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无量,丹青有命——寄语画家杨知强 

 闲云野鹤qpab3u 2019-11-15

(徐淮网 田秉锷 马新存讯)杨知强,江苏沛县人,1963年12月出生,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淮海分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现任沛县美协主席。得与沛县美协主席杨知强先生晤谈、并在分手后草拟此文遥寄私意,都有些“偶然”之“必然”。

七绝·竹林悠闲图

来往竹林岁月闲,漫随心绪起蹁跹。

自由不作豪门客,留得歌喉咏大山。

七绝·斋中兰草图

简舍馨兰四五丛,新芽常见驻春风。

案头沾得松烟色,来岁花香应不同。

七绝·读春图

枝头日暖艳装新,律历循环应若神。

读罢身边三五朵,蓦然已觉万家春。

提“必然”那是从渊源上说的:知强先生本是我沛县敬安镇小同乡,又是我三十五年前执教徐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时的学生,以如此“铁”的“因缘”而就他的绘画艺术予以评析,谁能说不是出乎“必然”呢?而让人赧颜的是,及见面,当知强称我为“师”并说是我的学生时,我竟然对当年映像了无记忆。事后反思:交往阻绝为其一,时间漫长为其二,最主要的或是我的心智衰歇所致吧。

七绝·雀趣图

其一

羽翎任意御春风,青竹枝头快乐鸣。

不效人间争富贵,无忧天地最从容。

其二

溪边三五弄清声,复向林前结伴行。

翎羽常梳人境外,无拘何用问心情。

其三

三五飞来絮语哗,平常岁月伴桑麻。

安身不以蓬檐陋,能避风寒即好家。

说“偶然”,那是仅就他的画集说几句话、或作一篇“序”而言的。当今艺坛,学者大师,济济要路;权威定谳,金印丹书;故可为知强绘画作宏辞赞誉者,定不乏人。因而,当赵传龙、胡成彪二先生电话相告,命我为文,且附丽于知强的画集时,以我的自知或怠惰,可拿起,也可放下。

五绝·幽兰图

幽谷远无人,风清不惹尘。

有缘诗与墨,一叶长精神。

浣溪沙·鸡冠花

天赋深沉地养真,秋风陶冶气超伦。一团红紫壮乾坤。

姿态不同娇媚伍,身心偏与瘦寒群。更于萧瑟见精神。

后来,应约抵沛城与知强先生会面,访其家,观其藏,巡其廊,览其画,啜其茗,听其言,我才突然悟得:运遇与机缘,必当有几分“先验”的成分。天地空廓,浮世炫华,机心深邈,大言流云,当此之际,或者应该出现一种村言野语,对受大师引领、学者压阵的主流艺术抒发一些“场外感受”吧!明乎此,故为短章。

七绝·庭趣图

豆架瓜棚庭下茵,朝朝打理自殷勤。

叶间漫解雀言语,暗送心情日日新。

《杨知强写意花鸟画》以“专册”刊布,始于2015年;2017年同名刊印,那已是全新的内容与画风;今春,《杨知强写意花鸟画》新卷编竟,我得以浏览电子版。三部画集,同其名而变其实,变其实而同其神,这显示的是画家“一以贯之”的艺术信仰和“与时俱化”的艺术呈现。我极不情愿用“进步”这种空泛的词儿来评析知强“写意花鸟画”的逐年升华;而当我用半日时光,徜徉于画家创造的“画境”、尤其是沿着长廊、领受两侧那些目不暇接的鸿篇巨制时,我还是被那种“意”、“境”兼容的笔墨所震撼。

五绝·写竹

抱节青云上,生根乱石中。

任凭霜雪劲,挺挺自浑雄。

在“国画”范畴内,“花鸟”与“山水”是最为相近的两个“种属”;而约定俗成,有人总是将认识固化:“山水”辽廓而大气,“花鸟”隽秀而清新。恒其轻重,则不乏“重”山水而“轻”花鸟者。就个人欣赏感受而言,我还是顾恋于绘画的“唯美”展示。所以,不论“山水”还是“花鸟”,倘若充盈了大气的、独特的创造之美,我自会心旌摇荡而不亦乐乎。

七绝·江南春雨图

南行千里过江津,际遇吴天雨后新。

殊异风光迎望目,竹风鸟翼对山深。

知强的写意花鸟,即有这样一种“书写快意”与“摇荡魂魄”的大气之美和独特之美。“鸟”无声而“势”动,“花”无香而“气”盈,画活了“鸟”而画动了“花”,四季的风遂从画面吹来;苍黄濡染,生生不息,所有的画作都是画家的发现、追摄、体验与呈示。面对画作,你可以判定:这是自然形态的摹写,也是主观情怀的吐露;这是“有我之境”的自然,也是“无我之境”的心灵。到了飞龙点睛的那一时刻,就画说画,还有什么意义呢?

破阵子·村曲图

南圃新收芹菜,东畦初长西瓜。檐下青藤爬满架,墙上新开梅豆花。田头种苘麻。

平素四肢不懒,也曾垄上犁耙。读史学书诗与画,岁月经年还是家,篱边论酒茶。

于是,我将笔触转向“画家”。作为“画家”的杨知强,负笈远游,拜师名家,这也许是他的绘画艺术“高开高走”的客观背景。随中央美院张立晨教授“读研”,拜首都师大美术系教授踪岩夫先生为师,这就形成了他最基本的师承关系。拜“名师”而学“精艺”,自有“缘分”在;但“缘分”又不是等来的,从知强的自述中,我知道了他的求师精诚……

水龙吟·赏莲图

微山湖上新莲,日光旭照清清露。蜻蜓弄水,双双作对,迎风起舞。柳岸行舟,轻篙漫点,惊飞苍鹭。更长天倒影,浅湾碧草,直看到、无涯处。

一放群花皆妒。处污泥、几为人误。洁而不僻,华而无媚,终赢赞语。千古文章,百般描写,尽传情愫。令红颜入梦,香魂绕卷,荡怀难去。

对话知强,我以“乡亲”立场坦言:名师高徒之说,固其宜也。但“高徒”的最终玉成,多是在“告别”名师、“疏离”名师、至少是杜绝了矜夸名师而忽略修为的自惑,才会迎来独属自我的生命超越。换言之,“拜师”仅为入门,“出师”方启远行,名师予其规矩,精绝在吾磨砺;初“像”其师,终“异”其学,成一家之美,得万众之誉,则可曰“成”。舍此,何谈传艺、传道?何谈独立、独行?

蝶恋花·盛夏图

昨夜池塘新雨骤。露润清荷,问讯群花瘦。四面蛙声停复又。金鱼数点红腮窦。

笔下丹青诗与酒。书卷常临,不使生尘垢。世故茫然看未透。文章写在沧桑后。

近为徐州画家邓圣先生画展作序,我曾触及“生命热爱”这一现象。知强与邓圣先生,经历与性情差异较大,而其相近处,即其“命中有画”。知强出身农家,循级课读,直到大学。虽为“中文系”录取,而魂牵梦绕,皆为绘画。所以,课余为同学速写传真,已是他放不下的“日课”。积年画稿,累叠成摞,有“著作等身”之戏言。走出校门,先作教师,继为公务员,皆以热情投入,无私奉献为处人处事之准则,故每至一处,多有建树,多有美誉,而绘画之好,则无暇顾忌。直到有一天,他卸却政务,检点旧作,这才重续艺梦。知强的人生背景,有如雪笺,净洁无尘,这或许就是他得以自由泼洒丹青的先天之本。

五绝·鸳侣图

风细水清浅,悠然碧叶间。

无烦身外事,留得几分闲。

在经历了各种人生历练之后,杨知强选择作一个“画者”。

外画天地花鸟,内画春秋心灵,内外相照,身心双休,凭借绘画,他营造的分明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啊!有一家园,唯其所爱,免于流浪,故无所憾。我想,这就是知强的人生定力所在。遥遥相望,我予理解,故为知强一贺而再贺。

西江月·故知相逢图

雪尽梅花正好,春来寒气初收。地回天转再从头,新岁又逢痴友。

数十年华如梦,万千里水东流。每从心海度行舟,相见心情依旧。

新版《杨知强写意花鸟画》的另一个亮点是“诗配画”的形态。诗人胡成彪先生最先读到知强画稿,有动于心,诗情遂发,一画一诗,旬月而成。今之画集,实为杨、胡二先生的“诗画合集”。画外有诗,诗外有画,诗画呼应,相得益彰,这自然也是一种文化因缘吧。

七绝·春藤图

天赋祺祥生作藤,年年紫气借东风。

纵然脚下无杯土,写在堂前韵自丰。

绘画之事,乃“创美”之事;绘画之路,乃“求索”之路。路在脚下,梦在远方,唯“大命”而有“大成”,无疑也。是为片言,诚心相祝。

七绝·有感板桥画竹

板桥官罢意何堪,画竹潇潇生慨然。

纵是情牵民瘼事,衙斋不位只空谈。

鹧鸪天·醉秋图

老岁平添几许愁。拟将往事问东流。但能潇洒留余兴,何必唏嘘叹白头。

邀再饮,约重游。少年愿景忆还休。相逢应觉千杯少,但借心情赏醉秋。

五绝·山鸟图

深谷无人至,林中独往还。

天风催野果,日月送流年。

五绝·山竹图

风劲知松挺,天寒见竹青。

尘嚣吾自守,无欲则从容。

五绝·清荷图

天赋清香质,修成仙子身。

谁知红艳里,夜露结莲心。

七绝·雨竹图

竹林一望满园空,几度前来听雨声。

寄语明年春色好,东风结伴万花丛。

五律·凌高图

奇壑开胸界,山川何壮哉。

雄关神造化,险隘鬼安排。

日影移群垒,松风起众陔。

凌高观浩荡,云水接天来。

浣溪沙·咏鸡冠花

天赋深沉地养真,秋风陶冶气超伦。一团红紫壮乾坤。

姿态不同娇媚伍,身心偏与瘦寒群。更于萧瑟见精神。

五绝·雄鹰图

凌远雄心阔,居高慧眼真。

俯身惊鼠兔,振翅小乾坤。

七绝·红艳图

寒装自古惹人怜,悄借东风庭舍边。

春意动言桃李色,几枝能向此花前?

浣溪沙·雄鸡报晓图

鸡唤拂晨惊梦香,醒看旭满日临窗。起身又继一天长。

花落当为新意境,心闲便是好时光。归来岁月不慌忙。

七绝·藤架图

牵连枝蔓渐遮天,未觉花开身已圆。

过隙光阴如彩墨,染成一架落庭前。

菩萨蛮 · 雨竹江南图

诗中曾识江南雨,地遥天各无缘睹。今日过长江,恰逢秋色黄。

霏霏初歇路,径入苍茫处。漫读此山川,情廻云水间。

西江月·清夏图

早晚几番阵雨,溪塘到处蛙声。池边又见翠荷生,水下亭亭倒影。

欲唤当年好伴,再来三五成行。村前村后捉蜻蜓,又过柳荫草径。

七绝·清莲图

身处淤泥不染尘,君风自古誉乾坤。

德声何故能持久,只以清涟常洗心。

七绝·雏鸡图

脚步相连初夏风,新雏结伴任行踪。

童心不识耕田苦,相逐清荫觅小虫。

题水鸟

任意小河滨,心空未染尘。

不愁柴米贵,更得自由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