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最初对兵法的理解,会觉得神秘,神奇,懂兵法的人肯定懂很多阴谋诡计,会很多神来之笔。那么到底兵法讲什么的,对我们寻常百姓有没有用处呢?看完下面的九条相信大家会有所感悟。 第一条,孙子兵法不是讲如何以弱胜强的,而是讲如何以强胜弱。 我们看电影,看励志故事,这个人以弱胜强,绝境逆袭,觉得特别厉害。相反那些一开始就拥有很多资源的人,他们成功我们一点也不觉得有多厉害。这其实是进入了励志的误区。 我们学东西,不是学这个东西具有很狭隘的意义,打个比方,这个方法只适合学霸,那范围就太窄了,我们更需要去学习那些能适用更多人的东西。 回到我们小时候的记忆,我们会发现小学生每升一年级,力量就增强不小,低年级的很难打赢高年级的。其实这是具备广泛意义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某几个发育很“迅速”的家伙能打赢高年级的人,自己也去挑战。因为在绝对力量面前,技巧显得很苍白。 因此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不要陷入绝境,而不是期待即使陷入绝境也能够绝处逢生。这样的概率很低,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可以搞定概率如此低的事情呢? 以强胜弱,并不是说我们一开始就具备很好的条件,而是让我们去一一梳理,去经营好我们的前提。就像两个国家博弈,最耗费钱粮,想要开疆拓土,先得把本钱养厚,先得在其它关键要素上去验证是不是成立。不然几个来回下来,再强也会变弱。 第二条,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最近刚和我亲戚聊天,讲到最近他朋友豪车租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因此也在想有没有机会参与。他打电话问了之后说可以做,不过我家这边有点,义乌还没有,不然去义乌做。我就琢磨这笔账,在义乌我们人生地不熟,婚车,二手车都是很需要人脉经营的,就算因为平台实力强大,但贸贸然进入一个新市场,就算勉强做起来,可能也只够保本,所以还是要再观望下,不能急。 背后有强大的平台,成本低,自己资金还够我们撑很长时间,因此慢慢熬做起来的概率是不算小的,可问题出在这仗值不值得打。如果投50万,一年辛苦到头分个10来万,表面再风光其实也是不划算的。 因此在很多生活的决策中,有些东西看似做成的概率不小,但我们需要去算投入产出比,产出不高,又耗费我们很多精力的,就不太值得做。 第三条,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这条之前分享过,不做深入,简单讲就是先把制胜的前提要素确立起来再去打,而不是期望在打的过程中凭运气这些前提会自己到来。胜负取决的不是最后的PK场,而是在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只不过一方已经了然于胸,一方还只是在赌侥幸的概率。 第四条,要能等待,要忍耐。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动作太多的人,精力分散,抓不住要点,还可能白白浪费自己的筹码,导致人生不仅停滞不前,甚至还可能不断倒退。在自己陷入瓶颈期的时候,静下来好好放空,给自己一些思考的空间,等待一些时机的成熟反倒更加重要。 可很多人就是忍不了这种“无聊”,被焦虑折磨得不行,一定要动才能平复。战术上忙碌,战略上懒惰,最后会发现忙不完的事情,但依旧没什么突破。 这让我想起一些人到中年失业的企业高管,他们依附平台努力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去思考战略,对待机会沉不住气,动作频频,不断错失机遇。最后主赛道关闭的时候,身后是一地鸡毛。 沉得住气,能等待会忍耐,一方面是教我们保存实力,另一方面是让我们获得一种心理平衡,不是一直往前冲就是对的,在过去10年里可能是对的,但接下来100米可能就是悬崖。 只有与自己的焦虑和解,才能够获得这种平衡,才能有机会看清自己所处的形势。 第五条,一战而定。 意思是你能一次性搞定的事情不要搞很多次,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胜利而胜利,而是要取得利益。 就像打仗,你百战百胜,但不会治理城池,你来了敌军被打跑,你走了敌军就来了,你的胜利就没有意义。 因此找到矛盾的核心,不要想着都是自己的,什么也不给别人,人心不足蛇吞象,只有找到大家相对满意的点,一次性把问题解决,才能一劳永逸,而不是一直在问题上纠缠,彼此都很心累。 打个比方,之前和朋友谈一个项目,大家在分成比例上聊了很多次,谁都不想吃亏,最后我主动做了让步,一举拿下了这个项目。因此以当时的情况,我多5%只是几千块的利润,可如果因为这个谈不拢,我就等于放弃掉大半的利润。而且如果做得越来越好,利益也会水涨船高,得失很明白。 在几个合伙人里,应该说每次谈判没几个人能说赢我。觉得每次都能说赢,却贻误战机,失去大好的发展机会,其实更加得不偿失。所以不要满足于无意义的赢,真真切切的利益是实在的。战胜不是目的,获益才是。 第六条,以正合,以奇胜。 这个我们之前也有讲到,意思就是你永远要想着留一手,而不是全盘梭哈。我们都知道资源是稀缺的,钱是不容易存的。因此即使形势再好,也不要把全副身家置于危地。并不是事事都如我们所料的顺利,如果发展趋势相反,而我们已经没有筹码应对,很容易输得家破人亡。 通俗点理解,正就是你的本职工作,你主要的投资项目。 本职工作,面临行业周期的影响,行业能存活,自己所在的公司也未必幸运,公司能存活,自己也未必不会被裁员,因此有其它渠道的收入就是奇。奇在你本职工作稳妥的时候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在你工作不稳的时候可以保障无后顾之忧,这就是奇的魅力。 主要投资的项目,其实与本职工作一样,奇作为别的赛道的投资或者手头的余粮,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储备,甚至做好了会比主要投资更出色,奇正转换。 第七条,阴谋诡计不重要。 其实取胜可以是别人想得到的方式,也可以是别人想不到的方式。你懂兵法,别人也懂,所以很多时候看谁先沉不住气,看谁能把兵法活学活用,你有再多阴谋诡计,别人不上套也是没用的。 就像司马懿对诸葛亮,人家天天来骂他十八代祖宗,送女人衣服羞辱他,激他打,激他犯错,可他就是不打,诸葛亮也没办法。因为司马懿知道,打仗远征是非常耗费粮草的,只要他守住,诸葛亮大军两三个月打不过去,马上就没饭吃了得撤军。 第八条,知己知彼,知己更重要。 正如我们现在很多时候感叹社会进步之迅速,想要看清一些,想要学习知道更多一些,想要和大牛学更多。这些都是出于想要知彼的焦虑。其实这个没错,而更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要先知己。 知己才能明白自己的能力圈,才能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股神巴菲特,查理芒格就是这个例子。外面的事情是学不完的,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深耕,不盲目投资陌生的项目,即使后面被证明确实是机会也不要后悔。因为看不懂,自己的能力不匹配的,那就不是属于自己的机会。 自己不强的时候,不要逞强,并不是很多东西自己混个一知半解就能够上场取胜的,知晓别人不难,知晓自己确实最容易被忽略的。 第九条,孙子兵法不是教你如何赢,而是教你如何认输。 我们人人都喜欢赢,但对赢的条件未必了解,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要懂得认输,要及时止损。就像一个朋友投资奶茶店,投了小三十万没做起来依旧硬撑,后面借钱也无法扭转才被迫离场,撤出的时候已经欠了近十万的卡债了。 如果一个东西你能懂逻辑,只是需要等待时机成熟,那你要做的就是以最低成本活最长时间。如果它发展的让你完全看不懂,而自己资金的消耗已经跟不上了,那么及时止损,等到形势明朗你还要机会,不然可能等不到机会自己已经阵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