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这个字的字形,如同自下回旋而上的山川之气。 上古时代设有一官职:保章氏,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这四个节气之时,观天上云色辨吉凶:青云预示着将有虫灾,白云预示着将有国丧,赤云预示着将为兵荒,黑云预示着将有水患,黄云则预示着丰收。 【致】,通“至”,这个字的古文,如同飞鸟尾上首下,从上空向下飞之形,原意是:到来、到达,后引申为极点、极尽之意。与后面的“雨”结合在一起,形象生动地描述雨从天空落下的情景。 【雨】,这个字的“冂”象征云,中间的“水滴”,表明雨水从云中落下。还有一种解释,则为: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 自古,人们认为,地面的山川之气上升后,变为云,当云升腾到极至之处时,雨随云至,雨水从云中落下,以润天下万物。 民间谚语常说: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古人将雨分为好几类:暴雨謂之涷,疾雨曰驟,绵绵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苦、淫,梅熟而雨谓之梅雨,农历五、六月间的大雨谓之濯枝雨。 苏轼有一首诗中:“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已觉商羊舞。”很多人以为他在中途看见一只羊在跳舞,因为没有听说自古的典故传说:传说有名为“商羊”的鸟,能够预知大雨将至,在大雨来临之前,会屈起一足起舞:“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将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见到商羊舞之时,官府会紧急告知百姓们,治沟渠、修隄防,防止大水为灾:“今岁商羊舞,沉浸连千村。” 现在,我们已不认识这单足起舞的商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