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家语

 昵称678887 2019-11-16

诗词的也有“诗家语”,一篇文章教你读懂“诗家语”

俯首即诗

发布时间:18-11-0223:18文化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什么是诗家语?

诗词鉴赏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读懂诗作的意思,第二层则是读懂诗作的好处。而如何看明白一首诗写的啥,就是得知道所谓的“诗家语”是怎么一回事了。

但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古代所谓的诗家语,和现代所认知的诗家语是两个概念。诗至宋朝,诗人们便开始有意识得去总结归纳诗歌创作的经验。最开始的“诗家语”便是由王安石提出来的。

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六载: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 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 ,闲制尘埃看画墙。 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扬》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建’”

王安石所谓的诗家语是指用字用语,需要适合诗歌的氛围,他认为“斜奏”偏于艳俗,而“奏赋”则中正堂皇,就比如在歌剧院听意大利歌剧是恰合时宜,而如果听着歌剧,拿着两把红扇子跳广场舞就不合时宜了。

我们现在谈的“诗家语”与古时所谈却大不一样。王安石所谓的诗家语,近乎是教人怎么用适合的字句去创作诗词,而现代的所谓“诗家语”是为了帮助你怎么去读明白一首诗歌了。周振甫先生谈及“诗家语”总结为反常、含蓄、精炼,不能说不对,但这仅仅是以现代文学素养定义的一种“古诗词语法”,但正常人都知道,靠语法学出来的语言是什么样的(比如中式英语)。

如何读懂诗家语?

由于诗歌中必须讲究一定的音乐性、格律性,所以才会出现一些看似不通顺的表达。-----但实际上他的表述方式还是建立在文言基础上,古人实际上都能看得懂,现代人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也是能看得懂的,例如杜甫诗: 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句行人弓箭各在腰,意思就是行人把弓箭都别在腰上。当然,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就可能解释成“行人和弓箭都别在腰上”,但把这些名词的意思都弄懂了之后,这跟初中生语文练习题的联系上下文的组词造句有什么区别?

所以,读懂诗家语第一点就是,学会思考。

其次,诗歌中最有特点的就是名词中是贯穿着文化积累的。很多诗词都会有用典故,用前人诗句的情况。比如: 欧阳修《少年游》: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谢灵运

谢家池上,南朝诗人谢灵运有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所以这句意思就是写的类似于“池塘生春草”的景色,又有一则小故事是讲谢灵运写“池塘生春草”是梦中吟诗所得,所以第二层又有“见景吟诗”之感,;江淹浦畔,江淹又单独以《别赋》出名,而《别赋》写的是离别之赋。那后面的一句吟魄与离魂。不也就很好理解了吗?这跟初中老师教你怎么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句、写议论文用典故有何区别?

那合理引用名句、丰富论点,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看懂诗词中的“引用”‘典故’是不是同样也得有阅读积累才看的明白?

所以,诗家语正确的掌握方式便是有丰富的阅读素养。

简而言之就是多看书

以上,便是读懂诗家语的正确方式,至于说须得明白什么是语法,什么是互文,什么是定语后置之类的东西,古人并不学这些东西------您学说话之前也学过现代汉语语法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