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文化龙乡 2019-11-16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陈永康是我国著名的水稻学家、全国劳动模范,1951年,他种植的水稻产量最高达一亩716.5公斤,超过一般产量1倍以上,创造了当时华东地区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记录。这是一张1951年画作,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1年,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曾经吃不饱的中国农民,家中屯满了粮食、桌上也有了制作衣裳的布料。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3年,一张青春靓丽的农村风光,大家正在田里插秧,背景里的鸡、狗,以及工厂无不体现了欣欣向荣的气息。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4年画作,参加互助合作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机械化还未普及的年代,互助合作是提高产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4年,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有点年画的感觉。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6年,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丰收的硕果扛在肩上。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6年,我们要用双手把荒地变成良田,劳动最光荣。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6年,要把社里的猪养得又肥又大,怎么看着像个谁?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8年,农村远景图,满地的机械化作业下,好一幅大丰收景象。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1958年,人民公社好,集体生活下的场景,富有时代特征。

时代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宣传画里的农村生活场景

龙凤呈祥,工农联合的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