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的蕃瓜弄

 還舊樓主. 2019-11-15
 
    在上世纪50、60年代,上海建造了很多工人新村,其中蕃瓜弄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意义的工人新村。蕃瓜弄位于沪宁铁路线的南面,共和新路旱桥的西面。这里过去是吴淞江的河道,明朝吴淞江淤塞这里开始形成低洼地带。
 

旧时蕃瓜弄周边一带全貌

 
    蕃瓜弄
 
    即“蕃瓜弄小区”,是著名的住宅小区,在上海火车站东侧。这一带原来是一个叫做“姚家宅”的自然村落。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闸北最早的市政机构——闸北工巡总局在姚家宅这里建立。
 
1918年地图上的“海昌公所”(HAICHANG GUILD),即今蕃瓜弄所在位置
 

而在另一张1918年地图中,姚家宅是该片区的地名

蓝框为今蕃瓜弄大致位置,红框为海昌公所

 
    1902年,浙江海宁旅沪商人在这里建“海昌公所”及墓地。1907年,沪宁铁路上海至无锡段通车,在姚家宅设火车站,初称“东站”,后来长期沿用其名,原址就是现在的上海火车站。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该地区遭日军炮火轰炸,几乎夷为平地,后有大量苏北难民在这里搭建棚户,成了上海著名的棚户区。
 
 
 

蕃瓜弄旧貌

 
    关于蕃瓜弄名称的来历,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战争中姚家宅成为一片废墟,战后由于当时荒芜的空地还不少,最早到此居住的棚户居民便在空地上垦荒,大多数种植饭瓜以代口粮。有一次在种植的饭瓜中长出一只头上突出两只角的大饭瓜,看上去有点像龙,于是有的穷人家孩子生了病到这只瓜的面前去烧香,后来侥幸病好了,传扬出去,香火越来越盛,称为“饭瓜龙”、“饭瓜菩萨”。一个流氓利用群众这种迷信心理,还造了一座饭瓜庙,聚敛香火钱。蕃瓜弄(谐音“饭瓜”)也就因此得名。
 
    是真是假不得而知,而以下这个说法可能更为通俗些。
 
    以前,上海人把南瓜视为禹粮,上海方言把南瓜叫做“饭瓜”。南瓜是明朝时从南洋传入中国的,也叫做“蕃瓜”,进入上海的苏北人则把南瓜叫做“蕃瓜”。有一种说法,因棚户区的贫民以“蕃瓜”充饥,这里的居民自嘲为“蕃瓜弄”。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棚户区内有人种植南瓜,个头特大,于是那里被叫做“蕃瓜弄”。
 
    蕃瓜弄里的滚地龙
 
    解放前的蕃瓜弄人称滚地龙(滚地窿)。这是一个像形名称,原名“窑棚”,属于草棚中最低劣的一种。它没有屋顶与墙壁之分,用竹片做骨架,形成一个半圆形,上面盖上破芦席、破麻包,一头用破物堵住,另一头挂上破草帘或破布做门,就成为“房子”了。滚地龙都很矮小,人要爬着进出,里面没有桌椅床铺,是由稻草、芦席和破棉絮组成的地铺。就是这样狭小得无法转身的地方,经常要挤上五六口人。
 

当年蕃瓜弄里“滚地窿”遗迹

 
    解放前这片“滚地窿”面积约100亩左右,住着1.6万余人。其中半人高的“滚地龙”占63%,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棚户区。从下面这张1948年蕃瓜弄地区航拍图上就可以看出当时“滚地窿”的密集程度。
 

图为1948年蕃瓜弄地区航拍图,红线内为蕃瓜弄区域

 
   改造蕃瓜弄
 
蕃瓜弄建筑透视图
 
    1963年,上海为了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开始规模性的棚户区改造,蕃瓜弄是第一批棚户区改造地区。在约6公顷的土地上拆除棚户1679户,于196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这里建成五层楼房57幢。
 
 
改造前的蕃瓜弄
 
    这是上海出现的第一批五层楼工人新村,总建筑面积约69000平方米。小区内设有小学、幼儿园,为了保存历史记忆,小区内保留了部分原来棚户区的“滚地龙”(一种最简陋的棚户)。此后,在开展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许多学校组织中小学学生到“蕃瓜弄”参观,使“蕃瓜弄”成为上海妇孺皆知的地名。1977年,“蕃瓜弄棚屋”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在开展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许多学校组织中小学学生到“蕃瓜弄”参观,使“蕃瓜弄”成为上海妇孺皆知的地名。1977年,“蕃瓜弄棚屋”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地图中的蕃瓜弄

 
 
 

改造后的蕃瓜弄新村住宅

 
    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蕃瓜弄小区,如今建筑已老化,设施陈旧,但是,这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遂由政府出资,进行修缮和改造。“蕃瓜弄”至今仍然是上海知名度较高的地名。
     
今日高楼“护卫”下的蕃瓜弄

蕃瓜弄大门(摄于2017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