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我与非我之八:知识、修养与取舍

 静远德载 2019-11-16
        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修养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所以知识反映的是世界观,修养反映的是人生观,而取舍反映的是价值观。
    知识、修养和取舍并非泾渭分明,截然分开,相反它们搀杂在一起,蕴涵在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它们又相互影响、促进,乃至提携。世界观是三观中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稳定基石,人生观是三观中的中坚和梁柱,贯穿沟通支撑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价值观则是三观中的屋顶,覆盖遮蔽着世界观和人 生观。我与非我共同构成世界,但是在强调我的前提下,世界被浓缩成了非我,一切关于非我的认识都归属于知识,其中也包涵了别人的人生观和修养,反之,我的修养和人生观也必须借鉴别人的修养和人生观,更是必须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外在的客观条件和非我限制和约束了我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如在全球饥荒的时代和举世富足的时代,个人的人生观和修养在许多方面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个人的期望、目标和方向必然影响制约着他如何看待世界以及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个人的信仰对于其世界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制约。而取舍更是渗透到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每一个步骤和选择。知识在被个人接受和认可之前只不过是一种可能性,修养也一样。正是我的取才使得各种可能性成为了知识和修养。在这个意义上说,我是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包括我与非我,当然我也同时被我与非我衡量着价值。这种价值衡量的方法就是取舍,所取者的价值总是高于所舍者的价值。价值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包含很多方面,彼此不能相互取代。如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维持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仅靠水也不能维持生命存在。再如感情的价值,有人成功地用一段新的感情替代遮蔽治愈了一段旧的失败的感情,然而也有人一直在失败的感情中沉沦。客观地衡量,新旧感情之间的量差不至于导致成功与失败的质变,但是衡量成功与失败的主观尺度却是前后不同的。所以有人说,你无法改变别人和世界,而只能改变自己,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引起别人和世界的改变。背对阳光看到的是阴影,而面对阳光看到的则是光明。半杯水在悲观者眼中是失去了半杯水,而在乐观者眼中则是还有半杯水,半杯水的事实没变,但是衡量取舍的主观尺度不同却导致了迥异的结论。
    知识、修养和取舍并非死板的,一成不变的,相反它们都像生命一样不断地新陈代谢,都是我的有机部分,并且在它们持续的除旧更新和实践中丰富我、塑造我、锤炼我、成就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