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阿金大大 2019-11-16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很多人靠读书实现了人生逆袭,

也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后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两种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读完书后前者比后在多做了一个步骤,这个步骤就是输出。

读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自己工作目标和梦想的手段。所以,书读得再多,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也是白读。读完书后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我总结了输出的三个方面,说、写、行。

01 把读过的书变成你说的话

1、分享书中内容

阅读完一本书后,总结内容,与人分享,有多种多样的分享方式。

你可以把书中的整体概要、精华内容,或者是让你印象深刻、触动最深的部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也可以把书中的要点与自己的经历组合在一起,编成一些小话题,使谈话变得既有趣又有深度。

2、养成将读书带入话题的习惯

将书中学到的内容放到和别人的谈话中——“哦,我想起来了,xx书里是这样说的。”“xx人这么写过。”

这样做会给人留下“这个人读过不少书,是个爱学习的人”的印象,为你的人设增彩。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比如,读完《影响力》这本书,我在工作会议中的发言就能这么说,“小米惯用的‘饥饿营销’就是利用《影响力》这本书中提到的‘稀缺法则’,人们都怕买不到小米手机,从而激发了抢购的冲动,生怕慢了就买不到了。”既有理论依据又有事实,领导和同事就会觉得“这个人爱学习,边看书还边思考工作。”

经常这样做能改善人际关系,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顺畅。

02把读过的书变成你写的文字

1、做读书笔记,写书评,帮助你吸收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完书后要做读书笔记,写书评。

做好读书笔记能帮助你更好记住、思考书中的内容,后期你还可以直接复习笔记来回忆全书内容。好书至少读2遍,甚至可能会读无数次,因为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笔记就成为了复习的必备工具,每一次的笔记都是读书+思考的结晶。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读书笔记怎么做? 日本著名的“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了“葱鲔火锅式笔记摘抄一句或一段原文,并对这段话发表评论,记下你的所思所感这样的摘抄与评论就像“葱鲔火锅”里面的葱和鱼一样,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

接下来,怎么把这个“葱鲔火锅式笔记”变成一篇书评呢?很简单,你可以利用一条主线,把读书笔记中的三段“葱鲔火锅”串起来,加上开头、结尾,以及每一段的衔接过渡,就成为一篇言之有物的书评了。

可见,读书笔记是书评的基础,先把基础工作做好,上层建筑就好搭建。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一书中也提到了写书评的两个方法。

一是“8+2法则”八成堆砌客观信息,二成添加主观想法。也就是说一篇书评有八成内容是阐述原书内容,二成内容是自己的评论。其实用这个方法写书评一点也不难,毕竟不用全篇文章都是原创,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书中的内容,并把自己对这本书的思考写出来就行了。

二是“限定*限定”:锁定范围,说明个人立场。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用来对一些大部头或经典书籍进行评论。像莎士比亚的书,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写了很多论文,而你想书评要怎么写呢,你可以介绍你是第一次阅读,这是限定1,就是对你个人立场的限定,让读者知道这篇书评不是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人写的,而是一个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人写的,让读者对你的背景有所了解,是对读者负责。限定2就可以写到读完输以后对某一方面印象最为深刻,并针对这个部分进行评论,这就限定了书评的主题,以上就是锁定范围、限定立场的书评写作方式。

阅读是输入,书评是输出,通过思考,让输出与输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通过输出,倒逼你进行思考,把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血肉,真正吃透一本书。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2、建立“读书档案”,把学到的知识高效转化为行动

读完赤羽雄二的《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以后,我就学会了书中介绍的“读书档案”这个好用的工具,养成了为每一本书建立“读书档案”的习惯,这个档案能帮助我把书中内容高效落地。

我的“读书档案”在赤羽雄二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包含阅读目的、一句话精华概要、读后感、将采取的行动和三个月后的成果这五个板块。

“阅读目的”是在读书前就设定好了,让我读书目的清晰,知道自己不是漫无目的随便读的,而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带着阅读目的到书中找答案。设定阅读目的是有效读书的前提。

“一句话精华概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总结能力,用一句话就把整本书的精华内容概括出来,这本书说什么,一目了然。

“读后感”记录了针对阅读目的所找到的答案,我认为特别有感触的地方,以及读完书后的收获等等。

“将采取的行动”就是如何把书中的知识点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将采取的具体行动,每一条行动都要可执行才有效。

“3月后的成果”是我对自己的预期,采取行动以后3个月,我将有什么收获。同时这也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审视和评价行动力的机会,在限定时间内检验自己的行动成果,检验自己读完一本书以后到底有多少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3、制作思维导图,整理思路

读完书后,你还可以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不仅能帮你记住书中内容,还能帮助你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要了解思维导图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可以阅读思维导图的发明人东尼·博赞所著的《思维导图》

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中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来制作读书思维导图。一是根据全书的目录顺序整理出全书的架构层次,帮你记住整本书的内容。

二是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制作你认为是重点内容的思维导图,这样一看到导图你就能回忆起自己当时认为的要点是什么。这是独属于你的读书记忆。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03把读过的书变成你做的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分享读书成果,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提升沟通能力

你还可以通过线下、线上读书会的形式,与书友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通过讨论,你对一本书的思考和理解更加深入,并获得多视角解读一本书的思考方式。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2、从书中找到改进办法,应用到工作中

当我读完《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后,每当遇到工作问题时,我都会提醒自己积极主动,关注影响圈,而不是关注圈。

读完《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后,我了解到一天24小时的价值是不均等的,起床后的2-3个小时是大脑的“黄金时间”,适合用来做“专注性工作”。于是,我每天都比孩子早起1个小时,利用这段无人干扰的时间看书、写作,自我投资。到了单位以后抓紧时间,上午先写方案,下午再安排其他“非专注性”工作。我发现一天能完成更多工作,效率更高。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看完《高效休息法》后,我会在工作中主动休息,利用正念冥想的方式,保持正念,关注呼吸,伸展胳膊和身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上,让大脑得到彻底放松,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读完《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后,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法,在写工作报告的时候,就开门见山地把结论先写在开头,后面再具体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来安排顺序,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依次类推。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3、不用颠覆,只需每次改进一点,持续改善,就能改变生活

看完《断舍离》以后,我果断把衣柜里面的衣服清理出三分之二,只留下了真心喜欢、经常穿的三分之一,并在买衣服之前慎重考虑,到底是不是我必须的。同时,把原来囤积的无用的东西都送人了,通过极简生活方式,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条理、更清爽,更轻松、更有品质。

看完《改变你的姿态,改变你的气质》之后,我在合影时会用包包来遮挡肚子,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坐姿,通过正确的坐姿让自己既高效又美丽。

读完一系列手帐主题的书后,就把每日的笔记做成了手帐形式,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写完了3个笔记本,从这3个笔记本里面,我看到了自己的手帐越做越好看,特别有成就感,做手账成为我每天非常期待的幸福时光。

实现人生逆袭,只因他们在读完书后多走了1步

读书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用来完善自我,提升能力的便捷手段。

其实写了这么多输出的方法,只不过是为了让你在读完书后,勤加思考,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让书中的知识为你所用,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最终真正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读书改变命运”,完成人生逆袭。

以上就是我对读书大师们的输出方式的总结与思考,并落实到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