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腿——雕刻艺术的展现

 黄之中 2019-11-16

古代建筑构件研究,牛腿和雀替都是汉族古建筑中雕画装饰的重点。牛腿是外挑结构,比如自己家造房子时,为了支撑外挑阳台而在阳台底下增设的悬挑短梁就是牛腿。还有厂房中,柱身上为了搁置吊车梁等而设置的外挑物就是牛腿。牛腿图案多样,多饱含主人较好的寓意。

在中国汉族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的构件但又不完全相同。雀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加腋梁中的加腋部份。

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腿”,也是指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它一般只起装饰的作用而不起传承力的作用。但在有些地方和有些资料中,牛腿和雀替两者是混称的。

牛腿和雀替都是汉族古建筑中雕画装饰的重点。

到了清代晚期,没有了清中期的饱满、圆润,作品整体给人以生硬感,缺少动态,强调细密,突出匠气,缺乏文气。东阳木雕受西方绘画艺术影响,在构图上反应出布局的灵活性、设计的多变性,场景比例逼真,题材的多样性,风格不拘泥于形式,人物讲究苗条美,动植物比例逼真,在整幅画面中大胆采用留白的手法来显示主次,以人物坐骑为题材的牛腿开始流行。建筑结构也有所改变,骑门梁下的雀替被各种式样的小牛腿取代。

东阳木雕的常用技法有浮雕、镂空雕、圆雕、透雕、锦地雕,阴雕,线刻。其中浮雕特点是点面结合,以刀代笔,轮廓线清晰明快,历经多年后,由于线条中残留的桐油或粉尘颜色变黑,使得雕刻主题轮廓更加准确,具有非常好的观赏效果。浅浮雕在明代木雕应用很少,清中期后开始流行。

镂空雕也称凿雕,其展现画面的透视性,题材的生动性。明末清初应用广泛,到了清中期技法已经表现的相当成熟;圆雕它表现出事物的立体性,技法相对悠久;透雕,通常具有相同图案排列的程式性,有容易开裂的缺点;锦地雕,是一件耐心费神的工艺,在画面地子里雕饰出细小而非常规矩的锦纹、万字纹等程式化图案;阴雕,相对于前面技法都省工,通常用于大的飘逸线条和书法作品;线刻用于外轮廓和点缀纹饰。

【馆内展示】

传统吉祥纹样。古人以喜鹊作为喜的象征《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喜鹊报喜。”《禽经》:“灵鹊兆喜”。可见早在唐宋时代即有此风俗。当时的铜镜、织锦和陶瓷装饰等,已有很多喜鹊的题材。同时,我国人民以所喜爱的梅花谐音“眉”字,画喜鹊站在梅花枝梢即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图案。近代常见用于剪纸和木雕等上面。

四大天王分居四方,分别的简称就是“风、调、雨、顺”,寓意我们受到四大天王保护。手持宝剑的为南方增长天王,居须弥山腰南,琉璃为地;手缠蛇者为西方广目天王,居须弥山腰西,白银为地。

鹿在古代吉祥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长寿的象征,在古代还代表政权和帝位。尤其是白鹿,人们称之为“仙鹿”或“天禄”,视之为祥瑞神奇的瑞兽。

左边的狮子是雄狮,用右爪戏弄绣球,象征权威,右边的狮子是雌狮,用左爪戏弄小狮,象征代代相传。

左右牛腿上各雕有一位官员,分别为一位文官和一位武官。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皇帝招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木兰便女扮男装,给马在集市配马鞍,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共十余年,多次建立功勋,屡建奇功。

来源:古建文化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