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沐访谈 | 党俊武:老龄宜居产业的现状、机会和未来

 快乐英平 2019-11-16


日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一行受邀到沐恒考察、调研。党主任和沐恒创始人刘丹阿沐就沐恒所从事的老龄宜居产业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阿沐现整理相关访谈内容和大家分享。

以下内容由阿沐整理

经党俊武主任审核发布


阿沐:
老龄宜居产业的时代背景似乎很大,不是简单的建筑设计和适老化改造问题。
党俊武:
的确,老龄宜居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时代性问题。我们从人口上已经告别短寿时代,但其他一切都是短寿时代的产物。进入长寿时代,短寿时代形成的全社会的硬件和软件体系都面临重大调整。比如我们现在的住宅,土地使用年限当初设定的是70年,但如今人均预期寿命都超过这个数了。实际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因应长寿时代的到来进行系统性适应调整。老龄宜居产业只是这一系统性适应调整的一个领域。
阿沐:
我们常常说的是“老年宜居”,这和您说的老龄宜居有何区别?

党俊武:
现在,人们在很多场合谈的是“老年宜居产业”,实际上,这个概念不但不准确,而且是一个“挑事”的概念。我们要对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有一个深刻的行业认知,理清行业中的基本概念。

国外谈的更多的是全年龄群体,而不仅仅是老年人,通用化设计才是大的趋势。“age-friendly”是年龄友好的意思,也就是硬件体系对各年龄人群都要友好的意思,而不是只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如果只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年轻人、小孩怎么办?所以,“老年宜居”是一个思维狭隘的概念,说穿了容易制造不必要的世代之间的矛盾。

我们称之为老龄宜居,除强调全年龄通用的意思外,主要强调社会的硬件体系要适合老龄社会和长寿时代的需要。也就是要把视野拓宽,把整个社会的硬件体系建设和改造放在老龄社会中去观察,放在长寿时代中去考量

实际上,幼儿园园长的考量既要关注孩子更要关注家长,养老院院长的考量既要关注老人更要关注子女,那么,老龄宜居产业从业者就需要从全年龄视角考虑问题。否则,仅仅关注老年人,不仅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老年人的问题,还会带来别的问题。老龄宜居产业目前的困境与这个观念问题不能不说没有关系。

阿沐:
您怎么看老龄宜居产业的市场潜力?

党俊武:
总的判断是,整个社会硬件体系不适应老龄社会的要求的程度,基本上就是未来老龄宜居产业的发展潜力。根据我们的调查,对自有住房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意的老年人大体是60%左右,这样算下来,目前潜在的需求就有1.5亿人。这还仅仅是是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潜在市场规模。
 
老龄宜居产业未来将非常庞大,目前还仅仅只是关注住宅加装电梯、居家适老化改造这些方面,但事实上这些方面只不过是整个老龄宜居产业的冰山一角
 
我国80年代住房改制之前的老旧住宅,改革开放之前建造的基础设施,都无法适应老龄社会的需求。当时的规划师和设计师以及主管部门对老龄社会没有概念,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们国家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
 
此外,当年的建设水平落后,现在一些老旧建筑都成了危房,正在面临推倒重建的需求。这些房屋在重建时也需要考虑老龄宜居的设计理念问题。房地产市场开发以来至今,绝大多数都没有考虑老龄宜居的要求。建筑从设计到建设适应老龄社会的要求只是近些年的事情。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买房置业的时候也开始考虑如何方便和长辈一起居住,如何为自己老年的居住环境做准备。

目前,中国城市正处在新一轮的再城市化过程中,如何使现有城市硬件体系适应老龄社会的需要,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农村城市化还有很大空间,人口在从三四线城市往一二线城市迁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就是那些来投奔子女的老人。如何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个老龄宜居命题。
 
我们还要看到,随着增龄还会带来一些住房置换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居住面积不需要太大,因而一些现在住着大房子的人群年纪大了可能还面临二次置业换房的问题,同样也要考虑老龄宜居建设的需求。面对这样的需求,今后的房屋中介行业可能还需要给业主提供住房置换的金融、改造服务业务。实际上,中国的房屋中介行业正面临战略转型,老龄宜居产业就是一个重要的主攻方向。
 
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老龄宜居的理念尚未全面树立起来。但事实上,老龄宜居事关“民生”,甚至关系“民死”

拿跌倒这个问题来说,我国有16%的老年人发生过跌倒,4000万跌倒的老年人对应着4000万个家庭,其中严重的还会引发长期卧床乃至过早离世。子女如果重视老龄宜居的问题,他们的父母的生命可能会就此延长;政府有关部门如果能出台举措解决这个问题,每年的医疗成本也会省下很多。
 
阿沐:
这方面,日本的“介护预防”是很值得我们参考的。因为最近几年日本的介护保险和医保的负担都越来越重,日本政府正逐渐把工作重心放到预防老人进入需要照护的阶段。虽然这些老人还没到需要照料的阶段,但是会由介护保险出资带老年人通过锻炼来预防介护,也会通过改造老年人的居家环境来预防老年人摔倒等危险发生。
 
党俊武:
没错,这是花小钱省大钱的举措。去年中央大部制改革,卫健委专门成立了老龄健康司,也是有着同样的目标。不光健康管理需要关口迁移,实际上,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和商业体系(长期照护商业保险)及其相关服务体系都要关口前移。
 
老龄宜居既是事业也是产业,从事业上来讲,目前它的主管部门还不清晰,无论是老龄委还是住建部还是卫健委,都很难单独做好老龄宜居事业。此外,监管的问题也不十分明确。
 
沐恒成立5年来,发展也比较稳定,业务量也在稳步增长,你们身在行业里,如何看待比如居家适老化改造这块业务?
 
刘丹:
沐恒2015年就开始尝试居家适老化改造,也做过一些案例,但是时至今日也没有作为一块主营业务来开展。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业主家庭的沟通成本太高。因为一个家庭的改造往往牵涉到几代人,要不要改造、怎么改都需要尊重几代人的意见,往往众口难调。

另一个是局部改造的客单价太低。因为适老化改造在很多消费者看来就是一个局部家装设计的业务,设计费的支付意愿很低。

我们也一直在和做这类业务的企业保持交流,发现很多也是试水之后就不做了,还在坚持做的企业都非常艰难,因为确实很难盈利。沐恒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目前只能聚焦于稳健的TO B业务,毕竟活下去才有未来。
 
党俊武:
是的,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确实涉及到如何把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的问题。
 
目前在产业端,需要建立相应的产业引导基金;在需求端,需要普及老龄宜居的消费理念;在支付方面,国家也需要从战略角度思考支付体系搭建的问题。
 
本来,产业领军企业应该去做市场教育工作,但是,目前产业里的企业还都处于求生存的阶段,很难有资金去长期做培育市场的事。
 
一个成熟行业的领导品牌,会引导市场认可一个合理的价格规则,其中包括了产品服务标准、需求评估、服务内容和相应的价格体系等等。
 
老龄宜居产业里还未出现真正的领军企业——像沐恒这样的企业也只是在局部地区有一些影响力。这个问题也不仅是在老龄宜居产业,在老龄服务业、老龄金融、老龄文化等方面也没有出现真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
 
除此之外,目前老龄宜居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尤其在一些特殊材料和部品方面,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成熟水平。
 
阿沐:
日本在居家适老化改造这方面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日本在家装行业的成熟。相对来说,我国的家装行业还处在野蛮发展的阶段,无论是行业规则还是产业成熟度,都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要发展出成熟的老龄宜居产业也确实需要时间。
 
从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来说,最容易切入的是高端住宅整体改造项目,但是,目前高端住宅的消费者们主要还是把目光聚集在买进口磁砖、红木家具上,对于磁砖是不是防滑、家具是不是容易搬动,生活环境的无障碍等这些细节、功能方面是比较忽视的。
 
党俊武:
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企业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探索老龄宜居的各个细分业务。

从产业和事业来说,目前一定是先把事业做起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再进一步扩大市场。政府投资的项目才刚刚开始投入,未来我相信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从TO B和TO C来看,随着我国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的日渐增加,面向老龄服务机构的业务也会持续增长,未来TO B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业务。企业应该用TO B业务来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人才体系、专业能力,为将来的TO C业务做准备。

这其中,任何企业都不能单打独斗,如何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如何与老龄产业的其他板块合作,一起坚持卧薪尝胆、苦练内功,才有希望。

我现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旦有关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比如把整个社区或者街道打造成为老龄宜居社区、街道,那么,随着这类购买服务或者引导性项目的出台,那么,究竟有没有成熟的企业乃至有品牌的企业可以接盘?

所以,希望老龄宜居产业界的同仁在努力活下来的同时,把品牌做好,把先进的设计、过硬的布品和材料、低成本高质量的施工、透明的报价系统以及科学的标准规范和公正的验收等等基本业务做好,做到广为人知,这是十分重要的。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