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不像富豪太太的她,影响了观众30年

 昵称413468 2019-11-15

最近,《央视主持人大赛》口碑炸裂,网友用4个字惊叹这档节目:神仙打架。

节奏利落,行云流水,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废话,每个选手都是“别人家孩子”的成年人版。尤其即兴发挥环节,完全零准备,“出口成章”丝毫不算夸张。

▲紧凑利落的流程,专业度极强的选手表现,观众评价央视主持人大赛是“零废话,强力吊打众多注水综艺”

同样受关注的是董卿和康辉的点评。董卿温柔隽永一语点醒,康辉严格直率不留情面。

镜头频密地扫描过专业评委席,停留最多的面孔,却是台上台下众多主持人的前辈——敬一丹老师。

敬一丹非常专注,时而眉尖微蹙,时而欣然微笑。像长辈,像老师,也像朋友。

▲能看出她今年已经64岁了吗?

杨澜评价敬一丹:“一般女主持人都难脱一个‘媚’字,而敬一丹是从来不以‘媚’取人的。”


今天的女生,只要有才艺、有梦想,总是能寻到机会站上舞台的。但这对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女孩子来说,实在太难了。

黑龙江姑娘敬一丹,第一次接触广播是在小学。

▲童年照片,满满岁月感

当时学校广播站选播音员,班主任点了几个名字,敬一丹也在其列。孩子们被带进一间神秘的小屋,桌上摆着好几样从没见过的东西。

“这是话筒,这叫麦克风,你们每人对着它念一段课文。”老师说。

念完之后,敬一丹落选了。她的同学梁晶幸运入选,从此每天眼保健操时间,校园里都流淌着梁晶甜美的声音,敬一丹对她羡慕得不行。

若干年后,梁晶成为传媒大学声乐系教授,与敬一丹重逢,兜兜转转她们又成了校友,缘分真是神奇。

小学没达成的愿望,中学实现了。在哈尔滨第44中学,敬一丹如愿被选为校广播站播音员。

中学毕业后是当知青的日子,敬一丹先是跟同伴们在深山老林修路,后被选做读报员。5平方米的小广播站里,敬一丹读报的声音成了整个林场人们每天早晨的起床闹铃。

▲你家里也珍藏有父母辈一两张这样的照片吧?

那个时代的男生女生根本没什么职业目标可言,能上什么学校,毕业就去哪上班。敬一丹渴望走出去,却一次次错过机会:铁路技校,林业师范学校,外国语学院……

转机发生在1976年冬,邻居叔叔带来一个消息:省电台在招生。

省电台三个字,是当时敬一丹想都不敢想的圣地。

她怀着朝圣的惴惴,去了松花江街一栋古老的二层小楼。到了才知道,省台是受北京广播学院委托,对考生的播音业务进行考核。

那是敬一丹第一回听说,世界上还有个地方叫北京广播学院——她考上了。

很多时候,当你已尽力却一次次错失,不是因为你不够好,可能只是那些机会还配不上你。

▲今年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期12位选手合影,这在老一辈主持人们年轻时根本无法想象,时代真的给予现在的男生女生太多机会了

1977年初,敬一丹去了陌生的北京。晃晃悠悠坐着公共汽车穿过巨大的京城,进入一栋灰色建筑,那里是北京广播学院(后更名中国传媒大学)。

入学考核,老师和颜悦色,嘴上却不留情面:“这东北味儿!你口音很重啊!”

敬一丹不敢吱声,因为在老家自己的语言一直是最标准的,她暗想“这难道不就是普通话吗?!”根本听不出有什么区别。

播音是门苦功夫。每个晨昏,核桃林里密密麻麻的核桃树就成了她最忠实的听众。匆匆两年过去,敬一丹的毕业成绩拿到了优。

敬一丹回到省电台工作,又在电视初起的80年代被派到省电视台帮忙。进电视台第一件事,就是被前辈要求去烫头发,她蒙圈了,那个年代的姑娘只有结了婚才会烫头。

▲明眸皓齿,她是真的很美

烫了卷发的敬一丹,白天对着话筒说“各位听众”,晚上对着镜头说“各位观众”,但她心心念念还想读书,努力准备考研。

这一考就是三年。

第一次落败,敬一丹遇见了同样落败的一个经济学专业男生,自然而然聊到了一起。男生和她一样:都是被时代给耽误了,都没学过英语,第一次考英语都是连蒙带猜乱填的,都考了三次才考上。

▲与学弟录制节目中,这是敬一丹读研时罕见的长发照片,后来就一直是中短发了

最终不负苦心,两人一个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一个考上了清华大学经济系。

然后,这个叫王梓木的男生成了敬一丹的丈夫。

1983年去读研的时候,敬一丹已经28岁,她戏称自己为已婚妇女。

后来随着敬一丹成名,网上开始出现很多流言,说她改嫁了一个富豪云云。

其实“富豪”、企业家是真的,只不过是婚后十多年才富的,“改嫁”更纯属无稽之谈了。

但她一笑置之,也不刻意去澄清什么。

与敬一丹认识的时候,王梓木的本职是经济学教师;之后读研、当公务员;1996年放弃了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的职位,下海组建华泰保险公司,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敬一丹用“宽容”“自信”两个词评价丈夫。她陪着他从一介清寒书生奋斗到著名企业家,结婚38年来一直恩爱。敬一丹开玩笑说,自己是栏目不换、车不换、老公不换。

夫妇俩生了个学霸女儿,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国外做公益支教项目,女婿是一位苏格兰青年。

▲女儿王尔晴,气质很像妈妈

这一场“郎才女才貌双全”的婚姻,因为双方都实在太优秀独立,完全不似世俗对美女主持人嫁富豪的想象,成了一股清流。

王梓木工作极忙,但只要是太太主持的节目他都要看,还活跃得很,要以观众的身份提些意见。

棋逢对手的婚姻中,还带了举案齐眉的风雅。

进入央视时,敬一丹已经33岁,比同事们都大,在小花云集的电视圈里算高龄了。

成名于《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是敬一丹最具标志性的三档节目,陪伴了整整一代中国观众长大。直到现在,我脑子里还能回想起节目熟悉的声音和BGM。

38岁创办《一丹话题》,敬一丹丝毫不觉得自己是个“中年人”。从颜值到精神状态再到脑力体力的满负荷投入,她和年轻姑娘没什么区别。

做《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时候也是。举目望去,编辑是小姑娘,摄像是小伙子,团队平均年龄也就30岁左右。敬一丹和年轻人融为一体,从来不会觉得突兀或落伍。

▲1997年,与罗京等同事主持香港回归的电视直播

新闻行业没有男女之分。采访、出差、走山路、恶劣天气、熬夜拍片……根本不存在什么女士优先,或者因为你柔弱就会额外被关照。

因为这种无所谓的感觉,央视不管70后、80后、90后统统叫她“敬大姐”。

那是一种清朗的少年气,它不因年龄的增长而衰颓,反而始终有一团火在内心燃烧,逼退了随波逐流的平庸与迷失。

对一个生理年龄为中年的女人来说,这是比爱马仕还可贵的奢侈品。

▲1999年,敬一丹与同事们录制澳门回归报道,她回忆说:“比香港回归报道自如许多,轻松许多”

当时敬一丹是犹疑过的。觉得自己年龄大,还是节目组唯一的女性,同事们要么才华横溢要么年轻活力,“我的空间在哪里呢?一度真的很自卑,觉得自己没什么特点,个性也不特别鲜明。”

可是,“不鲜明”反而给了她更多不被情绪干扰的客观中正,这种特质在媒体行业太重要了,她把劣势变成了优势。

疏离与亲切,硬朗与温柔,热情与克制,在敬一丹的气质里奇异共生。

她去监狱采访,少年犯被带进来,她一开口居然是:“你这扣子怎么是红线缝的呀?在家谁给你缝的?你妈来过吗?”

她唤少年犯的名字,特意去掉了姓,说话时不经意把手搭在孩子肩上。摄像事后吐槽:你怎么像他大姨一样?!

敬一丹说:在我眼里他首先是少年,然后才是犯。摄像感叹:大姐心太软……

新闻节目煽动观众情绪再容易不过。但敬一丹从不肯在节目里作欢呼状、拍案状,她总是先沉淀一下再开口。字幕有时用问号,有时用省略号,给观众留下一点空间。

▲敬一丹三次获得金话筒奖。常年的新闻工作,会让优秀的主持人兼具男性的干练与女性的优雅

主持焦点访谈久了,她笑说自己有张“一看就要出事的脸”。

还真就有件事,在职业生涯中像一块石子硌在她心里,硌得疼。

那是2014年初,《焦点访谈》曝光了东莞色情服务业。

那天敬一丹走进演播室,愣住了。大屏幕上一排女孩站在营业场所等待挑选,她们的身材、相貌看得一清二楚。

她问:“为什么不打马赛克?”

工作人员回答:“其他新闻节目播出时也没打。”

敬一丹坚决不同意,要求所有女孩的镜头都要打马赛克或者虚化处理,有女孩的近景也不行,必须看不出她们的面目,才能录。“可以用街景、招牌,不是也能说明问题吗?”

编导不同意:“她们都是坏女孩,为什么不能露出脸来?”

敬一丹不妥协:“她们是这起事件的最末端,事情的根源不能落在这些女孩身上,她们也无法承担。”她说这些女孩还年轻,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如果她们的家人、亲戚们看到会怎样呢?!

但节目播出后,令人难受的是机房并没有处理干净,还是有些女孩没有打马赛克。

敬一丹为此耿耿于怀。

▲职业生涯中有坚持,有遗憾,也有克制的热情,对于新闻主持人来说,客观是比情绪更重要的事

编导与她辩论:“你狠不下心来,就没有锋芒。”敬一丹想了想,“如果主持人的锋芒给人带来痛苦,我宁可不要。我要让人保持痛感,让我们整个社会保持痛感,而不是给人痛苦。”

她在随笔中写道:“《焦点访谈》越火,就越觉得要格外谨慎,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不管他是强势还是弱势。

她深入大凉山里叫人闻之色变的麻风村;走访一条山沟都换不开100元大钞的贫困地区;帮助剪碎矿泉水瓶做成羽毛球的农村女孩圆了体育梦;关注中小学生辍学率;报道第一只导盲犬Lucky的故事;53岁仍去汶川地震灾区采访……

▲“十年前,我遇到他,他曾擦去我的泪。那是在四川地震灾区安县,他的家瞬间墙倒屋塌,他在废墟中挺立,跟着大人们做了一个小志愿者,今天我打听到,他已经是一名军人。”(图片来自敬一丹微博)

敬一丹特别喜欢一个比喻:通天塔。她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过这个词。

起源是圣经里的一个故事。大洪水过后,人类想建起一座通天塔躲避灾难。但上帝不愿让人类修成这座塔,就想了个办法,让人说不同的语言。语言的差异使人们不能顺畅交流,误解、隔阂产生,矛盾、纷争层出不穷,再也不能齐心协力,最终人类没能建成通天塔。

敬一丹竭尽全力,就想给不同圈层、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们建成一座自由沟通的“通天塔”。

回到私下里,她跟每个单位里人缘最好的那个大姐也没什么区别:喜欢看见年轻人恋爱结婚,劝人家生个孩子。听到谁离婚了,会忍不住“哎呀!”惋惜一声;听到谁结婚了,会说“真好!”

“用女儿的眼光看,这都属于特俗的行为。可我想,俗里边其实有很多美好。”

▲2006年vs2019年。职业生涯中多次去四川凉山深处探访贫困留守儿童,那些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已经是她重要的一份牵挂(图片来自敬一丹微博)

优雅里有俗世烟火、硬朗中有温柔怜惜,必要时锋芒毕露的坚持,更多还是静水深流的宽容。

嗯,这大概算得上东方女性最迷人的样子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