件的遵守约定,如果你不这样做,爸爸(妈妈)就会很伤心,爸爸(妈妈)每天起早贪黑,都是为了你能够吃好穿好学习好等等。父母这种看似掏心掏肺的交流,实际上是青春期问题的导火索,长时间下来反而让青春期孩子更加的矛盾、自责、愧疚,以至于等到无法处理这些情绪的时候,自然就会变成家长们眼中的“不听话”、“叛逆”。

(3)贬低甚至否认对方

以爱之名进行操控的父母,经常不断地给青春期孩子灌输一种观念——你还不行,所有事情都需要我的参与。具体的表现方式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话——不听我的你会失败、你考虑问题不切实际、没有我的帮助你什么也做不成等等,甚至有家长一味地贬低孩子,否认孩子做的一切,希望以此来提高自己在与孩子对话中的权威地位,殊不知往往适得其反,活生生的把孩子逼到生活的墙角,甚至出现文章开始提到自闭症状。

(4)威胁

有些父母认为,为了让孩子平稳渡过青春期,我已经尽量克制自己不生气,作为家长已经把姿态放得足够低了,但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听不进去自己的说教。于是,家长们开始以各种方式“威胁”孩子,动不动就表示要掐断孩子的零花钱、不给买衣服、不给吃饭、不让出去和同学朋友玩耍等等。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他们越是感受到威胁就越是叛逆,越是不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他们的好奇心反而越重。

(5)替孩子做计划

家长始终认为青春期是个容易犯错的时期,为了避免孩子犯错,索性就为孩子画一个“圈”,让孩乖乖地待在“圈”里,而这个“圈”就是为孩子规划一切,杜绝的孩子一切尝试,殊不知这反而会激起他们挣脱的欲望,甚至不惜和家长撕破脸皮。

(7)帮孩子挑朋友

青春期的孩子有许多可塑性,家长就比较担心孩子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学坏,有的家长就会选择给孩子选朋友,有意地让他们去接触一些自以为不错的同龄孩子,甚至有些家长还会以学习成绩为孩子交朋友的限制因素,这种做法想不让孩子叛逆都难。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如何避免陷入以爱之名的控制?

对青春期的孩子过度干预,结果往往是与家长预期背道而驰。

那些陷入以爱之名操控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往往认为青春期就是洪水猛兽一般,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并不一定叛逆、不服管束,青春期是每个孩子必经的阶段,也是孩子们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只不过是他们还很难掌控好自我意识而已。正如同全面所述,许多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起源恰恰是父母没有很好地适应孩子的快速成长,没学会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却过度干预导致的后果。

那么,该如何避免陷入以爱之名的控制?

家长们与其费尽心思去控制孩子,更应该去做的是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合作”做一个“听话”的大人,在孩子要求我们去配合的时候去尽量配合,反过来家长需要孩子配合的时候,他们也会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想要避免陷入以爱之名的控制,以下三点值得深思。

(1)给孩子自由空间

作为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正在努力形成自己的判断观念,此时多给予一些自主权给孩子,比管控更有效果。这样会让孩子认为爸爸妈妈把自己当做了“大人”对待,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

(2)给孩子心理支持

在孩子真正成年之前,作为父母要主动和孩子多多接触,既不要严管也不能放手不管,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尽量避免让孩子陷入孤独,一旦陷入这种情绪,触底反弹以后就是青春期的叛逆。

(3)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一定的空间,更需要一定的尊重,哪怕是孩子做了“叛逆”的举动,作为父母也要换位思考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上前指责甚至打骂。试想一下,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直接介入孩子的隐私,在孩子心里并不是在帮他,而会产生一种“你不相信我,那我就做给你看”的冲动。

如果在你的身边,你的父母口口声声说“我们这是爱你”,但你却无法从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中感受到关爱,那你可能已经陷入了以爱之名的“操控”之中。

以爱之名的操控,恰恰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最大特征之一,往往从孩子出生开始就伴随左右,无论孩子怎么反抗,中国的家长们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心酸——“我为孩子操碎了心,而孩子却根本不屑一顾”。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为由,去给孩子设置天花板,等到这层天花板被打破之时,可能你还不知道这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天花板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