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记一11子思谈为政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11-16

举荐苟变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弟子,孟子是他的徒孙,他做了《中庸》,按照《百度百科》的考察,认为他去世于公元前402年,所以这段话的时间值得考究。

这里谈子思在卫国的时候,向卫公推荐苟变,说“他是一个很好的武将,可以统帅五百乘的兵马”,卫公却犹豫说“我知道他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但他曾做小吏,管理赋税,吃过人家两个鸡蛋(应该是算是贪污),所以这个人被弃用。”子思说“圣人在任命官员的时候,跟工匠选择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像杞梓连抱之才,哪怕有数尺之长的腐朽部分,好的工匠都不会舍弃。如今天下进入战国时代,需要选择有才之士,然而因为两个鸡蛋,却舍弃保家卫国之臣,这件事不可宣扬,免得邻国嗤笑。”

上边这个故事很出名,不过我们不应该单纯当故事来看,需要认真反思:

(1)苟变因为两个鸡蛋就被卫公所弃,如果没有子思的话,恐怕一辈子难以脱离两个鸡蛋的阴影,因此做人一定要“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所以《礼记.经解》中有“《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2)“杞梓连抱”指的是合抱的杞木、梓木,比喻非常有才华的人,作为领导者来说,不要因为一个小污点就否定一个人,当然这应该跟司马光上边说的“德才论”结合;

(3)关于“青史留名”,说困难也很困难,说简单也很简单,我们看前边蜀楚战役,司马光仅用了六个字,蜀国虽然取胜,但这战将却未能留名,反观苟变,没看到他的战绩和能力,就因为有子思,所以知道他是干城之将,所以人一定需要知道跟谁交往,不是利害的问题,而是多跟有德之人交往才有可能留名。

(4)这是《资治通鉴》第一次出现“战国”一词,应该是指天下处于诸侯依靠战力争锋的时代,所以战国时期就是天下处于战乱时期。另外《百度百科》评价“子思”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不是很准确,应该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子思谈“君君臣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引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这时期子思应该是常住在卫国,他发现了卫国的一个情况,就是议事的时候,哪怕卫君的决策是错的,但是大家没有提意见的,而且都赞同支持。所以子思对公丘懿子说“我看现在卫国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君不君臣不臣’”。

子思的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齐景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跟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八个字,齐景公听后深有感触地所“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如果君主没有君主的样子,臣子没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子女没有子女的样子,哪怕再富有,恐怕我也没有办法享受了。

听到子思用着句话来评论卫国的朝政后,公丘懿子问“为什会是这个样子呢?”子思告诉他“人主自藏”,这里的“自藏”应该是自己躲在家里自我欣赏的意思,就是作为君主自以为是,所以导致“众谋不进”,大家有好的意见好的想法也听不进去,并且说,即使自己做的对,听不进别人意见去都是“犹却众谋”(限制群众发挥智慧),何况是自己的做错了,还要求别人附和,这不是助长邪恶之风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子思又说,对于一管理者来说,不省察自己说的话、做的事的对错是非,就喜欢别人称赞自己,这是昏暗之极;对于一个下属,不去判断领导的言行是不是符合道理,就去阿语奉承,以求保住位置或者重用,这是无比的谄媚。现在卫国就是君主昏暗,臣下谄媚,这样来统治百姓,百姓是不会同意的。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国家就不是国家了。这里的“引”是“延长、延续”的意思,“类”是指国家也就没有国家的样子了,这跟后边孔子对卫君说的“君之国事将日非矣”意思差不多。

后边子思又引用《诗经》里的话,跟卫君说,你自己自以为是,下边的王公大臣们没有人敢给你指正,而这些王公大臣们自以为是,百姓们没人敢给他们指正。君臣都自以为“贤”,下属又同声称贤,称赞贤能则和顺而有福,指出错误则忤逆而有祸,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果!最后子思引用《诗经.小雅.正月》中的一句话“都成赞我圣明,谁能分辨出乌鸦的雌雄来?”这不就像是卫国现在的君臣吗?

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鲁国的鲁穆公去世,他的儿子“奋”继位,即鲁共公。

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韩国的韩文侯去世,他的儿子韩哀侯继位。

这里普及一下周朝的爵位制度,先秦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万章下》。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第一级就是“王”,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天子而言。其他称为王的,基本上都属于非周王朝辖区的蛮夷之地。

第二级是“公”,指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等。

第三级是“侯”,周初始封的周姓诸侯,这也是春秋时期最为普遍的爵位。

第四级是“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

第五级是“子”。

第六级是“男”。

威烈王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三七六年)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公元前376年,周王,即周安王,姬喜继位,即周烈王。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国、朝代名,跟君主的姓氏未必一样,就像周朝实际上是姬姓,齐国早期是姜姓,齐太公田和把齐王驱赶到海上之后,齐国君王就改成了田氏。鲁国的始祖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也是姬姓。

“家人”这里不是家里人,在过去指的是“仆人”,就是韩、魏、赵三国把晋靖公(曾经三家的君主)废除成为三家的仆人,并把他的地盘给瓜分了。这真是所谓,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有权有势的人一旦失权失势,很多时候连普通人也不如。

烈王,威烈王元年(丙午,公元前三七五年)日有食之。

公元前375年,发生日食。

韩灭郑,因徒都之。

韩国消灭了郑国,并把都城迁移至郑国的地方。

渔礁闲话的博客中有一篇《哀侯灭郑》中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韩本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尧都区),中间徙都阳翟(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韩既灭郑,徙都郑之新郑(河南省新郑市)。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哀侯入于郑。二十二年,晋桓公邑哀侯于郑。是韩既徙都,因改号曰郑,故战国策谓韩惠王曰郑惠王,犹魏徙大梁称梁王然也。

文章还指出:郑国,别名为奠国,是西周末至战国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姬姓,伯爵。自公元前806年至公元前375年,立国432年。

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赵敬侯,嬴姓,赵氏,名章,赵烈侯之子,赵武侯之侄。嬴种是他的儿子,继位为赵成侯。

威烈王三年(戊申,公元前三七三年)燕败齐师于林狐。

如今林狐在哪里现在搞不清楚,不过在这里燕国把齐国打败了。

鲁伐齐,入阳关。

鲁国侵伐齐国,进入阳关,就是今天泰安市东南约六十里的汶水东。

魏伐齐,至博陵。

魏国讨伐齐国,到达博陵,就是今天山东省聊城市的茌(chí)平县境内。

燕僖公薨,子辟公立。燕僖公去世,他的儿子燕辟公继位。

宋休公薨,子桓公立。宋休公去世,他的儿子宋恒公继位。

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卫慎公去世,他的儿子姬训继位,即卫声公。

威烈王四年(己酉,公元前三七二年)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都鄙”,按照郑玄的解释是“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当然有些地方直接解释为村,如果从数量来看,卫国本身不属于强大的诸侯,地盘也不是很大,所以解释为“村庄”还是靠谱的。

还有一个词“都邑”的解释就比较复杂了,一般“都”是特指居住有帝王家庭的城邑。“邑”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城邦。如果按照《史记.五帝本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就可以理解成为“城镇”,大曰都,小曰邑。

魏败赵师于北蔺。

魏国在北蔺(如今已经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了)打败赵国的军队。

威烈王五年(庚戌,公元前三七一年)魏伐楚,取鲁阳。魏国出兵讨伐楚国,夺取鲁阳,位于今河南省鲁山县的古代地名,属南阳郡,出自《读史方舆纪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