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射风撼李商隐

 江山携手 2019-11-15

我有微博数语如是:

义山仕途从九品到六品,诗作从上品到极品,乃唐诗审美标高所在,境界在李杜之上。肖邦的钢琴艺术不可替代、难以企及,李商隐诗作是唐诗群星中最为灿烂的一颗。《诗经》以降的中国诗歌,至李商隐方回溯国风之初,是言情的而非言志的。诗歌不涉爱情有如美女无花无叶。诗言志一不小心就会沦落为野心喧嚣。

义山其诗,以情见长;义山其人,以志为骨。读李商隐要从他的讽谕诗、赠友诗读起,先读出其人其志,然后再读他的无题诗、言情诗,领略其匠心独具的审美意蕴。尽管义山言情诗之美在有唐诗人当中无出其右,但义山却并非是个专注于缠绵悱恻之人,而是空有一番抱负而无从施展的郁郁不得志之士。“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其时也,赏识义山之官宦不少,但真正识得义山之人者却鲜见。义山的政治眼光、历史洞见,从不人云亦云,总有一番不为利纠不为名动的独立思考和卓识。义山虽然终其一生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公务员,但头脑极其清醒,绝对不会像李白那样得意时“我辈岂是蓬莱人”,失意时只好“散发弄扁舟”。相比于杜甫的三吏三别,义山的《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于悲悯之中蕴含着深刻的思索。同样的忧国忧民,义山不像杜甫那样花溅泪、鸟惊心一下就完了,而总能够从冷嘲热讽之中揭示出一些令人深思的细节。尤其指涉甘露之变的诗作,开首一句“饮鸩非君命,兹身亦厚亡”就已然意味深长。从他有关师友的诸多赠诗之中更是可知,义山不以恩情厚薄为重,而以志趣相投为然。由此也可以想见,义山于官场党争全然槛外人一个。至于其识见抱负也只能写在诗歌里,聊作自叹。或曰:“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论家有说,义山诗集当以《锦瑟》开首;其实解读义山诗作的方便法门,应当是从他的政治见识诗、历史洞见诗入手。读懂其人,再及其诗。义山有不少诗作关乎寻求人生机遇,但他从来不曾写出像杜甫那样向帝王示忠的《五百字咏怀》。倘若置身汉末党锢士林,义山可能会成为李膺,而不是陈蕃。明白了义山的这种品性,再走进义山的言情诗,就不会为诸多情意绵绵的句子何以写得那么硬朗感到奇怪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人曾说,义山诗句写得很有分寸。所谓分寸,就是不夸张,不滥情。李白喜欢夸张,杜甫动辄滥情,这在义山却有所不为。倘若说审美是一种人的尊严所在,那么这种尊严通常就在于有分寸。从义山诗中读出的,就是一个极其自尊之人。义山不会像李白那样喜怒无常,也不会像杜甫那样动不动就涕泪交加,一会儿诚惶诚恐地作“葵藿倾太阳”状,一会儿又夸口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有唐一代,似乎找不出第二个诗人能够与李商隐比肩而立。与之交相辉映的,乃是后世的李重光。彼此同样的雍容高贵,只是后主词作婉约如月光飘洒,“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义山诗作阳刚似山石峻峭,有道是“日射纱窗风撼扉”,阳光是笔直的,风是强劲的。中国古典诗词,可将这两位视作遥相眺望的高峰,从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一五年七月三十日写于纽约

 首发于二0一五年十二月二日《深圳特区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