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以涵教授,生日快乐!

 luliequ 2019-11-16

什么是大家风范?

有这样一位老教授,他谦虚、认真,在事业领域里一直在追求着完美,在别人眼中无疑已是泰斗与大师级的人物了。而他却告诉你:“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朋友,最要紧的是要爱他们。你得热爱自己的工作,用你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不要让他们在这学到不好的东西。”那朴实的语言,平和的语气,缓缓道来却能让人受到深深的感染。

老教授不是别人,正是我校德高望重的杨以涵教授

杨以涵,1927年2月出生,辽宁铁岭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电机系。195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读电力专业研究生,1952年研究生毕业,随后留在哈工大任教,1961年调往北京电力学院,直到2008年离休。1979年被评为教授,1984年被评为水电部特级劳模并被聘为终身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电机电力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工学科组成员、组长。

1970年,杨以涵教授解决了“8”字形绕组电流分布的理论问题,为我国第一台大容量“8”字形绕组电炉变压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1976年提出防铁磁谐振电压互感器方案,在生产中已推广使用。由他提出并在他指导下完成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微机选线装置”及“发电厂和变电所操作票开出专家系统”等成果在生产中已得到推广应用。

作为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治学严谨,求实创新。从教近70年来,始终如一地致力于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在发电机快速跟踪同期并列、电力系统稳定、广义无功功率、电力系统智能调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汽轮发电机快关汽门、小电流接地选线、光学电流互感器等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电气工程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为我国电力教育、科研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杨以涵教授大半生耕耘在华电,至今已桃李满天下。华电能有今天,杨教授功不可没。

北京电力学院电力57毕业纪念

关于学校——“我非常热爱学校!就是因为我在这里觉得很温暖、觉得大家都对我很好。所以不论谁大事小事找我,只要能帮忙,我一定去认真地做,我不会拒绝别人。”

1978年 杨以涵与张文勤参加全国系统稳定学术会议

1984年8月2日 微型机锅炉效率表技术鉴定会代表合影

1987年 杨以涵与杨奇逊在英国访问

1992年6月 杨以涵指导的88级博士研究生朱永利在华北电力学院研究生部毕业答辩合影

关于带学生——“我这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过去带一个学生,我跟他一起干,还很累。后来,我带的学生一人一个课题,力量分散,也不行。现在,我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一个一个课题去攻破。现在我成熟了,知道在哪儿用兵了。”

2007年6月 参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2014年7月2日 杨以涵接受采访

杨教授从教六十七年来,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作为我校第一位博士生指导教师,杨教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作为电气工程的泰斗,杨教授德高望重,一直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不断创新,硕果累累,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电力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值杨以涵教授九十寿辰,让我们一起道一声:

杨教授,生日快乐!

华北电力大学

微信号:ncepuweixin

新浪微博:@华北电力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