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骨 • 残荷

 zzm1008图书馆 2019-11-16

无心则有心,有心本无心,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文化|修禅|莲花|佛心



风骨·残荷

后湖布衣

我喜欢荷花,喜欢夏日里它出落的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秋冬之日里的残荷。没有夏日和风中的清新淡雅,却在秋冬之季,疏影横斜,它已然就象一位老者,充满着佛性和禅意。
 
在自然界中,青山秀水,春夏秋冬,尽管会有着不同的美,然而有一种美,我觉得它不是用眼睛来看的,而是靠我们的心才能够感知到它那美的存在,这就是残荷。

 
每年的农历六月,是荷花出生的时候。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会时常关注着玄武湖边荷花的生长。
 
清清的湖水中,每当有了第一片浮叶出现后,你就会发现又会有第二片、第三片,直至环湖路上的这一片水域。
 
我曾听花农讲,湖水里的藕在淤泥里发芽后,荷叶慢慢地就会露出水面,而在荷叶茎的根部,待荷花的花苞抽出并长出水面后便会慢慢绽放。九月,随着花期的结束,花瓣也就渐渐地凋零,最后留下了它的种子。

 
荷花也叫莲花,历来喜被人们所赞颂,在我国历代多有文人墨客,都曾为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等。

 
更有在佛教经书中,佛国被称为“莲界”,寺庙又称为“莲舍”,而僧人的袈裟都称为“莲服”,把僧人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就连僧人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莲子串成。为此,佛经说:“用莲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原因在于荷花所具有的佛性,就是因为它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着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层含义。也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

 
夏日里,荷叶青青,荷花自是美丽,惹人喜爱。我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湖边的翠色已经开始了衰落。望着这片荷塘,一片片的残荷孤寂的立于湖中,而荷花的凋谢,也让我有了随着半卷半舒的荷叶回归到了静默之中的感觉。

 
其实,我对于半有禅意残荷的喜爱要远胜于它的盛开,残芰断苹,红消翠衰,也是别有一番情味。
 
秋冬之时,树干上的叶子慢慢的开始枯黄和飘落,荷杆也由翠绿渐渐的变成了赭黄色,虽是如此,但依然荷骨犹存,那浮动的暗香,在秋风的摇曳中,仍叫人心醉。

 
一塘残荷,半蓬枯叶,在淡淡的青塘之中,虽是淘尽了季节喧哗的色彩,淘尽了对逝去生命的追悔和对旺盛生命力的眷恋,却也在切切的牵挂能够静听风雨。

 
残荷的美是一种静如禅意的美,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衰荷》这一惜荷佳作中,写出了诗人对荷的魂牵梦绕,藕断丝连。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残荷虽是萧条和孤寂,却能在静美之中映射出对新的未来的渴望。残荷也以自己的生命意象,向世间和人们诠释着一种希望,于无怨无悔中满蓄着生命不息和悄然待发的禅意。

 

如果说静美如禅,是一种心境,那么这湖水中的残荷,在萧条和孤寂中却又是那么的纯粹。如果能懂得,无论是静看还是细品都是一种开悟,就会知道这残荷的美并不在眼里,而在心灵与灵魂触碰的那一瞬间。




残荷,于清雅脱俗后依然风骨犹存,而在繁华落尽后又能以静美的姿态摇曳在秋风里,纯粹的来,纯粹的去,这又何尝不让人感动呢?

 
这世间,对于花开都是重生,而花落皆是归处。荷花有代表着一种智慧的寓意,佛教就有“花开见佛性”的说法,即所谓“开悟”。倘若能借观残荷以悟道,我想这一切有情身中,觉悟莲花,在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其禅意一定会更加深远和悠长。


注:以上图片均为作者手机影像作品

——————




读喜欢读的书    写喜欢写的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