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享」:传记电影的故事(40)

 老骆驼4753 2019-11-15

文/孙海帆

《萨德侯爵》(1996年)

萨德侯爵更多的时候被人们认为是一位“情色作家”,主要作品有《闺房哲学》和《索多玛的120天》(本书被帕索里尼改编成了著名的情色电影),但他也是一位哲学的思考者。他的与世俗相违的一生充满着坎坷和传奇,虽然他性格古怪,放荡不羁,最后死在疯人院,但他写作勤奋、思想新锐,和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艺术家有一点相似,即对事物的本质能通过直觉很迅速地发掘出来,譬如他认为任何个人意愿和行为相对于生命的进程都是一钱不值的,只有生命的延续才有意义等这些极端自由主义的思想就影响到后世许多哲学家和作家。萨德侯爵被多次搬上银幕,影响最大的一部是在1999年拍摄的《鹅毛笔》,这部拍摄于1995年的《萨德侯爵》是由美国和俄罗斯联合拍摄的。

《萨德侯爵》剧照 

《狂爱走一回》(1996年)

这也是一部关于画家毕加索的传记电影,本片故事主要集中在毕加索在62岁时遇到比他小40岁的画家法兰西丝之后这段时间,影片重点描写两人长达十几年的忘年之爱,同时也拼贴出毕加索的一生。本片改编自毕加索的回忆录,由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毕加索,他的表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狂爱走一回》剧照

《丝奴》(1996年)

据说丝绸是一种很容易引起情欲的面料,它是许多有恋物癖的人的钟爱。电影《丝奴》中的男主角克莱伦巴特是个医生,在光鲜的职业背后却是个对丝绸迷恋的人。本来,像他这种有着奇特的爱好的人在世界上要找一个知音是很难的,可是偏偏就让他找到了,她是个不识字的女裁缝。虽然电影表现了一种畸形的情欲关系,但从电影创作来说,导演玛齐亚诺还是找到一个新颖的故事切入点。从非常规的角度进入,再从普通观众也能接受的故事价值出来,这是电影创作通用的手法,这不属于猎奇。这部西班牙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丝绸和情欲构成这部电影奇特的表象。

《丝奴》海报

《孔繁森》(1996年)

演员高明的成名作,表现援藏干部孔繁森的先进事迹。这部电影在当时受到广泛宣扬,全国掀起学习孔繁森的热潮,各单位组织收看。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摄影孔笙日后在电视剧行业大显身手,《伪装者》、《琅琊榜》都出自孔笙之手。

《孔繁森》海报

没有光的所在》(1996年)

记得有本书叫《天堂向左、疯子向右》,其中有一个案例说一个精神病患者认为,所谓真实就是自己想象的世界,看到的都不算,想到了才是真实。可能《没有光的所在》的导演也是这么一个疯子。影片说的是意大利导演、小说家帕索里尼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是导演自己虚构的,导演认为帕索里尼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确定自己拍的帕索尼里才是最真实的帕索里尼。电影设计了三个段落,表现了帕索里尼自杀前3个月的生活,中间穿插了帕索里尼对性爱、教会和现代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帕索尼里本人感性的一面。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向帕索里尼致敬的电影。

《没有光的所在》海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