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田里的守望者,郫都多利桃花源,城市里的村庄

 七月夏安 2019-11-15

稻田里的守望者,郫都多利桃花源,城市里的村庄

要说都市中有一片稻田,很多人不会相信,特别在成都这座大城市,寸土寸金,市区和近郊的土地都被高楼大厦所覆盖,多余的土地也不会留下作为稻田。毕竟都市中的稻田附加值不高,不如其他方式变现来得快。

受郫都区作协之邀,七月的一天,我走进郫都区红光镇徐家河畔的多利桃花源,让我惊讶的是,被成都市划为中心城区的郫都区红光镇,这里居然有一片田园风光,名为桃花源,但不见一片桃林,也不见桃花盛开,这里当真有一片稻田,还有一片菜地,令人仿佛置身于山野农庄,有无限野趣。在高楼大厦里住久了的人们,眼前突然出现这片稻田,一定会叫人大呼过瘾。

正值盛夏时节,秧苗已长了半人高,和风一吹,迎风摇摆,一片绿油直扑眼帘。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家乡的田园生活,虽已久远,但如幻灯片一样在记忆深处清晰起来。

我的老家在大巴山区,虽是山区,但家在县城,没在农村出生长大,没体验过农村生活。但县城四周有一片片稻田,那时生活物资缺乏,文化单一无味,幼时的小伙伴便相约去县城四周的田间小溪玩耍,在稻田里捉小鱼、抓泥鳅,在田埂上追逐蜻蜓,逮青蛙。记得小学还有劳动课,班主任老师每周都会带领我们去县城附近的村子,为农民伯伯做点事,比如打扫卫生,锄草施肥,农民伯伯看见我们来了,十分高兴,他会带领导我们去田间认识一些农作物,还会捉一些野味,烤了给我们吃。

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走进田间认识农作物,通过劳动也锻炼了自己。现在的学校几乎没有这样的劳动课了吧。除了紧张的学习,课外全是补习。让现在的学生回归田野,几乎不可能。那么,那些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作物,他们又能认识几许。

那时的天是碧蓝碧蓝的,白云浮过山间,就像一朵朵棉花糖一样,给人无穷幻想。水是清澈见底的,高山流水,永不停止,小鱼儿在溪水中自由自在穿梭,茂密的水草在溪底飘摇,这水是可以直接担来吃的。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都走进城市中,走进钢铁水泥筑成的森林,把自己包裹在城市的高楼之上,那一片片的田园风光,山村野趣,早已脱离我们的视野远去。谁又会记得它曾经的模样,以及它曾陪伴我们无忧无虑度过的快乐时光。

我没有看见稻田,也快有20年时间了吧,所以当我在多利桃花源看见这片绿油油的稻田时,久违的记忆被再次唤醒。虽然我们处于城市中心,原来稻田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细心发现它而已。

感谢多利桃花源,让我在城市中体验了一次田园生活。无论是稻田边留影,还是在菜地中摘菜,以及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它的目的都是让我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回归田野,回到农村,返朴归真,不能忘了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因为那是我们的根。

(曾明伟/文)

风过龙泉山 ,百里有奇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