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看展】杨再春带你看辽博大展《又见大唐》

 阳光男孩007007 2019-11-15
平日都是小编带大家看展,今天再春先生亲自来啦~

近日,再春先生在东北采风,特意与几位朋友学生一起观看了辽博大展《又见大唐》,与策展人董宝厚先生一起对很多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赏析。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再春先生的脚步走进辽博展览吧!

以下展品观感的文字记录和图片选取
均出自再春先生看展笔记及本人拍摄作品


走进辽宁省博物馆,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万岁通天帖》。辽博这次《又见大唐》策展人董宝厚先生一直陪着我,不时把历史背景资料讲给我听。我们与我在沈阳的学生一起非常仔细的看了《万岁通天帖》,对每一幅尺牍墨迹的用笔与结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收获颇丰。

七位王氏子孙,十件作品,我做了部分分析

《姨母帖》

《姨母帖》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从我选择的这个局部可以看出“哀痛摧剥中“痛摧”两个字是行书重笔,“奈何、奈何!”却是草书轻枯笔。这种跳跃的感觉在一幅作品中同时出现,可使行草书作品灵动而富有节奏感。

《姨母帖》局部


我们把古人的尺牍帖命名,一般是两个原则:
  • 第一行的一两个字、词组命名

  • 文中重要的两个字来命名

《初月帖》

《初月帖》就是用第一行开始两个字“初月”命名的。“虽远为慰”的取势处理相当大胆。可以看到“远”字的头重脚轻,结构上虽是上左下右,但整个字的重心是稳的。四字虽有左右摇摆,但放在一起看,还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处理方式就是行草书作品创作中显得『有高级感』的地方。


《初月帖》局部

《新月帖》

《新月帖》的内容我就不重复了,网上可以找到。局部放大看“雨湿热复何似”、“吾牵劳并勿复数日还”两处,可以看出是行草兼而用之。两个“复(復)”字左偏旁写法,第一个为“言”字旁,第二个为三点水“氵”,严格说起来第二个“氵”是不规范的草书写法,我们现在写就不要这样处理了。



《新月帖》局部

《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是王献之代表作。方笔和圆笔交替使用,行楷、行书、草书兼而有之,自然流畅的感觉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体中复何如甚顿勿勿,不具。献之再拜。”中“献之再拜”四个字一笔贯之非常潇洒。严格来说“拜”字草法有些不规范,与“行”字草法雷同之嫌。

《廿九日帖》局部


《柏酒帖》

《柏酒帖》是在十个帖中我认为是不怎么高的一幅。行气与章法处理的都不太好。局部放大看“得柏酒等种。足下出此已久,忽致厚费。”第一行八个字,是比较稳定的行草书,第二行五个字是不太讲究的草书。四个大字,尤其“出、久”两个字过于随意


《柏酒帖》局部


《汝比帖》

《汝比帖》是南朝齐王慈所书的草书手札。轻重缓急,大开大合,左右倾斜相当潇洒放纵,有很多可借鉴之处。局部放大“想大小并可行陈赐知汝劣劣。”中,“可”字右倾,“还”字向左倾,两行相呼应写到“知汝劣劣”的“知”字,完全可以连笔写草书字,然而马上收住写个稳稳当当的行书,就是有节奏的一种处理。通篇作品用笔多取倾锋。


《汝比帖》局部


《两气帖》

王志《两气帖》在“万岁通天帖”算精品中的精品。可与王羲之的两个帖并美。局部放大内容“得告深慰吾夜来患喉痛”中的“深、来”两个字的竖钩均为侧锋横推出钩,宋代米南宫的钩法多出此。看到“来”字瘦硬笔时,我们讨论到《两气帖》用的什么类型毛笔?我说肯定是硬毫笔,否则写不出那么坚挺的笔画,董先生点头表示赞同。

《两气帖》局部

关于《万岁通天帖》我就先介绍到这里,有机会朋友们一定去辽博现场好好观摩一下,现场看起来细节还是比图片丰富很多。

唐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另外一幅我来到辽博最想看到的作品就是唐朝张旭的《草书古诗四首》了。我学习草书过程中,曾临过多次,都是看着印刷品临写的。这次在真迹面前一睹为快,受益颇多,说几点感触与朋友们分享。

  • 干湿相间

张旭行笔如笔走龙蛇,一笔可写三、四字,直到笔墨出现枯笔飞白。行与行,字与字干湿笔交替运用。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局部


  • 游丝连绵

我在临写过程中发现,张旭在挥毫行笔时,有一笔四五字不停,气势磅礴一挥而就,所以我临写前必须先打草稿,反复练习,熟悉字形直到能默临再上宣纸,这样才可写出自然的游丝连绵之感。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局部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局部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局部

  • 左右呼应
古诗四首草书,在左右行的呼应上处理的很巧妙。在章法构成中,上下左右的呼应,决定了作品的风格与个性的融合。局部放大“千寻上,万里闻”的左右呼应相当完美,轻重大小变化有法。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局部

  • 笔断意连
在草书行笔过程中不是字字首尾相连笔断意连能产生“引而不发”的效果,让读者有“喘息”的片刻,才能更好的欣赏到飞动中的宁静感。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帖 局部

局部放大:“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这两行运用“笔断意连”就很巧妙。“真文”的断笔和“雨散”的不连属,处理的相当到位。所以在草书的书写过程中,“笔断意连”需要书写者内心保持一份宁静,“快”绝对不是书写草书的原则。

规格:145cm*76cm
   年份:丁酉(2017年)

张旭草书《古诗四首之三首》  杨再春临

看过张旭草书,我们来到欧阳询《仲尼梦奠帖》面前。策展人董先生谈道,唐代的书法都有魏晋南北朝的遗风,尤其欧阳询的《千字文》是行楷书有碑的味道。我说欧阳询是唐初人,多少都受到碑刻题记的影响,字的结构瘦长,方折笔多


唐 欧阳询 
仲尼梦奠帖 卷
辽宁博物馆藏

看到赵孟頫为欧阳询所书《仲尼梦奠帖》跋文墨迹时,董先生观点是,这个题跋不是赵孟頫最精彩的东西。

《仲尼梦奠帖》赵孟頫题跋

当看到八十八岁文徴明小楷题跋时,我和董先生都赞不绝口。趴在玻璃上,我认真观看文徴明小楷的题跋墨迹,从中感受到一种静穆的气息。

《仲尼梦奠帖》文徴明小楷题跋局部

展览的最后,我们站在大气磅礴,铺天盖地《唐玄宗纪泰山铭》拓片下,我感受到作品给的巨大的冲击力。静静的凝视拓片,我与董先生讨论,作品虽以隶书贯以通篇,但有许多起收笔有唐楷的遗韵,“千”字的撇就是楷法,“孝”字钩就是楷书的钩。董先生频频点头并说,唐楷在那个时期是主流,唐代的隶书不同于汉隶的纯正,那是必然的。

《唐玄宗纪泰山铭》拓片局部



《唐玄宗纪泰山铭》拓片

杨再春与《又见大唐》策展人董宝厚交流


关于作品真伪的讨论

陪我参观《又见大唐》展览的董先生,对大唐绘画书法很有研究。对这些作品特点历史背景资料如数家珍,每件作品他都娓娓道来,对各位专家所评述的作品真伪有详尽的了解。当我们来到书法专题馆时,董先生一直强调作品的真伪从古到今争论不休,即使是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文征明都有跋文的《万岁通天帖》《欧阳询千字文》也有是临摩本还是真迹的讨论。但对于我们观看墨迹珍品的观众来说,也许只要感觉这些作品对研究书法和学习书法是有帮助的,那也就足够了,这个观点我完全赞同。
有机会与董先生一起参观《又见大唐》盛大展览,机会难得。看得出他对于这批国家珍宝爱得那么深,这些好东西就是中华文脉的支柱,我相信《又见大唐》的展览必将轰动国内外。

杨再春应邀为辽博创作书法作品

“辽博珍宝富,观者长识多”

据悉,此次展览,展品共计100件。其中文物94件(书画碑拓类文物53件,其他41件),复制品6件。除了有书法作品《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古诗四帖》等在展出以外,还有闻名于世的绘画展,像《萧翼赚兰亭图》《曹娥诔辞》《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等。中国绘画史、书法史上的重要传世作品。

展出地点:辽宁省博物馆三楼21号和22号展厅
展期至2020年1月5日结束

撒花

  杨再春工作室官网

正式上线啦!

http://

杨再春先生作品

将不定期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