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一旦耗尽,命就没了 !

 图书 馆员 2019-11-16


▲这些补肾方,自己就能做,不花一分钱。

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随着岁数增大,阳气生发很困难,阳气越来越少,疾病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补充阳气呢?

本文指导专家:

张大宁 国医大师,著名的肾病学、中医学家;

雷雨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承人。

1、肾虚也分阴阳

中医认为“人到四十,阳气不足”,因此便有“四十不补,五十受苦”的说法。随着岁数增大,阳气生发很困难,阳气越来越少,疾病也就越来越多,那么如何补充阳气呢?听说六味地黄丸很补肾,那我吃它一个疗程行不行?这里提醒大家,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是在变相害自己。

如果想要通过药物补肾,首先得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

01 肾阳虚多有寒的表现: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

肾阳虚的人除了怕冷,水的代谢也很缓慢,蒸发能力弱,所以会小便多,尤其是夜尿多,也不怎么想喝水。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和五子衍宗丸就比较合适。

02 肾阴虚多有虚热的表现: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

肾阴虚的人一般不会怕冷,甚至还要怕热,特别是手脚心总觉得热,想贴在凉东西上,肾阴虚的人还有口干、大便干、心烦的问题,甚至因为心烦而失眠,而且人也容易消瘦,干瘦干瘦的。中成药适合吃六味地黄丸。

2、常吃四宝物

如果不是症状特别严重(比如女子肾虚导致不孕,男子肾虚导致不举),春天最好不要通过吃药来补肾,因为药吃多了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建议大家通过汲取食物的精华来温和养阳。

我们平时说的“黑五类”: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一定要多吃。

除此之外,山药、芡实、核桃仁、白果、莲子、猪腰、猪肚、韭菜、桑葚、荔枝、海带、紫菜、乌鸡、香菇、豆豉、枸杞、板栗、泥鳅等食物都是补肾精品。

01 补肾汤

▲张大宁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张大宁提出补肾活血法,将补肾法与活血法有机结合,通过补肾促进活血,应用活血加强补肾,张大宁有一道补肾的养生方,日常生活中就能调配使用。

做法:西洋参6克,女贞子3克,旱莲草3克,丹参3克,覆盆子3克,陈皮3克,每日煲汤服用。

02 补肾豆

▲雷雨霖 鹤年堂传承人。

600年京城老药铺里的老药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雷雨霖有个传承百年的老药方,补肾效果极好,药铺掌柜自己吃80岁过了肾脏还强壮。

咱们自己做可以一次多做点,然后放在冰箱里保存起来,每天吃一勺即可。

原料:一斤豆子,沙苑子、白蒺藜、菖蒲、炒杜仲、补骨脂、大茴香、核桃仁各6克。

做法

1、大茴香加上前面5种药材熬汁,水没过药,然后开始煮半小时,去渣取汁;

2、泡黑豆于药水中,泡4个小时,让黑豆吃满药力;

3、煮豆子,这个时候加入核桃仁和少许盐(最好是大粒子的海盐,如果没有用食盐也可以),煮到豆子没有硬心、黑亮为止。

03 补肾粥

这碗粥是一位年轻妈妈推荐的,她说连续喝了三个多星期了,气色好多了,以前有好些白发的地方居然没有复发,指甲的小月牙由原来的两个(大拇指)变七个了!有这样好的效果,她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您也不妨试试。

原料:黑豆(1小把)薏仁(3把)大米(2把)黑芝麻(1小把)核桃(2个)。

做法:1、所有原料泡一小时;2、将原料放入砂锅,煮粥,煮好后加红糖。

04 补肾茶

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合泡成枸杞茯苓茶,既解渴又补肾,特别方便。

原料: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红茶6克。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3、常做四件事
01 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或者下午16~17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中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02 搓拉耳朵

中医五行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耳部锻炼,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双手空闲下来,看电视的时候都可以按揉按揉耳朵。

03 晚上泡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04 踮脚走路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

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累了休息,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就可以。

踮起脚尖走路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长期坚持,每次不可过量;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4、常按四穴位

其实身上就有四颗免费的补肾药,但是大多数人都忽略了,舍近求远去找寻别的补肾方。国医大师唐祖宣特别推荐了四个养肾护肾的穴位:肾俞、命门、关元和太溪。无论男女都适用,每个穴位每天分别按揉5分钟,只要坚持一个月,将明显感觉到体内仿佛出现了小太阳,肾气十足。
01 肾俞穴

位置: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功效: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如果经常按压的话能够强壮肾气,增强你的肾功能,特别是对月经不调、性冷淡有很大的帮助。

02 关元穴

位置:在人体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下量出四指宽的距离,就是关元穴。

功效: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蓄积之处。

03 太溪穴

位置: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

功效: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

04 命门穴

位置:命门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通俗地说,就是后背正中腰部,和肚脐相对的位置。

功效:对于男人,它是壮阳大穴,对于女人,它是驻颜美穴。补肾壮阳、暖宫备孕都少不了它。

这些补肾方,自己就能做,不花一分钱。看完记得转发出去,把方子送给更多的人。

阳虚体质艾灸法

中医讲究对症用药,这充分考虑了病因的差异。在发病的因素中,体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这项法则同样适用于艾灸,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艾灸保健,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体质不同,艾灸选穴配穴也有区别。另外,湿热体质和阴虚体质因身体内的水液代谢问题要谨慎艾灸。
  什么是阳虚体质
  阳气就是人体中的能量或者热量。阳虚就是身体中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畏寒怕冷、肢体不温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体质的人应当以温阳驱寒为主。阳气虚损可以导致人体脏器的功能受损,代谢受阻,从而寒湿之邪内生。艾灸可以推动阳气在体内生长、交通,使气血周流顺畅。人体好比一个火炉,应当把湿气祛除,燃料干燥充足,炉内通风良好,生命之火才能旺盛。
  ●一般艾灸
  艾灸神阙穴

  神阙穴的位置: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艾灸命门穴

  命门穴的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以肚脐为标准围绕腰部作一个圆圈,与背后正中线的交点就是命门穴。
  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艾灸。被艾灸者俯卧,艾灸者取坐或站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此穴位,在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艾灸方法:此穴需两人配合艾灸,宜采用回旋艾灸的方法。艾灸时,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或坐于一旁,手执艾条以点燃的一端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培元固本。
  ●辨证加艾灸
  症状:腹中冷痛、大便溏薄。
  加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6横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仰卧姿态,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中脘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回旋艾灸。被艾灸者仰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2次,每次艾灸5~10分钟。
  功效作用:和胃健脾。
  加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此穴可以自己艾灸,宜采用温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距皮肤1.5~3厘米。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10分钟,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
  功效作用:祛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症状:下肢水肿、小便清长。
  加艾灸涌泉穴

  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缝纹前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左右足底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最好在每晚临睡前艾灸。
  功效作用:引火归原,强筋壮骨。
  加艾灸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的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膝盖内侧横纹上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该骨的下方和内侧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的疼痛。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艾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艾灸1次,每次艾灸5~20分钟,艾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作用: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阴虚体质谨慎艾灸
  阴虚体质是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体内阴液的亏损,容易导致虚火的产生,这时如果单纯泻火,则会耗伤元气变生他病,适得其反。因此,调养阴虚火旺体质应以滋阴为主,体内阴液充足阳气有根,才不会生虚火。
  阴虚火旺体质大多不宜艾灸,可选具有补阴活血的穴位按摩或针刺。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和足少阴肾经的太溪是补阴要穴。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汇点,可以滋 补肝、脾、肾阴;太溪则可以滋补肾阴。平时可以用手指或笔杆点按,每次10~15分钟,以酸胀为度,也可循经按摩。
  脾气急躁易怒者,除点按三阴交、太溪外,还可搓揉太冲,以泻肝火;肺阴不足导致的颧红、气短、干咳、咽干口渴,可以加太渊、肺俞;肾阴不足导致的眩晕、耳鸣、妇女闭经、失眠、潮热、盗汗可加肾俞、涌泉。穴位的按摩应以酸胀的感觉为宜,务必长久坚持方能收获疗效。
  当然,也可请医生以针刺补法刺激这些穴位,效果要比按摩快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