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百日咳实用单方

 循天园 2019-11-15

【西医理论】

顿咳是由感受时行邪毒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特殊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主要特征。古代医籍对本病有许多命名,因其咳嗽阵发,停顿片时再咳,而称“顿咳”“顿嗽”“顿呛”;因其咳时颈项伸引,状如鹭鸶,而称“鹭鸶咳”;因其具有传染性,而称“天哮呛”“疫咳”等。本病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西医学称为“百日咳”。

本病若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但因病程较长,对小儿的健康影响较大。年幼体弱儿发病,病情较重,容易并发肺炎喘嗽、惊厥等,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特点】

1.百日咳病人为本病的传染源,发病前1~2日至病程3周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多在冬春季节,儿童易感,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近期有接触史。

2.临床过程可分三期

(1)卡他期:从起病至发生痉咳,1~2周。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流涕,打喷嚏,咳嗽,2~3天后,其他症状逐渐消失,咳嗽日渐加重,趋向阵发,并日轻夜重。

(2)痉咳期:2~6周,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期的特点。痉咳为一连串不间断的短咳,咳十几声或几十声后深长吸气时发出鸡鸣样吼声,然后发生下一次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吐出痰液为止。轻者每日数次,重者每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间歇期无特殊如常人。

(3)恢复期:2~3周。阵发性痉咳减轻,次数减少,鸡鸣样吸气性吼声消失,渐至正常。

3.实验室检查:在初咳期末和痉咳期血白细胞总数增多,可达(20~50)×109/L,淋巴细胞增多,可达60%~80%,无幼稚细胞。鼻咽拭子细菌培养和咳碟法细菌培养,可有百日咳杆菌生长,早期培养阳性率高。

【辨证论治】

1.邪犯肺卫

小儿百日咳的辨证论治见图16-6。

图16-6 小儿百日咳的辨证论治

(1)证候:咳嗽日渐加重,日轻夜重,喷嚏,流涕咽红,痰液稀白或黄,舌红苔白,脉浮有力。

(2)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方药:杏苏散或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

2.痰火阻肺

(1)证候:阵发性痉咳,伴吸气性鸡鸣样吼声,入夜尤甚,痰液黏稠,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2)治法:泻肺清热,化痰降逆。

(3)方药:桑白皮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3.气阴耗伤

(1)证候:痉咳缓解或见咳声无力,鸡鸣样吼声消失,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自汗或盗汗、大便不实,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益气健脾或养阴润肺。

(3)方药:人参五味子汤或沙参麦冬汤加减。

【单方单药】

★马齿苋汤

[用量] 马齿苋200~300g。

[制剂] 水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150ml。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7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 百日咳。

[出处] 《马齿苋煎剂治疗百日咳》,四川中医,1990年,第11期。

[说明] 马齿苋需取鲜品。脾胃虚寒,肠滑作泻者忌服。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幼嫩茎叶。别名长命菜、长寿菜、五行草。其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散结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的功效。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

★侧柏叶汤

[用量] 侧柏叶适量。

[制剂] 加水200~400ml,煎成90~300ml。

[用法] 每日服6次,每次服15~50ml。7日为1个疗程,服1~2个疗程。

[功效]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百日咳之肺热咳嗽有痰者。

[出处] 《鲜侧柏叶煎剂治疗百日咳9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说明] 侧柏叶需取鲜品,每日用量:小于1岁20g;1—5岁30~50g;6—10岁60~100g。侧柏叶为百科植物侧柏叶的枝叶,其性微寒,味苦涩。入肺、肝、大肠经。侧柏叶止血效果较好,为治疗各种出血症的要药,性属寒凉,所以主要用于血热妄行的岀血证;若虚寒性岀血,则用本品配合干姜、艾叶等同用。本品研末,还可用于外伤岀血。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现它又有止咳祛痰的功效。

★鲜鸡胆汁

[用量] 新鲜鸡胆汁适量。

[制剂] 取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服用。

[用法] 每日每岁1/2只。最多不超过3只,分2次服,连服5~7日。

[功效] 泄肺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 痰火阻肺型百日咳。

[出处] 《中医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说明] 由于甜食易生痰,咳嗽痰多者加白糖量不宜过多。鸡胆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其性寒,味苦。具有消炎,止咳祛痰,解毒明目的作用。主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耳后湿疮,痔疮等症。《陆川本草》记载:“解病毒,治目不明,百日咳。”

★紫皮大蒜方

[用量] 紫皮大蒜适量。

[制剂] 大蒜去皮捣烂,加白糖适量,制成50%糖浆。

[用法] 5岁以内每次5~10ml,5岁以上每次10~20ml,每日3次,连服7日。

[功效] 清肺镇咳。

[主治] 痰火阻肺型白喉咳嗽剧烈者。

[出处] 《中医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

[说明] 患儿服用本方后,要防止受凉,避免接触烟尘、异物、辛辣等刺激物。紫皮大蒜为百合科植物蒜的鳞茎紫皮蒜:蒜瓣外皮呈紫红色,瓣少而肥大,辣味浓厚,品质佳。其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以及钩虫,蛲虫等病症。

★首乌甘草汤

[用量] 何首乌6~12g。

[制剂] 加水适量,煎煮。

[用法] 每日1剂,分次口服,也可酌加甘草2~3g调和。

[功效] 补肝益肾,清热解毒。

[主治] 阴虚肺热型白喉咳。

[出处] 《中草药与单方》。

[说明] 何首乌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何首乌性温,味苦、甘涩。生首乌具有解毒消痈,通便的功效,可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脂血症。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脂血症。本方大便溏泄及有痰湿者慎用。

★贯叶蓼

[用量] 贯叶蓼60g。

[制剂] 煎水。

[用法] 口服,每日3~4次,连服1周。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止咳。

[主治] 百日咳。

[出处] 侗族《民间单方》拾萃(六),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1年,第52期。

[说明] 贯叶蓼亦名扛板归,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植物杠板归的全草,性味酸平,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带状疱疹等症。

★一味宁肺饮

[用量] 花生仁40g(用生者,泡去皮,打碎如泥),白冰糖12g。

[制剂] 用水煮至乳糜状液汁为度。

[用法] 临卧时连渣服饮,连服3~5次。

[功效] 润肺止咳。

[主治] 小儿百日咳及麻疹、肺炎后期遗留的咳嗽有燥象者。

[出处]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第二辑)》,第1版,湖南科技出版社,1984年,P190页。

[说明]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等功效。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肤紫斑等症。《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童鹿掩言,花生本有涤痰之功,予家凡咳嗽,止用生花生去壳膜,取净肉冲汤服,痰嗽自安。”

★百部丸

[用量] 百部250g。

[制剂] 上药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

[用法] 1—3岁每次3—15丸;4—5岁每次20—30丸;6—7岁每次40~50丸;8—10岁每次60丸。日服3—4次,连服5—7日。

[功效] 润肺止咳。

[主治] 百日咳(急性期)。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百部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百部,对叶百部药材,蔓生百部的块根。其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等症。可用于新久咳嗽,如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及肺结核等。配麻黄、杏仁治小儿风寒咳喘;配紫菀、贝母、寒水石治小儿肺热咳嗽。

★止咳糖浆

[用量] 鲜鹅不食草500g。

[制剂] 将上药加水1 000ml,煎至500ml,为第1次煎液;药渣再加水700ml,煎至500ml,为第2次煎液。合并煎液,浓缩至500ml,加糖浆500ml,过滤放凉。加入防腐剂和矫味剂即得。

[用法] 1岁以下每次3~4ml;1—2岁每次5—7ml;3—4岁每次8—10ml;5—6岁每次11~15ml;7—8岁每次16~20ml。每日口服3次。

[功效]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 百日咳(痉咳期)。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带花全草。其味辛,性温。入手太阴经气分。能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主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等症。

★浙贝母

[用量] 浙贝母2~3g,鸡蛋1枚。

[制剂] 将浙贝母研细末。取鸡蛋1个,洗净外壳后,在其尖端剪一小孔,把浙贝母粉由小孔内放入,摇匀后以纸封闭小孔,放入饭锅内,小孔一端朝上,蒸熟即可。

[用法] 每次服1个,每日服1或2次,连用5~7日。

[功效] 止咳平喘。

[主治] 百日咳(痉咳期)。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

★萝卜汁薄荷霜

[用量] 鲜萝卜汁50ml,薄荷霜0.04g。

[制剂] 取鲜萝卜(青、红皮皆可,以辣为宜)切片榨汁,再将薄荷霜研为细末投入汁内,搅匀即可。

[用法] 早晚各1次,每次50ml,凉服。

[功效] 祛痰止咳。

[主治] 百日咳。

[出处] 《儿科金方》。

[说明] 萝卜为“十字花科萝卜属”,又名莱菔,1~2年生草本,根肉质,球形、根皮红或青色、根肉白色。其性平,味甘辛,无毒,入肺、脾经,除痰润肺,和中止咳的功效。

★大梨麻黄

[用量] 大梨1个,麻黄0.5g。

[制剂] 将梨洗净,挖去核,纳入麻黄,上锅蒸熟,去麻黄。

[用法] 食梨饮汁,分2次服完。

[功效] 润肺止咳。

[主治] 小儿百日咳。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麻黄性温,味辛苦,入肺、膀胱经,具有发汗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科学的民间药草》记载麻黄可:“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现代认为麻黄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等症。

★蟾椒散

[用量] 活蟾酥1只,黑胡椒7粒。

[制剂] 先将蟾酥用开水泡死,不去肠肚,将黑胡椒填入蟾的口腔内,然后放在瓦片上,用炉火煅成灰。

[用法] 隔2天服1次,分2次服完,用温开水冲服。5日为1个疗程,如服完1个疗程未愈者,可再服1个疗程。

[功效] 解毒,散寒,止咳。

[主治] 小儿百日咳。

[出处] 《偏方治大病》。

[说明] 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其味甘辛,性温,有毒,入足阳明、少阴,具有解毒,消肿,强心,止痛的功效。蟾酥主要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力衰竭,风、虫牙痛等症。现代研究发现蟾酥煎剂有平喘镇咳的作用。

★马鞭草蜂蜜

[用量] 马鞭草500g,蜂蜜1 000g。

[制剂] 先将马鞭草洗净,熬取浓汁,用蜂蜜收膏。

[用法] 3岁患儿每服1匙,每日1次,白开水送下,余按年龄大小酌服。

[功效] 解毒消炎,润肺止咳。

[主治] 小儿百日咳。

[出处] 《偏方治大病》。

[说明]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全草。马鞭草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通经的功效。主治肝炎、痢疾、关节酸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水肿等症。蜂蜜味甘、性平和。《本草纲目》说,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蜂蜜质地滋润,可润燥滑肠;生用性凉,清热润肺;熟用补中,缓急止痛;甘以解毒,调和百药。

★蛋黄油

[用量] 鸡蛋黄适量。

[制剂] 取熟鸡蛋黄,用铁锅以文火将蛋煎熬出油。

[用法] 饮用。5岁以下小儿用3个蛋黄油,每日2次,5岁以上者可酌加。均连续15日即愈。

[功效] 滋阴润燥,养血息风。

[主治] 小儿百日咳,对小儿消化不良亦有效。

[出处] 《单方验方治百病》。

[说明] 蛋黄油是用蛋黄炼制的油脂,具有补阴血、解热毒、消下痢的作用。现代临床可用于烫伤、湿疹、疮疡、瘘管窦道、皮肤皲裂、口腔溃疡、眼炎(结膜炎、睑缘炎)、中耳炎、鼻窦炎、阴道炎、龟头炎等症,亦可用于治疗小儿百日咳、消化不良夏季腹泻和结核病、溃疡病的辅助治疗等。也可治疗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此油既可单用又可配调他药,内服或外用。(魏睦新,刘佳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